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号置业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100
摘要: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受到市场和政策、人为因素、材料设备、施工工期等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开展施工阶段的动态化造价控制,应当科学地甄选管理方式与组织方式,同时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不断提升管理与控制施工合同的力度,重视索赔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强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和设计变更的把控,以此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
建筑施工实施动态化的工程造价,能够有效促进项目效益的提升,这是项目管理的重要方面。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建筑行业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很难完全实现动态化控制,这将影响到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造价管理中,工作人员应先分析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遵循动态化造价控制的工作原则,去开展造价的动态化控制工作。
1 施工阶段造价动态化管控的原则
首先,应当秉承着目标控制的思想,遵循目标控制原则,建设工程的项目,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造价控制应当以目标为着手点,实施动态化的控制,将目标细化,组织多层次管控,进行“级别的管理”,加强对于整体目标控制的动态化;其次,动态性的原则,施工阶段运用动态的控制策略,组织动态控制工作,时刻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高管控水平;最后,时效性原则,适时调整与控制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变更,才能不延误控制,强化工程造价控制程度,提高控制质量。
2 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
2.1 市场和政策的变化
建筑工程建设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建筑市场环境也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将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造价。而国家政策的影响,对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同样重大。比如,市场变化,会影响到建筑材料和人工等方面的费用变化,而政策变化则会影响到对项目的政策指导、施工时间的长短、市场价格的波动等,因此施工阶段的施工造价是不确定的。
2.2 人为方面的影响
工程施工中,人工费用是工程造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费用的变化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在每个施工项目中,都需要多方面工种的工程人员,应用到各专业的工作领域,因此,这些人的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均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进度,这对工程造价有一定的影响。工程的建设中,如果有一些施工人员不能高效率进行工作,施工质量不是很高,建设质量则会大大降低,施工材料也会被浪费,工期延误,建设资金浪费,这些都是建设成本。因此,施工阶段造价被人为方面因素影响。
2.3 材料设备的影响
施工的必备就是施工材料和设备,对于建设的成本,其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了70%左右,所以工程造价很大一方面是材料和设备的费用计算。在工程前期,必须要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合理预估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价格,设置材料设备的目标成本,合理规划资金,积极调研市场,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度,对材料设备价格自身能做出一定程度的涨跌预判,合理预购和调整工期计划来应对市场价的波动,才能更为有力的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2.4 施工工期的影响
为了能够缩减工程成本,实际建设施工中,要在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的质量的基础上,缩短工期。但是,如果工期缩短不合理,则需要重新施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费用,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也不利益工程造价,因此工期同样会影响到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
3 施工阶段有效开展动态化造价控制的措施
3.1 科学甄选组织方式与管理方式
组织方式与管理方式的科学甄选,能够保证成本控制有效开展。建筑企业或者单位中,相应工作每个环节,工作人员都要共同参与,像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合同人员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合同人员应当对分包的各个单位进行优劣的科学分析,科学地确定出分包合同的价格,拟写出细则和条款。另外,采购人员要时刻保持警惕,对市场上的各类材料、劳动力成本,究竟是怎样的价格,做详细的调查研究,整理成完成资料,上报给相关部门。收集市场变动的信息,反馈到相关部门。这样才会有效地调整工程方案,实现成本目标
3.2 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
动态化造价控制重要措施就是,高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做好管理,才能确保施工高质量进行,是实现造价动态化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工作的管理人员,必须加强管理,提高责任心,总结工作经验,强化职业技能素养。针对多工种的交叉作业,尤其要提高管理力度,合理划分工作界面,科学搭配各工种的工作,才能提高施工成本控制的效果。所以,施工的管理人员,应当对施工步骤进行合理安排,避免施工混乱,出现现场施工的窝工现问题,促使施工顺利进行。施工机械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者关注施工机械台的工作管理,提高机械台使用效率。
3.3 管理与控制施工合同的力度提升
建设项目的甲乙双方拥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会通过合同的形式明确出来,而想要实现更有效的动态造价控制,就必须对施工合同进行管理和控制。施工合同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同时也对合同双方有着约束作用,所以合同为确保施工项目在质量范围内,为施工效率满足要求提供支撑。但是建设项目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因此容易出现施工合同的问题,包括合同内容严密性不足,合同合理性不高,合同欠缺严谨性。为了保证动态化控制,就应当在编制以及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尽量确保合同内容符合逻辑规律,提高规范性。合同双方要能遵循合同内容,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尽量保证施工的经济性。
3.4 重视索赔管理工作的开展
施工索赔的管理,需要依据施工合同中详细的内容,针对存在争议的事件,开展分析和研究,如果确实在索赔的范围之内,还应当对索赔时间进行查明,调查其是不是在施工合同规定的内容中,所需要的真实费用,有没有高出合同的费用。如果存在一方面与合同的要求不同,就不能给予索赔。假设索赔在最后被正式确立出来,分析该部分是否会影响施工工期,同时分析索赔费用,测算索赔费用,之后依据相应程序,开始索赔处理工作。
3.5加强对施工方案的优化和设计变更的把控
建设项目的种类不同,所选取的施工方案也不是一样的,方案设计不同。所以,造价控制中,一定要从项目性质、工程预算、建设规模、施工现场的环境等一些方面,选取合适的施工组织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准确设计运输方案,确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才能更好地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另外,在设计建设施工的方案工作中,应当尽可能保证经济性、环保性。动态化造价控制中,施工方案方面的控制具体操作:一则,尽量减少施工设计对造价的影响,尽量降低施工设计变更对造价的影响。施工的准备环节,强化针对施工图纸,所展开的会审以及复查,在最大范围内,保证施工现场施工条件能够满足实际施工需求,在后期不添加设备或者材料等,减少因施工设计变更增加的费用成本。二则,如果施工现场的环境出现了改变,或者施工方案不能满足业主要求,必须要变更施工设计,所产生了材料费用、人工费用、设备费用,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要尽量让变更在合理范围内。工程的设计单位,还有施工单位,以及监理部门和建设方,没能共同协商,统一决定之前,不能随意变更设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的施工阶段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工程的经济效益,必须针对施工阶段实施动态化造价控制,从多方面做起,严格依照动态化控制原则,不断强化控制和管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高造价控制效用,以提升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林曰欢.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方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No.532(23):153-154.
[2]郭芬芬.探究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的策略[J].纳税,2019,13(01):213+215.
[3]刘佳.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探讨[J].建设科技,2018(4):82-82.
[4]王仁杰.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564(01):28-29.
论文作者:邓姣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造价论文; 动态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合同论文; 费用论文; 工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