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 泸州 646000)
(2 九0三医院神经外科 四川 江油 621700)
【摘要】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自2011年9月~2014年12月收集的30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干出血;具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表现;针对血肿、水肿及不同并发症给予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随访3~36个月,根据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结果:30例患者平均62.5(37~79)岁,病程平均(7.33±3.2)小时。经治疗后随访26例,平均18个月,GOS 4~5分者11例,2~3分者7例,1分者8例。其中合并语言障碍9例,吞咽困难5例,四肢功能障碍12例。结论:脑干出血死残率高,并发症多,需重视并发症的早期防治;以保守治疗为主,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可以作为重症患者的一种治疗选择;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以入院时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和出血量为主要因素。
【关键词】 脑干出血;临床特点;治疗;预后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1-0057-02
脑出血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情凶险,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脑干出血为其中的特殊类型,约占5%-10%,死残率最高,预后最差。总结30例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7~79岁,平均62.5岁;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为脑干出血。既往高血压23例(其中5例有脑出血病史),糖尿病7例。
1.2 临床表现:大部分病人发病时突感头晕或头痛,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身体向一侧倾倒,部分患者迅速进入昏迷。30例患者就诊时血压超过正常者26例,双侧针尖样瞳孔15例,四肢瘫痪7例,交叉瘫痪12例。
1.3 影像学表现:30例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同时排除海绵状血管瘤、肿瘤出血。血肿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条索形的高密度影,中脑出血16例,单侧14例,双侧2例,血肿量约2~5mL( 多田公式计算);桥脑出血12例(单侧10例,双侧2例),中脑与桥脑交界处出血2例,血肿量约2~8mL;有4例血肿破入第四脑室(脑室内血未计量)。
1.4 治疗:入院后给予吸氧、脱水降颅压、止血、预防感染及控制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深静脉血栓等治疗,有意识障碍者予鼻饲,中枢性高热者冬眠疗法,物理降温,呼吸困难持续加重者予气管切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7例合并呼吸衰竭者送入ICU接受呼吸机治疗。4例血肿破入脑室引起脑室系统梗阻者,行侧脑室钻孔脑脊液外引流术。3例患者在显微镜下接受脑干血肿清除手术。病情稳定后辅以中药、针灸及康复治疗。
1.5 疗效评定:采用GOS评分法 5分 恢复良好 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4分 轻度残疾 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3分 重度残疾 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 2分 植物生存 仅有最小反应(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1分 死亡。
2.结果
本组患者病程平均为(7.3±3.2)小时,住院4~65天。30例患者中恢复达GOS 4~5分者11例,2~3分者7例,1分者8例。随访26例,平均18个月,存有不同程度后遗症,语言障碍9例,呑咽困难5例,四肢功能障碍12例。
3.讨论
3.1 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
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脑干,体积较小,内含各种神经核团及上下行传导束,是人体的生命中枢。脑干出血在自发性颅内出血中所占比例较小,约为5%~10%,多数与高血压病有关,死残率最高,预后最差。脑干出血多以突发头痛、呕吐、偏侧无力、言语障碍等起病,部分病人很快昏迷,起病时多伴有血压升高。典型表现为交叉瘫,但通常其表现更为复杂,在不同部位其症状、体征各异,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针尖样瞳孔、共济失调等。出血部位以桥脑最多见,占全部脑干出血的77.2%~94.5%,中脑次之,延髓出血者多很快死亡,抢救成功者极少,多为个例报道。脑干出血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常见并发症有:中枢性高热、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吞咽及言语障碍、深静脉血栓、压疮、营养障碍等。由于所选病例数较少,本组中以中脑出血最多,桥脑次之,无延髓出血病例;本组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情况与文献报道大致相符。
3.2 脑干出血的治疗
目前脑干出血仍以内科治疗为主,治疗原则与其他的脑出血相似,主要是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改善脑代谢,重点在于防止并发症、尤其是呼吸衰竭及肺部感染,一旦出现,需给予无创或有创呼吸支持,昏迷者尽早气管切开,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水肿高峰期过后,尽早行康复理疗,吞咽功能及肢体功能训练,同时可辅以针灸,活血化瘀类中药等。对于出血量大者(出血量超过脑干平面1/2以上,血肿量超过5ml),可在显微镜下行血肿清除术,已有报道接受显微手术的脑干出血病死率显著降低。但本组接受手术治疗的3例患者均死亡,可能与病情本身较重及手术技巧有关。对于血肿破入脑室引起脑积水者,可行脑室外引流术。
3.3 脑干出血的预后
过去认为脑干出血预后极差,出血量>5ml者病死率达100%,随着脑干作为生命禁区这一概念的打破,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血肿可以有效降低脑干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有研究认为年龄、出血量和入院时GCS评分可作为评估预后的独立指标,年龄>51.5岁、出血量>7.7ml、入院时GCS评分<5.5分的患者提示30d预后不良。通过本组患者的观察,预后良好者11例(GOS 4~5者),这部分病人多为入院时意识状态呈嗜睡至昏睡,中脑出血及出血量小于5ml者,因此我们认为入院时意识状态、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仍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曹院国,杜泽红,曲红彦等.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CT和MRI及预后评估[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18-20.
[2] 刘辛,李浩,胡鑫等.自发性脑干出血治疗探讨[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10(5):287-288.
[3] 琚冬梅,孙巧丽,朱继人等.脑干出血56 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9):82-83.
论文作者:杨俊1,张明伟1,黎亮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9
标签:脑干论文; 血肿论文; 患者论文; 脑室论文; 中脑论文; 并发症论文; 自发性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