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基础建设中的重要部门,为了有效地应对洪涝灾害、调水、灌溉等工作,其施工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特别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闸工程施工技术,其对整体工程的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所以需要在水闸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其技术要点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水闸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使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性能。因此,文章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对水闸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要点予以重点探讨。
关键词:水闸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前言
水闸是水利工程及与水利工程相关的电力工程所必备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闸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所以需要对水闸工程的主要特点进行了解,明确其设计的标准,这样在施工过程中才能通过有效的控制施工技术要点,确保水闸工程施工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保障水闸工程具有良好的施工质量,就一定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水闸施工技术,利用好现代化的施工工具、科学的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使得水闸设备的安全性能得到保障,稳定性能得到提升。
1、水闸工程基本现状研究
1.1水闸工程的主要特点
水闸工程的水闸具有关门挡水、开门泄水的作用,因此当进行关门挡水时,由于上下游之间具有一定的水位差,会产生巨大的水平推力和渗透压力,进而可能导致闸室发生向下滑动或闸基等不稳定的现象;开门泄水时,过闸水的形态较为复杂,流速较大,因此会产生交的
冲刷力,严重威胁两岸和河床的安全。这就需要在进行水库工程设计时,需要对水闸的抗滑稳定性及抗渗性能进行重视,充分的考虑各方向的影响因素,确保设计的尺寸要与地基条件协调统一,使水库结构具有较好的坚实性,外观美观大方,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易于施工,不会对周围环境还来较大的破坏等,这都需要在水闸工程设计时作为其设计的标准。
1.2水闸工程项目基础工程概述
水闸最基本的功能是挡水和泄水,通过对水流量和水位的控制,完成泄洪、引水、排水和挡潮的工作。水闸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上游的连接段;第二,闸室;第三,下游的连接段。其中通过将上游连接段和闸室相连接,可以使流入的水流较为平稳的进入闸室,进而保护河流的两岸以及河床避免受到水流的冲刷。同时,将下游连接段与下游河床相连接,可以减小水流的流速,使得下泄水流的动能和冲击力减小,避免了水流在出闸之后对下游造成强烈的冲刷。其中,闸室在水闸工程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还是水闸最主要的部分之一。而闸墩的作用是将分隔闸孔与支撑闸门分割开来,同时闸墩还能将胸墙、交通桥与工作桥等分割开来。另外,交通桥与工作桥的作用是安装启闭设备、操作闸门以及连接两岸的交通。
1.3水闸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的影响因素
水闸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设计理念的融合、施工方案的确立、技术交底、各项工作的分配和审核、质量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的安排等;其次是严格培训和考核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相关人员可以对水闸施工质量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全方面的评估,把握好水闸施工的各项技术指标,为水闸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有效保障;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则是水闸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水闸工程最终质量的关键性的决定因素,因此施工人员必须严格筛选水闸工程的施工材料,遵守制定好的施工方案,科学的控制施工工艺,相关的检测部门要严格的进行质量检测和技术管理工作,保证水闸工程的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水闸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
2.1水闸工程施工导流技术控制要点
由于水闸通常采用自动化操作系统,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干预,因此为了避免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受到潮湿或者渗水的影响,需要提高其防水性。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会出现一些有储水功能的基坑,如果基坑水位过高就会导致机械设备出现渗水的现象,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随时监测基坑的储水量,并利用水泵等机械设备对其进行排水。所谓施工导流,即是在河流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时,为了使水工建筑物能在干地上进行施工,需要用围堰维护基坑,并将河水引向预定的泄水通道往下游宣泄。水闸工程的施工导流技术主要包括围堰施工技术、基坑放样和开挖技术以及基坑排水技术三个方面。在进行围堰的施工时,对围堰的顶宽和坡比进行控制时要根据目标的运输量来进行,首先要根据目标的运输量来确定围堰的顶宽,确立不同的坡比;在进行基坑放样和开挖施工时,要科学严谨地设置中心轴线和中心桩,确保水闸与周边河道及道路的连通性,然后依次的放出基础边线和基坑开挖线,严格地合理设置标高控制桩,这样才能保证水闸与周边的河道、道路等保持连通和顺直;同时合理对排水沟进行构建来对基坑进行排水,也可以开挖一些集水坑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的拦截地表水和渗水,还可以将拦截的水一定程度上的用于施工。
2.2水闸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控制要点
水闸工程的地基处理技术控制是水闸工程施工技术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是水闸在后期正常运作的关键。因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地基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水闸地基的土质予以仔细地分析,看该地区是否符合水闸工程建设。在对水闸工程的地基进行处理时要格外注意水闸地基的土质,在检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该土质属于软土层或者在土层中存在淤泥,需要及时采取可行的措施对土质加以处理。施工团队必须要对现场的土质进行更换和填筑,以提高水闸地基的严密性能,而替换下来的土要不断地进行夯实,可以为整个地基分担一部分持力。
2.3水闸工程的岩基开挖技术控制要点
水闸工程的岩基开挖技术包括石方开挖施工及其质量控制。水闸工程开挖的深度要符合设计的相关要求,水闸的根基要稳定。在开挖的过程中,挖掘断面的大小要适中,使用于水闸工程的混凝土能够得到优化利用,所建设的水闸也能体现出一定的强度。,需要根据实际的岩基厚度选择合适的开挖工具,比如当基石比较大且厚度比较深的时候,就用潜孔钻,并采取自上而下分层的方式进行钻孔工作,钻孔的方向可以采取上游到下游推进的形式,这样能保证施工的进度并避免在钻孔过程中出现塌陷等安全事故,同时要控制好爆破炸药量,确保好钻孔的深度,以避免过度破坏,保证岩基的坚固程度和质量。为后期的爆破工作提供充分的空间。钻孔完成之后,需要实施爆破,这是整个施工过程中较为危险的环节,因此在爆破之前一定要进行小范围的爆破试验,确定炸药包的量,将爆破力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由于爆破力度过大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提高水闸工程建设的质量。
3、结语
水闸工程的建设在水利及水电工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且无法替代的,施工过程比较繁杂,且容易受到天气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需求和环境控制好各个施工环节的技术要点,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相应的控制好施工进度。要想将水利工程排涝及引水等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对水闸工程建设过程中关键的施工技术的选择及实际运用予以绝对重视,并加强相关方面的管理。分析水闸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提前做好施工计划和施工步骤,也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并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确保施工的稳定性。能够保证水闸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为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有效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开涛,钱井芝.水闸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华民居,2012(6):526-527.
[2]邓晓坤.水闸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11(5):161-162.
论文作者:刘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水闸论文; 工程论文; 基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地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要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