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王”汪淑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樱桃论文,汪淑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连开发区董家沟镇西英村过去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村。这里山坡多,沟多,疏石地多,仅有的一点耕地只能解决一村人的温饱。
然而,在近短短的七、八年时间里,西英村的农民们在荒山荒地栽上了樱桃树,走上了致富之路。“樱桃王”汪淑芳就是他们当中突出的一个。她靠科学技术和自己勤劳的双手,使温室栽培樱桃获得成功,突破了农业专家都无法破解的难题。她由温室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樱桃红灯、巨红、佳红以其鲜美的口感赢得了人们的青睐,连续两年被大连市评为一等奖和优胜奖。
一个偶然的机会,汪淑芳在电视上看到沈阳地区的一位农民靠搞温室栽培桃子获得成功的消息,这件事启发了汪淑芳。
汪淑芳是个说干就干的人。她专程到电视上报道的那位农民家中,详细了解温室栽培技术。回来后,汪淑芳就在自家房前屋后及责任田里栽下500棵樱桃树苗,汪淑芳把所有的时间都打发在樱桃地里。为了获取更多的经验,汪淑芳三下瓦房店,虚心向那里的果农请教。
1996年,汪淑芳听说山东的樱桃生产搞得好,就与镇农科所的同志一起,赶往山东。那里的专家听说汪淑芳要在自己栽培的樱桃树上搞温室棚生产,都纷纷劝她:“人家有空调、有自动化管理都没成功,你弄个土大棚,条件又那么差,根本没有希望。”汪淑芳却不服劲。
1997年底,汪淑芳在经历了一次温室栽培樱桃失败后,前往大连农业专家王逢寿那里求教。王逢寿鼓励她说:“虽然国内外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和先例,但只要你认真,努力,慎重,坚持不懈,就会成功。”在这年冬季,汪淑芳利用四处筹集来的6万元钱,为自己栽培的52棵樱桃树建起了温室棚,从12月24日她的大棚开始升温到以后的几个月时间,汪淑芳摸爬滚打在她的大棚里,她常常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的觉。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2月7日,汪淑芳的大棚里开出了第一朵樱桃花。
1998年4月初,当西英村的樱桃花正含苞欲放的时候,汪淑芳的温室大棚里的樱桃树已挂满了累累的果实。这一年,她在方圆06亩的土地上创造了12万元的产值。
汪淑芳温室棚里结出大樱桃的喜讯传出去了,果农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她家求教,最远处来自黑龙江、山东等地。面对这些求助者,汪淑芳毫无保留地传授她的技术。
汪淑芳富了,但她想着邻里乡亲,她把自己培育出来的优质樱桃苗木无偿地送给他们,手把手地传授技术。
今年,汪淑芳又投资7万元新建了1.7亩温室樱桃大棚。一个丰收、美好的前景正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