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版本高中物理教科书资源整合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科书论文,资源整合论文,高中物理论文,版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成的五种版本教科书资源各具特色,有的凸显了科学探究,有的更好地再现了科学研究方法的魅力,有的对科学过程所凝练、升华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有较为精到的展示,等等。整合各种版本资源,扬长避短,用好用活本土教科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整合各种版本物理教科书资源的理性思考 (一)领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是整合教科书资源的前提 物理课程标准在整个物理课程改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的基本要求,对教科书编写、教师教学、教学评价等起间接及指导性的作用,为教科书的多样性和教师个性化、创新物理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创造了更理想的环境。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渗透着教科书编写者对课标的理解。由于编者对课标理解的程度不同或编者的经历和经验不同,即使是编写同一内容的教科书,也在内容选择和陈述形式上存在差异。教科书只是对教学内容做了一些基本的、书面化的材料性规定,只是为了达到课程目标而使用的教学材料。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教科书的使用者,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学方案的设计者,课程编制的参与者。教师应根据本校特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精选并重组课程资源,优化物理学习情境,充实物理课程内容,提高物理教与学的针对性、有效性。而如果教师不领会课程标准,就不知道该整合什么,该如何整合,就不知道各种版本对内容标准的处理,哪些地方处理得恰当,哪些地方还有很大开发的空间。 (二)解读各种版本教科书差异,是整合教科书资源的基础 教科书的内容虽经过反复推敲,仍可能存在缺陷,同时教科书内容并不一定适应所有地区和学生。同一学科,虽然学生使用一个版本的教科书,但教师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教科书。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即使针对同一问题设计的探究活动,也可能在活动方案、活动策略、活动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尽量挖掘一套教科书的价值,还应拓宽视野,尽量研读、解读其他版本的教科书,吸收并整合其他版本教科书中的优秀资源。仔细研究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建构符合学生认知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经历并体验物理学的研究过程,感受并领悟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有效凸显物理问题本质,是整合教科书资源的重点 各种版本教科书的整合,优化了问题解决策略,更新了知识结构、拓展了认知空间,有效物理情境的创设、探究活动的设计,其本质在于有效凸显物理问题的本质,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富有创新意识的问题解决者。 (四)提高物理教与学有效性,是整合教科书资源的目的 模块教学目标,必须落实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有效性上,整合各种教科书资源,其目的就是有效地将课程标准的理念贯彻下去,将课程三维培养目标落实下去。整合各种版本的教科书资源,关键就是精心选取素材,在此基础上对选取的素材进行优化重组,尽可能在每一个细节处精思巧构,充分发挥素材的价值和效用,做到素材的选取到位,素材的整合到位,素材的运用到位,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物理教与学的有效性,真正让物理教学火起来、让师生交往动起来。 二、整合各种版本物理教科书资源的实施 (一)整合原则 整合各种版本教科书资源要把握四个原则。 1.适应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课程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共性,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特殊性和具体情况。教师要根据本校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精选课程资源,充实物理课程教学内容。 2.合理利用的原则 教科书作为最重要、权威性的课程资源,是贯彻课程标准的载体,但不同教科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差别。教科书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参考,整合各种版本资源,对比分析各种版本教科书在显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差异,有利于在多种版本教科书中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3.彰显教学个性的原则 教什么,是由课程标准规定的;怎么教,却是无法限定的。在处理教科书资源整合时,可充分彰显教师的个性,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师的自主性首先体现为处理教科书内容的自主,其次体现为实施教科书方式的自主。教师有足够的空间创设快乐、和谐、充满活力和探究精神的课堂,凸显个人魅力和执教风格。 4.教学设计校本化的原则 教学设计不能只考虑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还应该考虑学校和学生实际,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时效性。 (二)整合规律 整合各种版本教科书资源要遵循三个规律。 1.要以粤教版为核心 学生只有一个版本的教科书,而教师应备有多个版本教科书。不同版本教科书均有各自的构想,章节顺次编排不完全相同。整合各版资源,并不是否定某一个版本,而是为了更有效地凸显物理问题的本质。作为粤教版教科书的使用者,教学中的章节顺次整体设计要以粤教版为主,并将粤版教材作为核心课程资源。 2.凸显用教科书教学生 新课改要求教师用教科书,而非教教科书,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适当的灵活性。例如,对粤教版必修2第五章“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革命”的把握,可参考其他版本教科书的处理,人教版必修2就回避了相对论时空观的内容。因此,使用粤教版教科书的学校应依据课程标准,并考虑城乡差异、校际差异、生源差异,把握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3.使师生互动更有效 教师既是教科书的使用者,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教学方案的设计者。教师应根据本校特点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精选并重组各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优化物理学习情境,充实物理课程内容,将课标要求更有效地内化在课堂教学和师生交往中。 (三)整合的实践探索 1.整合插图,优化探究问题的设计 插图是呈现科学情境的重要形式,它有一种直观形象美。在选用插图时要注意在激疑启思上下工夫。例如教师在教授“位移—时间图像”时,可选用沪教版图1和图2开展讨论与交流:“如果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如下页图2所示,与下页图1不同,请判断:这辆汽车做什么运动?它从计时开始,在连续的每个5s内,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最大?”教师在教授速度—时间图象时,课选用人教版图3,开展讨论与交流:“图3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图象。它的速度怎样变化?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变化量总是相等吗?物体在做匀加速运动吗?”高中物理教材不同版本资源整合研究_物理论文
高中物理教材不同版本资源整合研究_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