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酉阳县桃花源街道中心小学校 冉梅伶 齐英
【摘要】在学校开展楹联教育,不仅是践行“传承中华文化”的义务与责任,也是新时代的要求,那么,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楹联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中国元素”、又有世界眼光的新时代主人,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新的课题。基于这一背景,我们学校团队在开展楹联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地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新课改 楹联文化 德育 自主探究
一、课改引领楹联,楹联丰富课改。
学校的楹联教育,必须以新课改精神为指导,才能符合时代要求,才能提升楹联教育的效果,才能使楹联教育充满活力。楹联篇幅短小,且只有上下两句组成,但在对仗、平仄、结构等方面要求较高,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还沿用教师课堂讲解、学生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方法,楹联教育必然收效甚微,这样的楹联教育也只能停留在“旧瓶装新酒”的老路上。我们借鉴“自主探究”的新课改理念指导学生,并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采取“体验学习”方法来弘扬民族文化,提高道德素养,教育效果十分显著。
开展楹联教育拓展了新课改的实践途径,丰富了课改的内涵。课程改革的实质精神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兴趣激发动力,实践彰显活力。
自2015年10月我校领导班子提出以传承传统楹联文化,打造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构想以来,我们在探究楹联育人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楹联的兴趣,科学有效地落实楹联教育的功能,我们也做了大胆的设想和实践探究。
(一)营造文化氛围,激发学习趣味。
认真,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楹联的积极性,就要在激发他们的兴趣上做文章。为了使学生能有效学习楹联常识、把握创作基本规律,我们在校园内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产生”兴趣。 从空间上看,处处有联,如门联、墙联、教室联、楼梯联等。我们学校在各功能室,各教室等打造了240余幅楹联窗花,60余幅对联悬挂各处。从时间上看,时时有联,如会议联、重大活动联、班级的“今日对联”,学校的每周征联和每月一期的《校园楹联报》等。校园里时时处处洋溢着浓浓的楹联气息。这些楹联大都是老师和学生的作品,对激发学生爱好楹联的兴趣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研发校本课程,推进楹联教育。
校本课程的开发,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校本教材也是对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的补充,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为了扎实、有效、有序开展楹联教育,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究、亲身体验的实践中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楹联教育充满智慧,充满趣味,学校成立了《楹联德育资源挖掘与运用实践研究》的专项课题研究小组,这一课题顺利立项并被获批重庆市重点有经费课题。我们的课题组成员负责开发楹联教育校本课程,并结合方案、计划指导楹联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们先后编写了《楹联集锦》、《楹联浸润校园》等校本教材,内容涉及楹联典故、楹联知识、名联解读、师生习作等,形式新颖,内容有趣,可读性、操作性强。并开设楹联课,构建学习模式,落实楹联教育。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学习楹联的情趣,向学生传授楹联知识,引导学生欣赏和创作楹联,每学年开学初将校本教材《楹联浸润校园》印发给学生,按照计划每周开设一节楹联课,每节课分讲析、欣赏、评议、创作四步流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自主展示、自主拓展、自主评价,从而让学生认识楹联,亲近楹联,走进楹联。
(三)开展系列活动,提高学习乐趣。
活动是育人的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是我们育人的唯一而有效的途径。在学生学习和创作楹联过程中,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征联活动。在形式上,有出句、对句、课文联、活动主题联等征联创作活动;在内容上,有关注传统节日的、体现重大活动的、复习迎考的、国家大事的等等。总之,多彩多姿的征联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快乐的同时又受到了教育。我们还每学期举行一次楹联“段位”考试。每次考试的成绩作为“段位”升级的依据。“段位”考试使学生学习创作楹联明确了目标,又反过来增强了学生学习创作的兴趣和动力,培养了学生学习楹联的志向。
三、丰富教育内涵,拓展课改视野。
开展楹联教育,不仅丰富了教育的内涵,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更大进步,也拓展了教育的视野,推动着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这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楹联教育丰富了学生素质中的“中国元素”。楹联是国粹,是中华文脉的渊源之一。它对传承民族文化、连接世界生活上同等重要。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接受楹联教育以后,不仅能知道在过春节时春联怎么贴,还能够在作文里、在讲话中运用楹联,有时还在耳闻目睹一些事情之后写感想联,这些都是学生素质中“中国元素”的自然流露。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教育的内涵与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不断丰富学生素质中的“中国元素”,让我们的国脉薪火相传,更加兴旺。
秉承国粹,历练品德,使楹联教育的德育功能得到了彰显,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当然,我们开展楹联教育起步较晚,也许还存在一些不足,因为从根本上深化德育改革,切实提升德育功能,不仅需要科学把握德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还通过师生之间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往,进行心灵沟通,来增强德育的生命活力。实现德育功能的最优化,我们还有还有很多的事要做,很长的路要走,好在我们已经迈出可喜的一步,我们相信:通过楹联教育达到德育目的,即将由今天技术层面的操作,升华到明天的艺术德育高度。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的报告》
2.《联说对课》 作者:万吉利 散见于《对联》杂志
3.《道德教育》(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
4.《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余文尉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5.《育德是教育的灵魂动情是德育的关键》(朱小蔓《教育研究》2008第4期)
6.《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李太平)
7.《传统格言楹联的德育价值》(严考亮 2007第10期《中国德育》)
8.《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苏霍姆林斯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论文作者:冉梅伶,齐英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3
标签:楹联论文; 德育论文; 学生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功能论文; 中国论文; 课改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