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的设计方法思考论文_马俊山,吴桥英,付彬

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的设计方法思考论文_马俊山,吴桥英,付彬

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3

摘要: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为了提高供配电线路设计水平,提高建筑电气的运行效率,结合实际,从供配电线路设计要求出发,详细论述电器分类设计、分路供电设计、线路设计以及线路设计的设计方式,同时对相关设计的要点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在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过程中,严格的对每项细节内容进行设计,能够提高整体系统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方法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速度也在逐渐加快。供配电线路系统的可靠性是确保建筑物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它涉及到日常建筑物中业主的基本用电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在特殊情况下的用电需求。设计师针对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建筑物的供配电线路,能够有效保证整个电气系统的安全,减少能源的消耗,实现环保下的节能减排。

1设计要求

1.1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对于不同的建筑需要保证其具备不同的功能,比如,建筑因为不同地区要满足照明度的要求;空调对于温度风量产生较大的影响,必须要满足舒适性的要求;酒店、餐饮等不同的场所对于供电系统有着较高的要求。

1.2降低不必要能耗

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其节能效果。在进行建筑配电线路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了解各个系统的能耗问题,从而可以选择合适的节能措施。同时还应该尽量的消除线路中所存在的能耗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1.3考虑实际经济效益

在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中,如果只重视节能性而忽视经济效益,就会导致系统运行的费用居高不下。要结合建筑的具体状况来选择合适的节能措施,综合分析其经济效益,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以及设备,要提升资源利用率,最大可能实现投资回报。

2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的设计方法

2.1电器分类设计

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建筑用电的种类比较多,在进行系统供配电设计之前,要针对正常的使用需求来进行设计,要保证整体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社会的高速发展之下,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这些电器。因为电器品种非常多,因为设备的不同,所以在供配电系统设计中,还存在很多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存在,比如大功率电器线路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建筑电气供配电线路设计时,要综合分析电器的种类,要选择具备较高稳定性的设计方案,确保所有的电器设备都能够满足运行稳定性的需求,从而可以有效的保证电器设备在运行中的安全和稳定,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2.2分路供电设计

因为建筑结构内部存在有大量的高负载电器设备,电源与接地要求等都会受到负载大小的影响,因此,进行分路供电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照明线路中的荧光灯,其是一种非线性负荷,电器设备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工作状态而出现谐波的情况。再比如,计算机房等负载比较大的供电设备在进行线路的设计时应该进行独立设计,同时还应该使用不间断电源,这样就能够消除意外停电的问题。在进行大型建筑供配电线路设计时,应该设置集中控制的装置,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电能损耗。

2.3线路设计

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来说,地埋式是当前供电母线的主要方式,因为负载与输送间存在直接的影响,此时就要从各个方面的负载具体状况分析,选择合适的母线供电方式,还要结合具体应用情况来实施分路供电,并且要选择不同导线来进行电器的供电。之所以用这种合理的方式来消除线路中存在的影响,是因为一些电器在工作的过程中,线路间存在影响就会出现一定的谐波,从而导致了设备无法正常使用。此时,应该选择合理的措施来消除意外的问题,从而避免出现突然断电,避免导致不必要的影响与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在建筑的结构中,用电量集中的区域中应该布置有专门的配电室来进行配电系统的控制,从而实现科学合理的控制以降低电能的消耗。

2.4功率因素设计

如果供配电的整个运行中的系统自然因素与接入电网的要求是无法达到一致性要求的,为了可以全面的提升系统功率因素一般都会应用无功补偿的方法,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1)系统设计中,为了能够使得系统功率因素的提升,要选择合适的设备,以降低无功损耗。2)无功补偿装置安装。当前我国的民用建筑在进行电气系统设计时主要应用的是变压器低压侧集中设置补偿,虽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却无法根除这一问题,只是将高压线路中存在的无功传输减小,而系统中的变压器低压向母线传输并没有实现无功补偿,也就无法保证系统的节能效果。

2.5接地设计

建筑电气系统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接地系统设计是主要考虑的方面,这是因为其是能够直接影响供电系统是否能够满足可靠性与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建立科学合理的接地系统才能确保电气系统运行中的安全性,同时也能够保证电器设备可以正常的工作。更为关键的是接地系统可以确保一些精密设备以及计算机等系统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之下,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还能够消除外部系统所存在的电磁干扰的问题。一般来说,我们日常所使用的220V/380V供电系统中,接地主要采用的是直接的方式,要结合不同的系统设置情况选择TN系统或者TT系统。而TN系统主要包含了TN-C,TN-S,TN-C-S等几种形式。TNC,TN-S组合而成TN-C-S系统,尤其是对于系统中并没有配备变压器形式中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TN-C系统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要充分进行接地实施,而进入到建筑内部之后就需要转换为TN-S系统,这种布置形式可以大大减少电气接地系统的材料,成本得到了降低,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也能够得到提升。

2.6防雷设计

雷电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会直接危害处于自然环境中的供配电线路。因此,建筑电气系统设计中要保证其具备符合要求的防雷电功能,以满足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要求。雷雨天气中,为了避免雷电给系统造成严重的损伤问题,要保证雷电导入结构性能达到要求。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可以发现,避雷系统科学合理的设计并且安装在建筑结构外表面,要能够满足防雷所需要的屏蔽、分流等需要。其中,屏蔽的主要作用就是可以消除感应电压给系统造成的影响,分流则主要为了将雷电传输到结构中的电流减少,可以使得输送电位降低,避雷线还能够有效的降低雷电给内部供配电线路造成的影响,从而使得内部系统正常的工作。避雷线安装结束之后,还应该进行避雷器设备的安装,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系统能够满足防雷需要。这样的情况下,防雷系统就能够将雷击所产生的较大电流引入到地下,从而可以防止给线路造成损坏。要根据安全性与建筑设计方案来合理的设计与安装避雷系统,同时应该在系统中安装具备较高运行安全的跳闸装置,这是最后一道安全屏障,也就是说在发生雷击作用之后,闸可以快速切断而避免给内部电路造成影响,从而可以提升电路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因此,建筑电气系统要想提升运行安全性,就需要合理的设计防雷系统,并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安装施工。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虽然较为复杂,但有其基本的规律。通过遵循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原则,遵循具体的设计方法,结合建筑物自身的特点,往往能够做好设计的合理性,满足建筑物对于用电的功能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兵.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探讨[J].建筑安全,2013,28(06):18-20.

[2]张能聪.对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设计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3(11):99-101.

[3]徐庆忠,杨民凯,武光升.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的设计方法[J].环球市场,2016(15):145.

[4]俞凯.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的设计方法[J].科学与财富,2015(11):420-421.

[5]韩潇.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的设计方法[J].科学与财富,2018(4):89-90.

[6]仲亚,陈海燕.浅谈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的设计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7):1922.

论文作者:马俊山,吴桥英,付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建筑电气中供配电线路的设计方法思考论文_马俊山,吴桥英,付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