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微波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曾玉明[1]1999年在《微波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微波自适应干扰抵消技术以及系统仿真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系统权值是收敛的,并应用正交最小二乘算法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详细分析了系统中各种微波部件特性对系统抵消效果的影响和最佳系统控制权值对系统收敛特性的影响。同时,对实际设计完成的微波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给出了仿真与实际测试结果比较。通过研究表明,微波干扰抵消系统中混频器噪声对系统抵消比影响最大。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系统仿真抵消前后波形与实测波形基本一致,说明本文给出的仿真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仿真软件人机界面良好,使用方便。最后,设计了微波双极衰减器驱动电路—电压-电流转换电路。

胡梦荣[2]2014年在《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中射频模块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无线通信技术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无线信道内信号的传输越来越拥挤,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在几十MHz到几百MHz的频段,信道绝对带宽相对与微波来说很窄,但大量的无线通信设备工作在这个频段,这进一步加剧了各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在跳频通信中采用自适应干扰和噪声抵消技术是解决此电磁兼容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这在国内外多种干扰抵消装置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首先本文介绍了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研究进展以及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的整体概述,并对自适应滤波器进行相关介绍,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是自适应滤波器的一种具体应用。对带状线定向耦合器在各频段下的应用可行性进行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对器件小型化进行研究,通过折叠带状线并且采用不平衡式的交叉级联的方式减小器件体积,通过提高介电常数减小带线的电长度,改变介质板与两侧基板的厚度来控制器件的耦合度,通过仿真验证器件实施可行性;其次,对器件相位平衡度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一种解决交叉级联带状线定向耦合器相位平衡度的方法,经验证圆满的解决了高频段相位偏移问题;最后,提出一种减小四分之一波长带状线耦合器输入驻波比的方法,通过对各级四分之一波长连接线处采用渐变线的方式减小信号反射,提高器件功率容量,并对以后可能的改进方案进行分析,即完全采用渐变线的形式设计超宽带带状线耦合器。本文通过仿真0.7CHz~2.7GHz超宽带带状线耦合器来验证上述三个观点。对电调衰减器各模块电路进行分析,设计并实现一种超宽带大功率电调衰减器电路,并对衰减器实物的衰减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进行测试。

汪春霆[3]2010年在《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最近十年来,由于因特网的空前繁荣和卫星通信技术自身的快速发展,宽带卫星通信兴起,并逐步得到广泛应用,出现了引人瞩目的快速发展势头。当前,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正在朝着两个大的方向发展:一个是基于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的大容量通信系统;另一个是基于低轨道(LEO)卫星星座构成的移动通信网。本文重点研究地球同步轨道(GEO)宽带卫星通信系统这一领域的关键技术,从低信噪比条件下的解调技术、高速16APSK调制解调算法和TDM/FDMA双向链路共享频带传输技术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在低信噪比解调技术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行导频辅助的和LDPC信道编码的通信系统方案;以此方案为基础,研制成功一种调制解调器工程样机;理论分析、仿真及样机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和系统方案性能良好,可以满足工程需要,技术指标居国内领先。2.在高速16APSK调制解调算法研究方面,对于无导频情况下各种盲估计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涉及符号定时、大频偏估计、载波相位同步等关键技术;提出了MMSE鉴相算法,将相位模糊从12重减少到4重;设计的两种模式的AGC算法,可以快速而又精确的控制输入信号的量化幅度;提出了一套完整而又切实可行的以FPGA为核心的16APSK调制、信道模拟以及解调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及设计方案可达到优良的性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3.提出了一种双向链路共享频带传输的TDM/FDMA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方案。在深入分析系统链路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干扰抑制处理方案,以及针对该系统传输性能的分析、仿真和评价方法。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系统方案具有频带利用率高的突出优点,并能以不太高的代价确保传输链路的性能。4.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变群延迟滤波器的信号采样率变换方法。该方法通过实时修改正交下变频器之后的低通滤波器或匹配滤波器的群延迟值,实现信号的重新采样和采样率变换。与已有的方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实现复杂度低,而且能确保在低信噪比条件下输出信号信噪比基本不恶化。

佚名[4]2006年在《通信》文中研究表明TN912006010862CVAAS自适应动态电源管理策略/卜爱国,胡晨,刘昊,李杰(东南大学国家专用集成电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用科学学报.―2005,23(3).―269~273.在嵌入式和便携式系统的低功耗设计中,动态电源管理(dynam

黄剑明[5]2008年在《多信道互干扰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短波、超短波和微波频段等多种无线信道是战术通信的主要传输通道,它是一种开放式的自然资源,不会被消耗,不使用是浪费;但它具有与其它自然资源不同的属性,如果使用或设计不当将会造成电波秩序混乱,特别是当多信道传输设备聚集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时,会引起严重的互干扰。互干扰是一种产生于自身系统内部或自身系统之间的、并有损于有用信号的电磁现象,即当己方的发射机正常工作时所产生的有用信号对其它接收机所造成的干扰。随着各种通信方式的不断涌现以及用户对不同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使得频谱资源越来越紧张,互干扰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战术通信中,互干扰效应普遍存在,形式各异,严重影响通信效能,有时甚至导致严重阻塞而使系统失灵。所以互干扰已经成为战术通信技术发展道路上必须逾越的巨大障碍。本论文针对战术通信系统中所面临的己方电磁干扰问题,较为深入地研究了多信道互干扰的产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概括起来,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1.针对战术通信的特点,提出了互干扰的概念和内涵,指出了目前在通信系统互干扰研究领域的某些局限性;分析了多信道的辐射模型及电磁场的组成状况,研究了近距条件下天线特性和辐射远场的接收机干扰效应:推导并建立了多信道互干扰的预测模型,归纳并给出了多信道互干扰的主要形式。2.从一般系统论的角度对多信道互干扰的层次和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多种类型互干扰的产生原因。通过引入多用户竞争下的通信博弈论观点,提出了多信道互干扰的三步处理策略:第一步,采用频率指配技术,实现对共区干扰的规避;第二步,采用多手段综合的缓解技术,实现对共址干扰的减缓;第三步,采用窄带陷波技术,实现对阻塞干扰的消除。3.针对共区系统的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频率指配的共区干扰规避方法。分析了频率指配与互干扰规避最优化的关系;建立了多信道频率指配的数学模型及干扰约束关系;综合分析和比较了各种指配算法的性能。提出了一种适于共区系统的频率指配两步综合法,该方法运用功率降级缩小了搜索空间,减少了计算量,提高了搜索速度,运用极小覆盖集准则优化了频率资源,论述并给出了算法模型及其实现步骤,同时通过应用实例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4.针对多信道共址效应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技术运用的共址干扰缓解方法。介绍了高隔离共址天线、共址滤波和多路耦合等针对共址减敏效应的干扰处理技术,阐述了多技术综合应用对干扰缓解的作用和效果。另一方面,着重针对战术通信中最常用的跳频码分组网所面临的频率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碰撞区(few-hit zone, FHZ)系列的干扰缓解方法,给出了该系列的概念和构造方法,证明了该序列在准同步条件下的良好性能,不仅能像零碰撞区(no-hit zoneNHZ)序列那样具有较小的互干扰特性,而且与NHZ相比又能提供更多的用户地址码,有效地缓解了共址干扰。5.针对多信道大功率窄带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适于宽带扩频通信的抗干扰陷波技术。分析了变换域方法的适用性和所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陷波点凹口的大小与干扰信号消除、以及对有用信号损失的相互关系,给出了以信号损失最小为准则的同轴线式陷波方法。通过对频率变换滤波器参数的描述和转换,建立了同轴线式窄带带阻滤波器的数学模型,论述了窄带陷波器的工程设计与实现方法。最后结合实际系统的制作和实验,证明了这种方法可有效地解决多信道中的阻塞干扰问题。综上所述,本论文在多信道的互干扰领域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相关成果和理论在当前战术通信的系统设计和建设中已经得到了应用,对互干扰领域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可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用的依据和参考。

任德齐[6]2005年在《某战术电台中自适应解调技术的仿真研究》文中指出在某战术电台的研制过程中,为提高电台抗干扰能力,减少数据传输的误码率,对电台解调DSP单元模块的优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使对数据的解调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最佳性能,必须在研究、设计时就能了解各种参数对性能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相互依从关系。为此,本文研究了自适应算法和数字载波传输中的自适应解调技术。简单分析讨论了ASK、FSK的自适应解调方法,由于本研究的战术电台中信号处理采用的是PSK方式,所以本文重点研究了利用NDLMS算法对DPSK信号的解调方法,并且结合调制信号中正交载波的特点,提出了QDPSK信号自适应解调方法,在提出上述方法后,本文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通信系统的仿真就是建立符合实际环境,用尽可能接近真实的方法模拟通信系统的某些侧面,得到能够反映实际的结果,动态系统分析软件System view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动态系统设计仿真工具。通过System view仿真实际信道和解调系统,验证自适应解调方法与锁相环提取载波相干解调相比,误码性能提高了2~3dB。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研究动态仿真软件System View的特点和主要功能,以及它在通信系统仿真中的应用。自适应算分析研究,在System View中建立了LMS、NLMS、NDLMS等多种自适应算法的仿真模块。在System View中建立了完整的DPSK、QDPSK调制解调仿真系统,为自适应解调仿真分析研究做出了铺垫。在System View中仿真实现了上述信号的相干解调和自适应解调两种方法,并模拟通信的实际环境分析对比解调性能,验证前述的理论分析。仿真中,针对DPSK信号的自适应解调中小信噪比下门限失效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误差改进门限判决的方法,将误码性能提高了1~2dB。

佚名[7]2007年在《通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N91 2007011120宽间隔跳频伪码序列设计及其性能检验/赖伟林,张辉,安莎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8(1).―13~16,118.介绍了跳频伪码序列的产生,进行了非线性变换来增加保密性,宽间隔处理完成后,组建跳频系统,并对该组网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指标验证,性能检测,得出了由RS码与修正的对偶频带法结合的方法产生的宽间隔调频序列的性能是比较优良的,符合跳频组网的性能指标的结论。图9表1参8

佚名[8]2005年在《通信》文中提出TN91200504764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GPS数据传输系统的实现/许克滨,陈新,胡兰馨,林真(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5).―541~546.介绍了一套实用的GPRS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硬件和软

姚可微[9]2015年在《双频全双工射频收发系统》文中认为频谱资源的紧缺正成为制约通信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一直是通信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商用的通信系统普遍采用双工技术,分为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为了进一步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在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之后,又提出了同时同频全双工(CCFD)的概念。同时同频全双工,即在同一个频段同一个时隙同时接收和发射信号,其频谱利用率与现有的时分双工和频分双工技术相比提高了一倍。因此,全双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当前全双工自干扰消除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单个频段,即单频段全双工,双频全双工自干扰消除的研究将成为一个新的方向。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一种双频全双工模拟自干扰消除架构,首次实现了双频全双工自干扰消除。其主要研究内容为双频全双工模拟自干扰消除系统,包括:(1)对全双工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了详细的介绍。(2)对现有的全双工消极自干扰消除架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本文的双频全双工消极自干扰消除系统,并设计了系统配套的双频圆极化天线与双频分支线耦合器,并通过ADS对该双频消极自干扰消除系统进行了系统仿真。(3)在对现有的积极自干扰消除架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本文所用的多支路的全双工积极自干扰消除系统,并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自干扰消除原理及芯片选型,系统关键参数的设计。(4)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本文所实现的双频全双工射频收发系统进行了自干扰消除测试,测试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 微波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D]. 曾玉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99

[2]. 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中射频模块关键技术研究[D]. 胡梦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

[3]. 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汪春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

[4]. 通信[J]. 佚名.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06

[5]. 多信道互干扰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研究[D]. 黄剑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

[6]. 某战术电台中自适应解调技术的仿真研究[D]. 任德齐. 重庆大学. 2005

[7]. 通信[J]. 佚名.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07

[8]. 通信[J]. 佚名.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05

[9]. 双频全双工射频收发系统[D]. 姚可微. 北京邮电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微波自适应干扰抵消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