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裂缝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体施工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对裂缝进行有效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入手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在相关行业方面起到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治理
引言:混凝土大面积施工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相关施工人员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对人们的生活生产甚至生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对混凝土裂缝进行有效的控制能够在减少经济损失的基础上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
1.温度裂缝
很多情况下,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都是因为室内室外的温度差导致的,然后再加之养护人员的工作不到位,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早上温度和晚上温度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在季节性温差的影响下,会致使混凝土出现裂缝。很多的施工过程都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如果整个工期跨度比较长,势必会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在这个条件下,没有及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调整或者做好养护措施,都很容易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另一方面,混凝土的外层和水泥释放的热量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最终出现裂缝,而且这样的裂缝一般程度都比较深且大多发生在大型施工过程中,对社会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
2.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可以说是裂缝中危害最大的一种,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处理沉陷裂缝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将部分建筑拆掉重建,从而造成人力和财力的巨大消耗。这种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结构之间各个部分之间不能够均匀自然的下沉。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经常会出现沉陷裂缝,其主要和台风等自然现象相关。有一些建筑物已经成型,然后在长期雨水、地下水的浸泡下,地基很容易受到腐蚀出现不均匀沉降的现象,这些都是沉陷裂缝产生的原因。
3.干燥收缩裂缝
干燥收缩裂缝主要是因为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混凝土硬化后进行水分蒸发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到位,导致表面干缩,当干缩程度比较大时就形成了一些细小的裂纹,这些出现在表面上的细小裂缝就被称为干燥收缩裂缝。这种裂缝一般出现在混凝土的表面,并且程度也不如沉陷裂缝深,所以带来的危害相对较小,但是其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寿命。一般对于小于0.2毫米的裂缝或者裂缝很少的建筑物表面,施工人员时不进行处理的。
二、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治理措施
1.对结构设计质量进行控制
做好结构设计质量的控制首先需要对现场的施工环境进行勘察。结构设计主要面向的是伸缩缝的建构,所以施工人员在选择混凝土时应该注重混凝土的强度,最好选择强度位于低中层次的,这种强度的混凝土还可以减少温度带来的影响。在建筑过程中,很多建筑物的表面是不规则的,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布设暗梁或者双向双层配筋设计的方法弥补凹角带来的缺陷,让建筑物看起来更加规则,在保证建筑物质量的同时提高整体的美观度。
2.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控制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随时都会用到混凝土原材料,可以说对于建筑的质量而言,混凝土原材料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如果想要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就应该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采买的过程中对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相关规定来进行,不可以随意采购,因为不同的施工阶段所用到的原材料存在很大的区别。此外,施工人员还应该按照科学的配比处理混凝土原材料,尤其在质量和用料上对水泥进行严格控制。只有混凝土原材料符合各项质量规定才能够正式的投入到施工过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对温度进行控制
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温差所导致的,如果能够将昼夜温差处理好,并针对不同季节的温度对混凝土采取不同的处理,将有效减少裂缝的出现。一般情况下,在夏季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因为环境的温度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过大的话会使得混凝土表面出现硬化的问题,因此应该对温度进行严格控制,使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始终不超过当天的最高气温十二度。同时还应该对模板进行冷却,这也是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硬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4.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重视
外加剂是对配合比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一定要将其添加在材料的配比过程中,而且在进行养护时间的确定时应该根据混凝土的特性来进行,有的混凝土养护时间较长,有的较短,应该提前做好规划,对拆模时间进行控制。防止因为养护时间不够就将模板进行拆除导致混凝土质量出现问题的情况发生。同时还可以利用粉煤灰,粉煤灰能够有效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水热化带来的内部温度升高问题的发生,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混凝土的抗裂能力进行提高。
5.对混凝土的养护进行重视
如果没有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做到位,也会在整体上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温差过大和混凝土表面干燥,所以为了有效控制这两种因素,应该在养护的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进行控制,比如可以降温和保湿。一般情况下,很多施工单位会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采取洒水的养护方式,这样能够在保证混凝土表面有充足水分的同时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当然,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进行养护时,可以在对混凝土进行完拆模之后,用湿麻袋和薄膜将混凝土罩起来,这样可以将混凝土和外界的环境进行隔绝,从而有效避免水热化情况的发生,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6.减少荷载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次应力裂缝的出现就是由于荷载问题引起的。在传统的施工过程中,对荷载进行控制,减少次应力裂缝的出现相对比较困难,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阶段,对其进行控制和避免已经不再是非常困难的问题,对其进行控制需要在设计环节进行重视。首先,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研究裂缝产生的位置,并明确裂缝的基本构造,然后研究产生裂缝是否只是因为荷载问题,有无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而且在进行施工时,骨料如果出现下沉的现象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塑性收缩裂缝,为了有效减少其他环节施工对没有完成的终凝混凝土带来冲击振动的效果,应该将二次压抹处理放在混凝土完成终凝操作之前进行。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在对其进行轻卸、轻放和分散装置时可以分批次来进行,然后在完工的第三天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增加,将旧木模板铺设在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上行,这样做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自身的荷载,从而达到减少楼板裂缝现象出现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工作量比较复杂的工程,完工后的建筑也是人们需要居住和生活很多年的建筑,所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控制也是对人们生命安全和社会财产安全的一种尊重和重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在混凝土中出现各种裂缝,导致部分部分建筑需要重新拆掉或者最终的建筑物质量得不到保障,工程寿命比较短,因此为了有效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有必要对混凝土的裂缝进行控制,从成因入手进行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蒋晓明.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北方建筑,2019,4(01):58-60.
[2]张华荣.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6):21-22.
[3]赵会杰.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88.
[4]吴剑华.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解决措施[J].四川水泥,2019(01):259.
[5]李国宾.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02):37.
[6]熊静.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治理[J].建材与装饰,2018(51):18-19.
论文作者:刘亚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论文; 成因论文; 温度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