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基层党建网络平台创新研究
付江波
(沈阳体育学院 管理与新闻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基层党建网络平台建设是学校党建工作顺应时代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表现。本文通过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实际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对构建基层党建网络平台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以便更好的完善高校基层党建网络平台的相关内容,更好的发挥党建网络平台的主要价值,从而有效的推动网络平台中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高校;基层党建;网络平台;教育信息化
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定要坚持从严治党,强化党的执政能力,全面推动党建工作的顺利发展。现在的高等院校同样是党建工作进行的重要平台。高等院校不但要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还要为社会所服务。构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在这方面具有十分深远的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中去,相应的在大数据的时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想更好地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水平,必须尽可能地将网络手段融入其中,并适当的融入网络信息化的因素,使得高校党建工作不断的进行创新,跟随时代的发展。
一 高校基层党建的主要内容
党的建设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积极配合,这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的基本方针。同时也是推动高校和谐发展、强化高校文化素养的主要方式。网络平台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载体,它的出现有效的拓展了党建工作的范围,提升了党建工作的效率。
从思想层面上来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需要以统一认识、提高觉悟、坚持社会主义发展为基础来进行,不断的提升党员的党性认识。从组织的层面上来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党建组织体系和责任制度,一方面保证高校内部校、院、班各级党委进行严密的沟通交流,落实各级党委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权限,另一方面在各支部党员之间建立责任制度,从而有效的提升每个党员的思想觉悟。从政策方面来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政治制度,使得党员能够接受教育,保持先进性。同时还要不断的健全高校党员学习、培训和考核机制,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党员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 党建网络平台的实际价值
现在的社会是大数据的社会,信息交流十分迅速。所以要以网络平台为传播媒介,为高校师生提供学习和了解党的政策方针的机会,更好地发挥自身的职责和使命。要树立整体意识,不断的增长见识、拓展范围、强化能力,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内部的整体能力。依靠网络平台对党员进行党性培养,针对政治新闻要及时的进行宣传和强化,保证党组织和党员思想的一致性,充分维护群众的监督性权益。
(一) 党性培养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党性修养,把党的事业作为自己的终身奋斗目标。基于此,必须强化对党员的党性培养,从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以及党员队伍中加强其党性教育。网络平台的构建和融入使得党建工作变得更加完善,同时也加入了很多新型的管理方式,过去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顺应当代党性教育的发展趋势。
(二) 强化宣传
通过ADAMS静力学仿真可以得到θ1=30°、θ2=30°时机械臂的举升力、举升高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6所示。通过处理得到如图7所示的机械臂举升高度与举升力的关系曲线。为了更好地研究机械臂承重性能,引入“有效举升高度”这一概念,定义为弹簧长度为原始长度时(机械臂完全由举升力平衡)机械臂举升高度与举升力均为零时(机械臂完全由弹簧平衡)机械臂举升高度的高度差。通过仿真可以得到不同初始角度下机械臂有效举升高度,如表3所示。
安排相关人员对目前的时政要点进行整理,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增加,并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呈现,鼓励高校师生随时关注时事政治。采取丰富多样的专栏方式,聘请校内或是专业人士对社会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利用媒体的力量,及时的为人们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分析,让越来越多的高校党员能够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能够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
(三) 网上沟通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自身的能力,尤其是对新型媒体技术的使用。党建领导人员要必须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重视度,融入网络信息化手段,完善网络平台建设,根据时代变化不断创新党建工作的发展体系和发展模式。领导人员和干部也要充分挖掘网络平台的内在潜质,保证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和公开化。
(四) 民主监督
阻塞网络可以阻止共塔频率对本频率的干扰,对于本台其他频率的干扰应该怎么处理呢?如果再增加阻塞网络,会使得整个网络臃肿庞大,同时也增加了网络设计的难度。由于本台其他天线发射频率相比较共塔频率的干扰要小得多,我们可以采取被动吸收网络(也称陷波)的方式来消除,根据干扰的强度大小,采用不同的吸收方式。图3是四种不同吸收网络组成形式原理图。
高校是培养未来党员干部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学生党员干部的过程中必须强化民主监督,从不同方面保证党员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和透明化。一方面,在党员培养的过程中进行网络选举,鼓励所有市民加入其中,共同为其制定培养方案和培养体系;另一方面,完善民主评议体系,不断强化民主监督,更好地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 完善高校基层网络平台党建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 统一思想,科学发展
现在的社会是网络化的社会,网络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很多党员干部都在不断的学习,利用网络进行政治内容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党员的党性认识,是实际为基础,帮助党员树立正确的舆论方向,使得党建网络平台能够更好的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怎样保证党和人民在思想认识方面的统一性,必须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在此基础上网络平台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要依靠网络技术宣扬正确的理论,而且要借助网络实现高校师生党员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其不正常的思维动态,培养党建工作的接班人。
数学课程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学好数学能够解决很多的问题,虽然在素质教育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影响下,农村的学校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在数学学习方面,由于从小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相应的监督和关爱加上处在较小的年龄阶段,自控能力较差,使得在学习数学时注意力不集中、不善于表达自身的想法等。因此,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 团结发展,共同筹划
强化沟通,利用论坛、电子邮件、新闻等媒介构建一个可以自由传递意见和观点的空间使得更多的教师、学生能够利用网络传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信息,通过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对照分析目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对应的措施。通过这些媒介了解师生党建工作的相关情况,促进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党建平台的网络化使得群众能够发表自身的真实观点,改变了过去信息传递的模式,使得党建工作更加符合实际。
(三) 强化沟通,完善形式
现在各个高校党建平台的构建没有统一化的标准,在很多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基于此,我国党委领导机构应借助网络化技术和手段进行党建平台的建设,制定适用于高校网络平台的发展规划,从更科学、更专业的角度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水平,保证党委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发展。与此同时实现上级党组织和下级之间实现信息的共享,及时进行沟通,查漏补缺,团结合作。各个高校也可以针对本校实际状况,进行特色创建。在资金投入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维修方面也能进行统筹安排,把中央财政和高校资金进行融合,各个高校之间互相借鉴成功经验,也可以不定时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方面的培训活动[4]。
在模式上可以使用多样化的方式,聘请相关专家在线开展专题讲座,为高校党员分享更多不一样的经历。同时,借助网络学习其他高校的经验,组织先进的学生进行经验分享,让先进党员的真实案例熏陶周围的学生,更好的帮助老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
(四) 民主参与,完善体制
高校党建工作对高校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党建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民主参与,从资金、人员以及组织内部等党建工作的各项制度出发,不断加快高校党建平台的完善。资金融入需要以社会的长效发展为基准,对后期维修费用进行考虑,不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技术都要提升,利用信息技术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对党务信息进行划分、类别进行判断,保证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5]。构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方案,强化对于多种信息的处理能力。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表示,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完善信息评价和监督体系,借助网络手段定期进行民意反馈测评,做到民主监督。以传统的信息评价方式为基础,同时融入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保证评价内容多项指标的系统性,发挥评价和监督的效用,真正发挥群众的实际价值,对高校党委工作进行评价,尽可能地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受群众监管。
随着网络平台的构建,基层党建工作还要不断强化。其工作开展的方式、模式和形式还要不断的进行研究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蔡圳阳,杨芳瑛,郑龙,等.高校学生党建网络载体建设的现状探析与对策研究[J].高教学刊,2019(08):148-150.
[2] 季潇茜.联网+时代下党建网络平台建设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7(S2):49.
[3] 刘湘,贺书伟.高校基层党组织“互联网+党建”问题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24):54-56.
[4] 刘红凛.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32(01):34-40+140.
[5] 柯有华.试论基层党建网络平台的构建[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06):42-44.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58.087
本文引用格式: 付江波.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基层党建网络平台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8):188-189.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 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重点课题立项,“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融合平台创建研究”(项目编号:2018GXDJZD015)
作者简介: 付江波(1986-),男,汉族,山西长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
标签:高校论文; 基层党建论文; 网络平台论文; 教育信息化论文; 沈阳体育学院管理与新闻传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