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新途径——小学主题综合活动的尝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学生论文,浅谈论文,创造力论文,新途径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进行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实验,主要研究通过三类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前一阶段我们重点在学科课程领域探索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近年来,在活动课程领域,我们重点探索了主题综合活动课。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新途径。
一、主题综合活动的界定
所谓主题综合活动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学习和运用各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活动。
1、主题综合活动有利于激发和启动学生的创造精神。
主题综合活动中的“主题”通常是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的为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主题”一经选出、确定,便充满诱惑力,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去研究、去探究。创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创造动机,“主题”启动了学生的创造动机,使他们产生探索“主题”的欲望。
2、主题综合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主题综合活动不以单一的学科知识为中心,强调学科间的联系,知识的综合运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创设多种活动情境,开阔学生思路,促使学生寻找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尝试着多元思考,逆向求解,敢于质疑,探索创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广阔性、求异性、批判性,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敏锐性,从而形成主动思维的积极态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主题综合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
主题综合活动真正使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和主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经验进行自主的活动,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活动中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活动中勇于怀疑,富于冒险,大胆想象。
从主题综合活动的界定来看,它对培养学生创造素质是极其重要的,是开展创造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主题综合活动的模式
在实践中,我们初步探索出综合活动的模式为四个环节,即选择主题—设计方案—实践活动—总结评价。
选择主题。主题是主题综合活动的灵魂,选择主题是活动的首要环节。主题选择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要富有生活性、趣味性、时代性,面向学生生活与经验,贴近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我校为抓好这个环节,每学期初在全校广泛开展征集主题的活动。各年级学生从人与自然、人与科学、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等不同方面来确定主题,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看报纸,翻图书,开动脑筋,互相启发,不到一个星期就想出了几十个活动的主题来,如“我的小天地”、“过好双休日”、“彩泥世界”、“绿色食品”等等。这些活动主题既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最重要的是,这些主题都给予学生创造的空间,每一个主题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设计方案。方案是活动的蓝图,设计方案是活动的关键环节。方案设计得优劣直接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设计方案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活动方案。在方案设计中,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他们思维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不能把教师的设计强加于学生,而应在设计方案时始终使学生保持主动状态。可以说,每一个方案的设计都是学生的创新。设计方案包括如下环节: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步骤—活动策略—活动评价。
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主题综合活动的核心,实践活动是检验主题优劣的关键一环。在活动中,学生通过社会考察、讨论分析、模拟会议、角色扮演、社会洽谈、办报创作等社会活动方式,对主题进行探究、发现,通过从不同角度对社会问题和科学现象进行研究,自己去发现问题并作出结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加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经历活动中的各种感受,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造意志,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品质,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总结评价。总结评价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回忆活动过程,对活动中的辛苦与快乐进行回味,对活动的创造成果进行咀嚼,从而激起学生再次探究的欲望,为下一个主题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总结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活动中的参与度、主动性、创造性程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与人合作的意识,组织能力,承担小组工作情况,对工作完成的努力情况等。总结评价的方式主要以自评为主,同时提倡组评、师评,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下一个活动。
三、主题综合活动的实践
我校自1996年就开始了主题综合活动的研究,先后经历了典型引路,初步尝试——逐步扩展,深入实践——全面铺开,重点提高三个阶段。
1、典型引路,初步尝试。
1996年我校在天津教科院专家和河西区教育中心领导的指导下,先确定了两个实验班,开展主题综合活动的实验。通过学习,对主题综合活动有了初步的了解,又学习了部分省市开展该项实验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实验。实验教师每人承担一个主题活动,学生们对主题综合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五年三班在《我与爱好》为主题的汇报中,同学们畅谈了自己的爱好,汇报了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在知识和技能上的提高,并饶有兴致地倾听他人的“爱好”,共同探讨“爱好”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在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学生都得到收益。又如在六年二班《太阳能的利用》的汇报中,同学们各自设计了太阳能利用的新方案,并共同讨论了哪个方案更合理,哪个方案现在就可以动手实践。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视野得以开阔,创造力得以发挥。在实践中我们感觉到主题综合活动的开展势在必行。
2、逐步扩展,深入实践。
在主题综合活动的实验取得成功以后,我们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与实践。首先,增加了实验班,每年级由原来的一个实验班扩大到两个,每个主题在实验班先实验成功后,再在全年级推广。在假期中,各年级都开展了向学生征集主题的活动,开学前实验班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主题,一开学实验班便开始了主题综合活动的实验。各年级每学期坚持开展两个主题活动。我们将有特色、有实效的活动在全校进行展示。通过对优秀活动的观摩,许多教师主动要求参与实验,研究人员的队伍逐步壮大。经过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1998年我们探索出了符合我校特色的主题综合活动的基本模式,即选择主题—设计方案—实践活动—总结评价。在1999年上半年全国创造教育现场会上,各地教育专家参观了我校创造教育成果,并观摩了《绿色食品》主题综合活动。与会的专家和领导普遍认为活动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符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并给予高度评价。《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教育报》都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
3、全面铺开,重点提高。
为使主题综合活动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在全校推广这一研究成果,并在课程设置中每周安排一节主题综合活动,作为固定的活动时间,每月进行一次年级活动的交流与观摩。教师们逐渐掌握了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各班踊跃地开展活动,学生们想着、盼着每周40分钟的活动时间,并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大量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得到锻炼,受到教育,活动给予学生一个创造的空间,学生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
在全面铺开的同时,我们还重点抓了实验班的研究工作,使其不断得到提高。我们分别在四、五年级实验班中重点研究了四项活动:《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史》、《城市交通的小主人》、《走进信息时代》。其中《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汇报活动获区青年教师活动课创优比赛二等奖。
我们还在原有主题的基础上探索主题的系列化,力争使主题按不同年级形成梯次,形成系列,使学生在小学1~6年级的主题综合活动中受到系列教育,使一个主题贯穿学生小学学习生活的始终,使学生创新精神得到发扬,实践能力不断提高。
四、主题综合活动的效果显著
三年多的主题综合活动的研究与实践,使我们深深感觉到主题综合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创造的空间,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普遍提高。
1、学生的创造意识增强。
主题综合活动目标的多元化,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学生的创造意识增强了,创造情感得以培养。每个主题都来源于学生生活,并且都是那些引发学生思考、研究的焦点问题,主题就是一把开启学生创造力的钥匙。学生自己设计的活动方案,三年来也有百余篇,每一份方案都是学生创造的成果,没有固定的格式,没有死板的条条框框,每一份方案都充满着个性,都闪动着创造的光芒。
2、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主题综合活动的内容涉及了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历史、科学技术、伦理道德等方面生活实际,强调学科间的联系,知识的综合运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活动中广泛涉猎各种知识,自己撰写调查报告,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这些都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流畅性、求异性、批判性有很大帮助,在活动中,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3、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
主题综合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在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尝试,从而获得最真切的经验。在搜集、整理、操作、实验、讨论、比较、分类、分析、动手制作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好奇的探究欲,使学生勇于怀疑,敢于冒险,喜欢去探究问题,并善于自己去解决问题,作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三年来,全校学生共撰写实验报告600余份,动手制作作品(包括手抄报、图片集锦、畅想画、小发明、小制作)千余件。教师写出活动教案、课例、随笔几十篇。在全国创造教育现场会上,我校介绍了《小学主题综合活动的尝试》的经验。学校出版了《主题综合活动方案集》,并为中央教科所编制了四年级的主题综合活动课本。我们认为,主题综合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新途径,为学生开辟了创造的渠道,铺设了创造的道路。
标签:创造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