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做好新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经验教训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积极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一些地方组织和党员也积极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有了70余年的历史,取得许多宝贵经验。
(一)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
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它产生那天起,就是为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的。当然,这种服务是围绕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而体现出来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土地革命时期,围绕打土豪、分田地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是围绕着打败日本侵略者,保证民族独立、解放的斗争进行的。解放战争时期,则是围绕着“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这个总任务进行的。1949年建国后,党的总任务是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转变,当时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情况十分复杂,主要任务就是教育广大农民、团结广大农民尽快消除旧社会各种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为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而奋斗,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好思想准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总任务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随之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任务。
(二)用科学理论武装亿万农民
列宁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选集》第1卷,第247页)他的这一思想同样适合于我国数亿农民。农村的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文化条件等众多因素限制了农民的文化、视野和观念。尤其是千百年来留下的封建意识、小农意识等根深蒂固,难以铲除。因此,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诞生之后,就十分重视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农民。当然,其方式方法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但是,其主要内容是相同的,都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来武装他们,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认识自己的历史使命,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三)同农村的文化建设结合起来
从广义文化的角度,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文化的范畴,但它不等同于文化。二者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提出了当时文化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七,第25页)根据上述方针和政策,当时我党大力加强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如在农村学校中取消了法西斯训导制度,废除了反动课程,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并创办了许多“农民速成初等学校”、“农民速成中等学校”,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思想教育。在农村还认真宣传、贯彻了《婚姻法》,批判封建思想,反对封建迷信,改造妓女、赌徒等。当时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与农村建设结合在一起的,做到了相互补充和促进,效果十分显著。
(四)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党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因此,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说服教育上,而应通过艰苦细致的宣传教育工作,帮助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解决各种思想问题,并将这些工作同切实解决群众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结合起来。要在提高他们思想觉悟的同时,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并坚决维护他们的正当利益。这样才能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拥护。实践证明,凡是我党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拥护的时候,凡是农村改革发展迅速的地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都与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结合得比较好。华西村和万丰、石狮的事例说明,要做好农民工作,解决农民问题,首先要使农民富裕起来,利益受到保护,这样农民才会对党、对社会主义有信心。
(五)适应农村形势的变化,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管理体制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们党适应农村形势的变化,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根据这些变化,我们一些先进农村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开展以创“三户”(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文明户)为中心的各种活动。“创三户”活动是两个文明建设在农村的“细胞”工程,它直接渗入农民家庭,适合农村现状,易于被农民接受。还可能通过建立“党员联系户”,“干部分片包干”、“十上门”等活动,来保证“创三户”活动落实到更多户。二是谈话活动。各乡、村设立谈话地点,设立乡(镇)党委书记热线电话等,及时与农村群众谈话,了解情况,坚持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及时解决问题。三是“一月一课”制度,主要对象是农村干部户、党团员户、积极分子户和专业户等,紧密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有讲有议,解决问题。四是建设好阵地,使用好阵地。采取内扶外联的方法鼓励农民开办各种教育阵地,如文化中心、科技活动中心、图书馆、阅览室、卡拉OK厅等,还建立了农民学校、夜校等,以便集中一家一户农民学习文化、学科学,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接受教育。特别注重发挥农村村屯、乡镇企业、农村集市三个主要阵地的作用。村屯是基础,乡镇企业是焦点,集市是“窗口”。三个阵地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各具特点,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训
我党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70多年来,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有一些教训,认真总结这些教训,并加以汲取,对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一)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无疑有许多成绩,但是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在“左”倾思想影响下,也出现了许多严重问题,教训极为深刻。
1.用政治运动代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1962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八届十中全会, 对阶级斗争作了扩大化和绝对化的阐述,提出阶级斗争必须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全会接受了这一观点。这样,就使党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从八大以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轨道转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轨道上来。形成了用阶级斗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一切、分析一切、处理一切,把人民内部矛盾、党内矛盾当成了阶级斗争。因此,一些完全可以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解决的问题,也都要经过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大规模的群众政治运动来解决。
八届十中全会后,有些省进行了整风整社,清理帐目、仓库、财务、工分(即四清)。1963年3月以后, 农村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当年5月, 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前十条)。这一文件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尖锐的阶级斗争情况,要求开展大规模的群众阶级斗争,打退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进攻。当年9月,中共中央又制定了“后十条”, 强调团结95%以上的干部群众的重要性。1964年5月, 中共中央又召开工作会议,认为全国基层1/3的领导权不在我们手里。当年9月, 修正了“后十条”,不再依靠基层干部,由工作队领导夺权斗争,打击和伤害了一大批基层干部。虽然196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工作会议, 制定了“二十三条”,纠正了一些“左”的错误。但把“四清”规定为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虽然,这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只在全国1/3的县、社和少数城市的部分工矿企事业单位开展,未酿成全局性的灾难(以上参见《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第201—206页)。但是,在农村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绝对化,用政治运动代替了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夸大了精神作用,严重忽视人的物质利益,鼓吹政治挂帅,忽视经济规律,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影响了农村发展,教训十分深刻。
2.“左”倾思想泛滥时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成了整人的工具
从1966年5月至1978年底,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在“左”倾思想统治下进行的,是它遭受严重损害时期。虽然粉碎“四人帮”以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3年,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但“左”的思想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仍然很重,并未得到彻底纠正。具体言之,这一时期的教训主要有:
(1)否定和取消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核心。 “文革”运动的方针是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踢开党委闹革命”。全国地方各级党委处于瘫痪状态,农村基层党组织停止了活动,形成了一套适应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套路。其目标、任务、方式、方法都是错误的,鼓吹法西斯专政,“一颗鸡蛋联着两条路线”、“三尺柜台充满阶级斗争”,颠倒黑白,蛊惑人心,无限上纲,乱批乱斗。许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被揪斗、批判,甚至被迫害致死。一些坏人篡夺了农村基层领导权,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受到严重破坏,组织严重不纯。一些无辜群众也经常被侮辱、批斗,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成了整人的工具,败坏了它的声誉。
(2)大肆宣扬“精神万能论”和“精神决定论”。 “文革”中林彪等人完全颠倒了主观与客观、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颠倒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理论,鼓吹“政治高于一切”、“大于一切”、“重于一切”、“决定一切”、“可以冲击一切”,以贫穷的假社会主义,冒充和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推到了极端,严重违背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冲击了农村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
(3)形式主义严重。林彪等人肆意伪造、篡改、割裂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把学习毛泽东著作简单化、实用化、庸俗化,大搞“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献忠心”、“红海洋”活动,胸戴毛泽东像章,口唱语录歌,手拿语录本。“早请示,晚汇报”,狂跳“忠字舞”。不论时间早晚,报刊广播一公布毛泽东的讲话,许多农民也要敲锣打鼓游行,做到了宣传不过夜,解决思想问题也不过夜(参见《思想政治教育史》第250—253页)。严重损害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形象。至今,许多经历过那场运动的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感到恐惧和反感,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抵触情绪仍然很大,“后遗症”十分严重。
(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拨乱反正,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还有许多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和汲取。
1.一些地方严重忽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我国的经济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而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农民思想状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然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新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只注重抓生产经营这一手,而忽视、放松了抓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手,导致在少数农村出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盲点”。许多农民整体观念淡薄,不能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有的违背劳动致富的原则,搞歪门邪道;有的产生了“大道理一筐,不如大团结一张”的错误认识,“一切向钱看”;封建迷信、落后意识有所抬头,在生、老、病、死、嫁、娶等事情上,还保留许多封建迷信的陈规陋习;还有赌博、拐骗妇女、贩卖人口、溺弃女婴、虐待妇女儿童等;请客送礼、铺张浪费等歪风屡禁不止;偷盗、诈骗等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甚至基层党组织和相当一部分农民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发生了偏差,认为抓思想政治工作麻烦,创造不出物质财富。没有理顺思想政治工作与发展生产等农村各项工作的关系,出现了许多失误。所以,必须解决好指导思想问题,真正把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摆上位,加大力度,切实做好。
2.一些地方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脱离实际,华而不实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新的形势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农村的不少地区,思想政治工作还停留在一般号召和陈旧的形式上,缺乏现实针对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能很好地联系农村的实际,脱离农民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不能回答和解决农民思想中存在的疑问,致使思想政治工作缺乏说服力。二是在形式上满足于开大会、发文件、提口号、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追求轰动效应或做给上级、检查组看。这种追求形式、摆样子的做法,违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规律,成为农民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厌倦甚至抵触情绪的重要原因。三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认识和运用不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各种载体,如互联网、影视、广播、文艺、报刊、报告会、宣传栏,等等。但无论哪一种载体都应是农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生动活泼、释疑解惑的。归根到底,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去解决实际思想问题,讲究实效。当前不少农村对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认识和运用不够。四是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分类指导,对农村中的党员干部、普通党员、普通农民以致乡镇企业职工等往往采取统一的、一般性的要求,“一刀切”、“一锅煮”,这就势必减少针对性,导致盲目性。
3.一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低,能力差,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其中一个原因是政工干部队伍的建设问题,主要是一些乡党委、乡政府和村党支部、村行政组织领导干部和专兼职政工人员素质低,思想作风不过硬。农村各级党政领导、一般政工干部、广大党员以身作则是我们党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优势。可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重要问题却被一些人忽视了。他们口头上对马列主义、纪律、廉政、个人与集体和国家的关系等,讲得头头是道,甚至天花乱坠,可在另一种场合或者在实际行动上,却是另一回事。这样,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些人的形象差了,他们所从事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蒙上了“骗人”、“不可信任”的“灰尘”,给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造成了无形的阻力。还有个别干部脱离群众,官僚主义严重,整天无所事事。这样的形象,无法令农民敬重、佩服,他们的说服引导无法发挥作用。所以,要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抓好政工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上下功夫。农村中这些“领头雁”、“主心骨”的素质提高了,才能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真正有吸引力、凝聚力,带领农民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实现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真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
4.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盲点”多、“失控”多
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只有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实践中发扬互相帮助与集体主义的思想,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但是,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广大农民群众直接参与不够的问题。有的农民不关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活动少,大家各干各的,有了问题也没有人关心解决。形成了许多“盲点”,造成“失控”。分析其原因,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身与农村、农民的实际联系不够,使得相当多的农民感到参加学习对自己的生产关系不大,可有可无;一些农民只盯着自己的土地与成果,认为其他事情与农业生产和自身利益关系不大,热情不高。二是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舆论引导跟不上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把农民的注意力引导到既关心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关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上来,这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否则,广大农民不参与必要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素质就无法提高,就会影响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对此,一些农村的“失控”现象已经给我们留下了严重的教训。
5.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未形成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应从过去单纯的防范性思想中解脱出来,进而转入主要是靠建设、服务、改革的思路上来。现在许多思想问题的解决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有的还要靠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思想政治工作要务实,就是要寓于服务之中。如目前不少企业亏损,城市大量职工下岗,也影响到广大乡村。现在进城打工困难了,有些乡镇企业亏损严重,也导致部分职工下岗,一些人有情绪。因此,必须把如何帮助企业职工排忧解难作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积极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帮助一些农民脱贫致富,把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在服务基础上。要保证贫困农民、乡镇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的来源,稳定人们的思想情绪,保证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人的思想问题是人类社会正常的普遍现象,是人的需要与现状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出现,从而推动着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不要以为谁有了思想问题就是落后的表现,是不光彩的事情。在这一点上,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上下尊卑之别。这种需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人的生存、情爱、生儿育女、社会活动,等等,都是文化现象。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应当认真分析其需要是怎么产生的,进而分析需要合理与否,分清是非曲直,有的放矢地做工作,努力创造条件满足其需要,思想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失成败应该以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根本标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有一个法定的工作规范,不应仅在机构、人员上打圈子,关键是要注重实效,取得实效。因此,要更多地着眼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建设和运转,探索出一条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思路。
6.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严重不足
思想政治工作要正常开展,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必要的时间保证。但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看,由于一些农村基层组织认识上的偏差,对于保障农村思想工作正常开展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投入不足。一些乡村的基层领导不能很好地处理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没人抓思想政治工作,从乡党委书记到村党支部书记都忙于“赚钱”。他们只注重生产经营的投入,忽视思想政治工作条件的改善。有许多地方没有学习室、报刊图书室、活动室,使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载体得不到保障,无法正常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另外,一些地方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时间上的投入也很不足。从一些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的乡村看,利用农闲时间采取集中教育的形式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这说明,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坚持经常化、业余化,同时又要针对农民大多各干各的特点,每年抽出必要时间来了解农民、解决农民的问题,从而达到教育农民、提高农民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撰写这部分内容时,作者参考了《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3 期等有关资料)。除了这些以外,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生态环境、家族势力、宗教情况、社会治安情况等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有较大的影响,一些农村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有许多教训,这些也是应该高度重视,并努力加以解决的。
三、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新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我国12亿多人口中,有9亿人生活、工作在农村。农业、 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目前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城乡一体化时代。农业科学技术已在我国广大农村逐步推广,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农村结构发生了显著分化;以农业产业化为核心的农村第二轮改革已经开始,农村文化建设开始受到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所发展,广大农民的思想更加活跃,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趋势。虽然在我国广大农村积极向上思想占主导地位,但是在一些农村腐朽落后思想、宗族势力、封建迷信、利己主义仍有很大的市场,小生产的劣根性还十分顽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显得苍白无力,影响了农村的改革和发展。那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呢?我们认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工作主体、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艺术等众多因素组成。因此,必须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从多方面努力,不能“单打一”。具体言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总结我党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教训。如前所述,在长期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我党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虽然时代不同了,客观形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经验至今仍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我们应该很好挖掘、总结、概括和继承,结合今天的实际加以灵活运用。对于过去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训,也应实事求是地加以总结,认真汲取,这样才能避免重蹈覆辙,防止再犯“左”或右的错误,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大力加强党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党的十五大鲜明地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即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放弃或削弱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就等于放弃或削弱了党对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领导,就会严重影响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因此,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加强党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十分薄弱。本课题组曾向黑龙江、辽宁、山东、河北、山西、河南、江苏等省下发1000 份问卷调查材料, 收回600份,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搞得好的占5%,比较好的占10%,一般的占45%,比较差的占20%,特别差的(处于瘫痪状态)占20%。一些农村的基层政权被坏人所控制,队伍乱了,阵地丢了。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选拔优秀人才担任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建立起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理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健全组织,科学规划,大幅度增加投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分工负责,责任到人,并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严格考核,奖优罚劣,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现代化,充分发挥作用,推动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
3.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增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特别注意做好下述工作;
第一,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正确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新中国虽然成立已经五十年了,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在一些农村歪理邪说盛行;严重腐蚀了广大农民和一些农村干部,影响了农村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个问题不解决,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就不能从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就会继续严重影响农村的改革、建设、稳定和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农村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牢固地占领思想理论阵地,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宣传科学知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决彻底地批判唯心主义、有神论、封建迷信和一切歪理邪说,引导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技观、发展观;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懂科技、会管理、守法纪。当然,对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注重实际效果。
第二,引导农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倡导和弘扬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富了不忘国家、不忘社会、自觉履行缴粮纳税等义务;激励农民爱家乡、爱集体,为发展集体经济、改革家乡面貌做贡献。对农民还要经常进行形势教育,关心世界和平、祖国统一、国家的前途,促使农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觉悟。
第三,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致富观念。人类社会历史表明,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民众求富、求乐、求美的需要,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应当因势利导。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的共同富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对农民进行正确的共同富裕思想教育,树立正确观念:一是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要使绝大多数人摆脱贫困,奔小康,生活不断富裕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原则。二是共同富裕绝不是同步富裕。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现阶段,就要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收入多一些,生活好起来。这样,他们会起到示范作用,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人向他们学习,也尽快富起来。三是富起来必须走诚实劳动、艰苦奋斗的正道,不能搞歪门邪道。挖社会主义墙脚和坑蒙拐骗来的富,是可耻的,是应该杜绝的、应当被打击的“奸富”。四是先富起来的人们不要忘了国家、集体和他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先富起来的人积极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提倡先富起来的人积极投资社会公益事业,为实现共同富裕做贡献。
第四,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市场观念有了增强,农村发展市场经济有了一定基础。但有许多地方农民的思想观念仍然比较陈旧,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差,影响了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要搞好市场经济知识的宣传教育。要结合农民的特点,要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农民了解最一般、最常用、最基本的市场经济知识,增强他们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同时,还要抓好科技知识教育,广泛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教育农民破除迷信、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第五,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中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中国农民有老实忠厚、朴实善良、勇敢正直、勤俭节约、敬老爱幼、扶贫济困、憎恨剥削、厌恶淫逸、要求平等,渴望自由、反对侵略等优良传统或美德。1949年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既继承了传统美德,又有时代精神。他们的改革开放意识、市场经济意识和法制观念明显增强,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生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这是主流。但也必须看到,一些农村在社会精神生活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必须认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方面进行系统教育,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是高尚的,什么是庸俗的;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耻辱的,等等。并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文明户”、“功德户”、“遵纪守法户”、“星级户”、“小康户”等活动,逐渐形成完整的道德规范和良风美俗。例如,深圳万丰村党支部要求人们“五讲四美三热爱”,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果:万丰村地处“黑”(黑社会势力)、“白”(吸毒)、“黄”(色情)、赌“四害”猖獗的沙井地区,治安形势严峻,但这个村却从未发生过一起杀人、抢劫案件。整个沙井镇被宝安区戒毒所收容的戒毒人员181人, 没有一个是万丰人。7年中他们解决民事纠纷一千多件,当事人双方都能互谅互让, 化解矛盾。50年来,各地的离婚率普遍上升,而靠近香港,生活条件日益变好,又处于“四害”旋涡的万丰村,却家家和睦,从来没有发生过离婚案件。
对于群众中一些陈规陋习和落后的东西,只要坚决反对,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真抓实干,难题就不难了。如浙江一些地市,早在1987年就曾发文禁止在风景区、名胜古迹附近和公路两侧建造坟墓。几年来,类似文件不知发了多少,但收效不大,“拆坟还耕”成了“老大难”问题。浙江省委省政府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下定决心,义无反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从省到村大搞宣传舆论工作,解决各级干部的思想问题,让广大群众明白这是为国为民、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因而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全省就清理坟墓二十五万七千多座,清理非法建告的寺观庙宇一万七千九百多处。“拆坟还耕”不仅没有影响党群关系,反而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移风易俗见了实效。
第六,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由于受传统文化糟粕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等影响,加上不懂法,农村犯罪问题不断发生,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手段智力化、暴力化,犯罪年龄年轻化、低龄化。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切实搞好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要对农村青年进行普法教育,使广大农民弄清合法与非法的界限,自觉守法护法,强化自我约束的控制力,把自己的行为规范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要加大依法治乡、治村力度,动员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运用和掌握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犯罪现象开展斗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4.讲究方式方法,力求实效。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活生生的人,做这个工作的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所以,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流活动。主体与客体之间,要互相联系、换位、沟通、交融、影响、激励。具体言之,要经常注意运用以下一些方式,力求实效。
一要寓教于会。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种会议之中,是党在农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它可以传达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各种决议、决定、指示,可以研究部署工作、交流经验、总结表彰、理论研讨等。其形式有党员会、干部会、群众会、座谈会等。在这些会上人们都有一个发表意见、交流思想、统一认识的过程,这正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形式、好场所。华西村在江泽民提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以后,连续举办了19期干部村民学习班,每周一期,周六晚召开村民大会,每次有10人左右上台汇报心得体会,效果十分明显。
二要寓教于文。文盲和愚昧是一对孪生兄弟,如果说一些农民有这样那样一些思想问题的话,与他们的文化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如农村比较困难的计划生育工作,遇到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就比较好落实;反之则十分困难。农村文盲的大量存在,制约着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对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极大。为此,要切实加快农村扫盲步伐,特别是要重视抓好农村妇女的扫盲工作。同时,要认真办好农村各类文化科技学校,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科技文化教育之中,以文育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如华西村盖起了教学大楼,举办工业大专班、外语培训班,支持许多人到大学深造,培养了许多优秀农民,加快了发展。
三要寓教于管。管理也是教育。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党的各种制度,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认真抓好党员干部的“三会一课”和目标管理制度,以便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两公开一监督”制度。要抓住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群众意见最大的热点及干部感到最棘手的难点,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做到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再次,要制定村规民约,移风易俗。
四要寓教于帮。广大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问题,除一部分纯属认识问题和思想问题外,多数是由实际问题引起的,如遇到灾荒减产完不成定购任务;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无法上学,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就等于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在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要十分注意关心和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样农民的积极性就会高,各项工作就能顺利开展。例如,湖北省老河口市杨寨村党支部从为群众安自来水,办理建房手续,为农民提供种子、机耕等服务入手,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促进了该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决策与信息》1995年第10期)。
五要寓教于情。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列宁选集》第20卷,第25页)。在人们的交往中,彼此建立了感情,才构成社会,推动历史前进。实践证明,要做好党在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感情效应。因而,在做农民思想工作时,首先,要变“官”为民,“官”民平等。要放下官架子,甘当小学生,与农民交知心朋友,沟通彼此间的感情。其次,要变“硬”为软,硬功软做。与农民交谈时,要变“板着面孔,随意训人”的硬办法为“和风细雨,疏导说服”的软办法。对于一些老大难问题,要下硬功夫、苦功夫,做到软功硬帮,把党的温暖送到农民群众的心窝里,以情感人。再次,要融理于情,情理结合。情是人们一种特殊的心理作用。农民向来有着纯朴而诚实的感情,以及对于真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实践证明,达理必须通情,通情才能达理,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六要寓情于理。长期以来,不少农村干部习惯于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缺乏春风细雨式的耐心细致的说服动员工作,常常是“三分道理七分蛮”,“通不通三分钟”,这既影响了党在农民思想工作中的作用,也伤害了农民的自尊心,影响干群关系。所以,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以理服人。首先,要因人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切忌“一刀切”。其次,要摆事实,讲道理。农民最讲实际,用典型、用农民现身说法去教育引导群众是最具说服力的。再次,要平等待人,不能以权压人,仗势欺人。大道理、小道理讲深讲透,农民是会接受的。最后,要让人讲话,不搞“一言堂”。
七要寓教于行。农民群众经常讲:“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支部,群众看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善于说话,更要会做人,堂堂正正,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做到正人先正己,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群众,寓教于自己的行动之中。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八要寓教于乐。农村这块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主义不去占领,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意识和丑恶现象就会乘隙而入。因此,寓思想政治工作于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娱活动之中,以健康、高尚、文明的娱乐活动来焕发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鼓舞人的斗志,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也是对于广大农民特别是对占人口一大半的青壮年农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他们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的重要方式,也是避免枯燥单调、空洞说教的一种有效方法。要搞好农村的文娱活动,必须根据农村财力、物力等实际情况,逐步完善。要建好乡镇宣传网,要成立由乡镇领导牵头,文化、广播、电影、公安、司法、武装、农机、农技、供销、教育、卫生等部门参加的领导小组,搞好各种宣传活动。要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如宣传栏、广播站、有线电视等。要切实组建好农村的电影队,定期和不定期地放映,特别是到边远地区巡回放映。要以村为单位,设立民兵、青年、妇女活动室,把青年农民吸引到有组织的健康活动中去。要开展群众性的农村业余文艺、体育活动,县、乡视条件举办农村文艺调演和农民体育比赛等。一些地方乡镇突出抓了农村“五个一工程”,即一个文化站、一个广播站、一个图书室、一个电影队和一个业余演出队。经济实力较强的华西村,近几年建起了文化大楼、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和体育馆,还有腰鼓队、歌咏队、小乐队等文艺团体5个。
现在,随着电视机进入千家万户,闭路电视逐渐成为教育的重要渠道。如天津西青区委宣传部大力加强这方面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开发,使全区闭路电视普及率达到85%。他们利用闭路电视上党课、开村民大会,宣传党的各项政策,传递信息,交流经验,表扬好人好事,使农民坐在家里就能学到知识,受到教育(《理论与现代化》1994年第12期)。
总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不断改进和创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和方法,这样才能受到他们的欢迎,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提高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