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来我国社会工作研究的回顾与思考_社会工作论文

近八年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中国论文,近八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72(2015)06-0001-13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和职业在中国经历了长期而曲折的发展道路,甚至还一度中断。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不断凸显,其中许多社会问题无法单一地依靠国家行政能力来解决,而是需要专业社会工作的服务介入。过去的八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黄金时段,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社会工作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这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状况,而且更加有助于我们从学术上来推进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持续发展。

      一、2007-2014年间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总体状况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以教育先行为特点的。尽管1980年代初,社会各行各业对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需求,但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尚未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社会工作在恢复和重建时期并没有全面启动,相反则是高等院校的社会工作教育于1988年在北京大学首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之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①进入21世纪之后,伴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专业服务的政策倡导,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设置也在快速增加。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大陆地区共有70多所高职院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科,310所高校设立了社会工作本科,104所大学开展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直接从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教师近4000人,每年培养3万多名社工专业人才。社会工作教育的蓬勃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专业社会工作的成长,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

      

      图1 2007-2014年中国社会工作研究文章的发表情况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由此开启了中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时代,而这个战略部署则成为了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和研究进程中的重要分水岭。因此,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为转折点,并考虑学术界的反应时间,笔者在“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上以“社会工作”为主题词对2007-2014年间的社会工作类研究成果进行搜索,可以发现其公开发表的所有研究文献共计有7844篇文章(如图1所示)。仔细梳理这些成果后,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从论文数量来看,从2007年至2014年,社会工作类文章的总量呈现出明显的快速增长趋势。从2007年一年尚不足600篇的发文量,到2014年已增长到了1378篇,从2007年至2012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78%,其中2011年至2012年年增长率最高,一度达到了23.9%。与此同时以同样方法搜索1998年至2006年这9年间公开发表的文章总量,发现其9年内一共只发表了1484篇文章,发表文章最多的一年是2006年,但只有343篇论文,而到2007年时,则发文数突然跃至587篇,此后逐年快速增长,这充分说明了社会工作研究在2006年以后有了明显快速的增长趋势,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家社会工作政策对学术研究的影响。

      第二,从论文质量来看,发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的文章数量从2007年至2009年也有较大增幅,到2009年就已经达到了158篇,接近2007年的三倍之多,但此后5年则却无太多变化,一直徘徊在140-160篇之间,说明近五年来在较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发表数量上增速缓慢。如果我们再分别以“社会工作”为“关键词”、“篇名”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得出的结论与上述也基本一致。尽管从2007年以来,不管是社会工作类文章发表总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较过去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从横向比较来看,整个社会工作的研究仍然处在起步阶段。比如以“社会学”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进行同样的搜索,结果发现仅2014年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社会学类论文就多达1098篇,是2014年社会工作类154篇论文的7.1倍。

      第三,从课题研究情况来看,以2007年以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例,对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类课题的立项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社会工作类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多数不足社会学的1/4(见表1)。②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的社会工作类课题立项数量从2007年至2014年总体上呈现出了增长趋势,2014年甚至达到了48个项目,充分说明了社会工作受到国家和学术界重视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且从社会工作占社会学大类立项的比例来看也有了较大的增幅(尤其是2011年立项数和所占社会学类课题比例都较大)。但是就整个社会学学科而言,由于社会学学科整体所获项目数目在不断增加,因此社会工作占整个社会学学科的比例依然较低(只有2011年和2012年超过了20%),2007年以前社会工作课题立项比例一般不足社会学的10%。在所有立项课题中,2007-2014年的重点项目仅有4项,而重大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直接与社会工作相关的课题,其中还有3个心理学、公共管理学等方面的课题可能会涉及社会工作研究的内容。显然,在国家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重点项目方面,社会工作依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社会工作研究本身的影响力也有一定关系。

      总之,作为后发的中国社会工作,无论是在研究成熟度还是理论模式的丰富度上,目前都还无法与社会学学科相提并论。为了分析近八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趋势,本文将以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主要文献依托(特别是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论文),从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工作理论两个不同方面来系统梳理和总结2007年以来我国社会工作研究的总体状况,希望以此来反映八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历程和变动趋势,为起步不久的中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及其研究做一点基础性工作。

      二、社会工作实务研究领域不断深入与拓展

      由于社会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性取向,因此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向来就是社会工作研究的重点内容。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就是将具体服务领域中的服务操作进行总结、升华,并逐步形成社会工作价值、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过程。有关社会工作实务的划分,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来进行。比如,依据社会工作服务方法,我们可以将社会工作实务划分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等;依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我们可以将社会工作实务划分为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依据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我们则可以把社会工作实务划分为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医院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为方便叙述,在总结和梳理八年来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状况时,将分别采用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两种方式来进行文献的回顾与分析。

      (一)以服务对象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状况

      社会工作实务的开展一般多以社会弱势群体作为服务对象,通过专业化的服务,使其生活接近正常水平,以缓解其相对弱势的社会地位。因此,在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中,大量的实务研究都涉及基于弱势群体而提供的各类社会工作服务内容。从2007年发表的相关成果来看,其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未成年人社会工作研究

      未成年人的成长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我国社会工作介入范围最为广泛的对象之一,因此这一部分的研究是社会工作实务中最多的,其涵盖的对象也是最为全面的,其主要包括:(1)针对问题青少年的研究。其中主要涉及青少年犯罪、网瘾青少年、吸毒青少年、青少年犯罪矫正等社会工作介入方式、机制与策略研究。如有学者提出通过研究偏差青少年的同伴圈来为社工开展青少年社区矫正服务提供启发,③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建立以家庭为本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戒毒模式,④还有学者从社区的角度入手分别探讨农村与城市青少年犯罪风险的干预⑤等。(2)针对儿童的研究。其主要包括流动儿童、流浪儿童和留守儿童的社会工作介入问题研究。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是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从而催生了这两个群体,有学者提出从文化视角探寻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⑥也有些研究是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的抗逆力问题,⑦还有许多研究是探讨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等。相对于流动儿童而言,留守儿童则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一些议题包括探讨留守儿童的教育增权途径、社会工作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介入、以社区为依托的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服务、强调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留守儿童教育和服务中的作用等都较为热门。在流浪儿童研究方面,自2003年开始,我国加快了流浪儿童福利政策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并引入社会工作制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学术界,对于流浪儿童更多地是探讨如何救助的问题,包括认为可以社会工作为依托或通过外展社会工作来推动流浪儿童救助服务、从社会福利视角去探讨流浪儿童救助工作⑧等。此外,还有学者关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制度与模式探索问题,如通过机场刺母案案例出发探讨建立社会工作制度的必要性,⑨对陪伴式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模式进行的研究和探索,⑩对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作用与构建的探索(11)等。

      2.老年社会工作研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部分发达国家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我国尽管相对较晚,但在2000年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就已经达到了7%,也就意味着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65岁及以上人口占到了8.87%,而联合国《2013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将提高到18.2%。(12)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老龄化程度正在日趋严重,持续增长的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在过去这八年中,针对老年社会工作的研究几乎涉及了方方面面。首先是关于养老模式的探讨,主要围绕着城市居家养老、农村老人养老服务等话题展开。城市居家养老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对居家养老的概念界定、居家养老模式的探讨与建构、以社区为依托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到居家养老服务等;(13)鉴于我国目前留守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农村老人养老服务更多的是探讨社会工作如何干预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及可行性分析等方面。(14)此外还注意到,除了传统的养老服务的研究之外,还有学者看到了空巢老人与失独老人的问题,从心理与文化的角度探讨社会工作如何介入这类群体的养老服务。

      3.妇女社会工作研究

      家庭暴力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根据2013年中国妇联公布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我国在婚姻生活中,遭受不同形式的家庭暴力的女性占24.7%,社会工作对家庭暴力的干预与介入成为近年来妇女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重点。比较有代表性的如运用增权理论帮助家庭暴力中的受虐女性摆脱困境,探究社会工作干预家庭暴力受虐妇女的途径与模式,整合本土实践经验建构家暴干预社会工作模式等。(15)还有学者关注家庭暴力的成因,认为家庭暴力可以从社会、受害妇女自身和施暴者三个方面来分析,从而希望从源头上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减少家庭暴力的产生及危害性。(16)

      4.残疾人社会工作研究

      近年来针对残疾人的社会工作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工作介入残疾人专业服务以及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两方面。在残疾人专业服务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探讨如何提高残疾人抗逆力,推动残疾人的康复服务;(17)基于优势视角介入残疾人家庭社会工作,以优势激发案主的乐观情绪与希望;(18)也有学者提出培养部分残疾人成为社会工作者,探索以残助残的残疾人社会工作模式(19)等。在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研究主要有探讨残疾人(包括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问题的建构机制及解决策略,残疾人社会福利的体系、发展模式以及路径选择,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20)等内容。

      5.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成为了我国的重要社会群体。国外只有移民没有流动人口,我国有两亿多的流动人口,如此庞大的数量使得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的群体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正是中国社会工作发挥作用和提供服务的重要领域。(21)在这些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对流动儿童的研究最多,包括从文化视角、抗逆力视角等为流动儿童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以生态系统理论视角探讨流动儿童城市融入、(22)社会工作如何介入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融合(23)等。也有学者从社会工作视角审视流动人口的“权能不足”的状态,以及社会工作者如何参与流动人口治理型增能。(24)还有一些学者对流动妇女进行研究,提出了诸如建立性别敏感的妇女社会工作为流动妇女自立创造条件,并为流动妇女经济、社会地位的提升带来机遇;(25)运用影像发声法研究流动家庭母亲的生存状况并针对性地提供社会工作服务(26)等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包括对流动人口的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的研究以及社会工作的介入、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等。

      (二)以服务领域为基础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状况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需求定导向的专业,当服务对象是某类别的全体成员时,根据与服务对象社会生活相关联的社会福利服务制度的特征就可将其工作范围大体划分出来,由此就形成了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许多社会工作的实务研究就是按照服务领域来展开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按照此特征对2007年以来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情况进行分析。

      1.社区社会工作研究

      回顾八年来的社区社会工作发展,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中国目前专业社会工作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这与近几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社区建设工作有关。与之相应,学术界相关的研究日益增多,发表的文章数量增长明显,如果我们以“社区”和“社会工作”为主题词,同时搜索2007年至2014年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上的论文,其数量从2007年的17篇飙升至2014年的57篇。在内容上,从最初提出探讨社区服务的内涵以及外延,对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宗旨和价值的界定(27)到不断探索社区社会工作模式、社区社会工作方法、社区治理机制、社区发展路径与政策倡导等深层次问题,把社区社会工作的研究逐步引向深入。其主要议题包括:以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推动社区向可持续生活方式转型;(28)专业社会工作如何介入社区公共服务发展;(29)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创新中的作用;(30)以某社区为例探讨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介入方式、可能性及成效等。除了城市社区之外,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同样成为研究的热点,主要是针对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以及反思。如关于农村社会工作中增权理论应用的思考;(31)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自组织问题的探讨;(32)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出路;(33)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生计发展的研究(34)等等。

      2.学校社会工作研究

      学校社会工作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成为一项专业化的社会事业,是教育学与社会工作学之间的交叉学科。(35)在中国大陆地区,职业化、专业化的学校社会工作直到21世纪初才刚刚起步,但是从2007年起,我们可以发现学校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增长较快,从数量上来看,尤其是从2009年至2010年有较大增长,这与我国社会工作政策密不可分。在已有的研究中,学校社会工作研究大体呈现出一些特点:首先,探讨如何从以德育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现代学校社会工作,将现代学校社会工作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与路径,如探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推动其改革和创新;(36)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进行比较、借鉴和整合,以期望实现优势互补;(37)在高校中引入社会工作作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结构模式的补充(38)等。其次,对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和方法进行研究,如社会工作视角下帮助高校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39)借助专业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方法,将学校社会工作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40)等。第三,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关注学生问题的标本兼治,强调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如针对校园暴力的问题介入,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社会工作介入,灾区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工作介入等。

      3.司法矫正社会工作研究

      矫正社会工作是矫正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领域,我国从2002年司法部成立了社区矫正制度课题组起,开始对国内外的社区矫正的经验进行研究。纵观来看,目前已有的研究基本聚焦于社区矫正。尽管成果不多,但也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论及了社会工作者承担社区矫正的主要任务的国外经验及本土化、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制度、运用多种社会学理论对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进行探讨以及社区矫正在中国所面临的困境等。其次,偏差青少年尚处在人生的早期,可塑性强,因而成为了矫正学术研究的重点:有学者认为可以运用社会互动理论来构建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框架和服务体系;(41)有学者提出社区矫正逐渐成为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途径;(42)也有学者认为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为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提供了观念支持。(43)第三,随着我国司法文明的不断进步,司法社会工作也正在成为社会工作学界的重要议题之一。

      4.灾害社会工作研究

      灾害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受灾民众,它是社会工作的重点领域。近年来,中国面临的各类灾害日益增多,后果也非常严重,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鲁甸地震、各种踩踏事件等等,巨大的灾害造成了数以万计生命的消失,给很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些都是社会工作能发挥巨大作用的地方,也是急需社会工作发挥作用的领域。自2008年汶川地震社会工作首次在我国展现出较大影响力后,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助进入了较多研究者的视野,在此之后学术界开始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助、灾后重建、灾区日常生活以及生计的问题中来,也取得了较多成果。其成果主要聚焦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的研究,如从以四川社会工作的实践为例,探讨灾害社会工作的生成机制、(44)构建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机制,补充政府管理框架下的救灾体制(45)等。二是对灾后重建的总结与反思,强调需要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46)寻求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的框架,(47)探讨灾害社会工作的功能检视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等(48)。在这些研究中最为突出特点就是从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探讨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助中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介入路径,到进而转向反思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助的效果、机制等。

      从上述梳理文献中发现,我国社会工作实务研究领域的范围已经有了很大的拓展,但从已有论文数量和高质量论文发表情况来看,目前其研究领域一方面主要还是集中在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方面,最为突出的有:流浪儿童救助、农民工子女帮扶、流动人口服务、贫困地区发展、灾害救助以及灾后重建、司法矫治等。这与我国社会工作正处于初创期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随着中国社会工作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社会工作将逐步由“问题导向”式的诊断性服务走向“全人导向”的发展性服务。另一方面则集中在社区工作方面。随着“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议题的提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的一部分如何更加有效地介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成为了2014年甚至2015年上半年中国社会工作学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系统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实践中的价值体现和功能发挥,这是非常让人欣慰的。

      三、社会工作理论研究逐渐增多与提升

      社会工作理论是社会工作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其专业合法性存在的主要依据。尽管从社会工作诞生以来,其相关的理论研究就一直不足,结果不仅使大量社会工作实务流于经验表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社会工作学科长期处于一种“理论欠缺”状态,从而最终造成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双重影响。自1980年代中国社会工作研究恢复和重建以来,就一直强调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本土化和科学化建设。我们大体可以从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社会工作本质及其相关理论的探讨等方面来分析近八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基本状况。

      (一)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理论探讨不断增加

      社会工作是一个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理念,以实现社会正义为己任的助人专业,因此价值伦理的探讨就成为了社会工作的重要问题,这对社会工作者本身的行为和提供的服务都形成了制约。过去的八年中,社会工作学术界对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的探讨在不断增多,尤其在探讨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社会工作伦理困境与准则等方面最为突出。

      在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研究方面,如果以“伦理”和“社会工作”为关键词,搜索到核心期刊(包括CSSCI期刊与中文核心期刊)共46篇,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研究就有31篇,占到了总量的67%。这些成果内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有些西方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在中国并不适用,需要对其进行改造,吸取中国传统思想以及中国现实的意识形态,使之适应中国本土土壤,将传统的伦理探讨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相结合。(49)还有学者探讨在西方社会工作专业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对话与融合。(50)二是探讨本土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伦理困境、出路与抉择。如有学者关注社会工作具体实务领域的伦理困境分析研究,也有学者关注伦理抉择的本土反思,(51)还有学者对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政府利益诉求与社会工作职业伦理价值的冲突进行研究。(52)除此之外,还有学者针对具体的领域探讨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的本土化,如社区矫正、残疾人、艾滋患者、医务社会工作等。三是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与中国实际的差异与冲突研究:有学者反思社会工作价值观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冲突,引发对社会工作传统的“以人文本”的理念与中国社会文化“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一价值取向之间冲突的思考;(53)也有学者探讨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过程中,中西方的契合以及在已有的西方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发展、创造中国本土化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和实践;(54)还有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出发,分析中国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困境,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55)在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本身的研究方面,除了上述有关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的本土化研究之外,还有一些研究是针对社会工作伦理价值本身的,如对社会工作伦理价值的历史演变;(56)社会工作伦理价值本身的理论视阈;(57)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等等。

      (二)社会工作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相关的理论渊源甚少,尤其在中国,社会工作开始发展的时间较晚,且由于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实操性,其理论研究一直都是社会工作的软肋。如果以“社会工作理论”作为主题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进行查询,结果发现从2007年到2014年,总共发表了530篇,这占到以“社会工作”为主题词搜索到的文献总量(7858篇)的6.75%。虽然相关的研究相较于实务研究来说较少,但是我们也能从已有的文献发展趋势看到,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正逐渐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侧重于西方相关理论的诠释

      一个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专业理论的支撑,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而言也不例外。虽然很多学者曾经批评社会工作理论自觉欠缺,甚至出现许多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带有某种“反理论”的倾向,但从已有的文献中可以看到在元理论层面也涌现出了不少探讨社会工作理论本身的优秀成果:一是注重从社会工作的整体进行理论思考,如倡导建设专业社会工作理论,尤其是专业社会工作者的理论自觉,强调社会工作理论构建的重要性;(58)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对社会工作发展进行讨论;(59)探讨社会工作模式的形成及其基本类型;(60)研究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范式;(61)从结构功能主义角度对社会工作功能的讨论等。二是对社会工作个别实务理论进行研究,如对抗逆力理论的批判思考及对实践意义的归纳;(62)抗逆力理论与实务领域的新走向;(63)对增权理论的研究及评述等。

      2.对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总结不断增加

      关于社会工作实务对理论的检验主要是基于实务经验的提炼和反思,从某个理论或视角出发,检验其在实务中的适用性,并根据检验结果提炼出适合于研究对象的实务模式。如将“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运用于“青红社工”的行动研究中,提出要把理论研究嵌入反思行动的实践过程,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反思对话;(64)以优势视角探讨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模式;(65)从社会互动理论出发探讨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66)运用增权理论探讨农村社会工作的工作路径(67)等。

      3.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建设意识不断加强

      社会工作实务是需要理论指导的,而理论本土化研究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着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学者们看到了理论本土化建构的重要性,并认识到建构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特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从“建构本土特色”过渡到“超越本土特色”,即使中国本土社会工作理论上升到国际化的社会工作理论的一部分,将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学者的不懈追求。(68)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将社会网络研究中“关系”概念的本土化作为新的介入视角引入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研究,探寻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路径选择。(69)

      四、八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特征及反思

      中国专业社会工作自1980年代末启动以来,历经多次重大变革,也在摸索过程中逐渐走出了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和学科化的道路。回顾自2006年10月中央做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以来,中国专业社会工作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众多学者积极投入到社会工作研究中来,也形成和呈现出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一些特点。分析这些特点,总结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反思其不足,将为我国社会工作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社会工作研究的成果特点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近八年来发展较快,其研究成果的多样性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其总体上显示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1.研究成果总量增长,领域不断拓展。在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方面,回顾过去八年来中国社会工作的研究状况,如前文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以2007年为分界点,社会工作研究成果总量呈现出明显的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实务研究方面在成果数量上有较大的增长,特别是以2007年作为一个拐点。2006年全国社会工作实务研究论文仅仅只有600余篇,2007年就激增到1400篇左右,此后逐年增长,一直到2012年开始保持在一个较高产量,稳定在一年约3000篇左右;在内容上与2007年以前相关的社会工作文献多局限于老年人、青少年、残疾人等传统的社会工作领域相比较,2007年后社会工作实务研究涉足到了更多的领域,如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医疗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等。在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方面,也有较大的增长。从2007年至2014年这八年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有学者在持续运用相关的社会工作理论去自觉指导和提升社会工作实务,而且在元理论层面也不断地涌现出了不少探讨社会工作理论本身的优秀成果,这不可谓不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2.社会工作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导向。随着我国城镇化不断发展,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高速城市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逐步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贫富差距拉大、留守儿童的产生、青少年犯罪增加、就业率下降、流动人口不断增加、随迁子女在城市的教育和生活困难、空巢老人养老等问题接踵而至,很多问题超出了政府所能承载的负荷,急切需要第三方来缓和这些日益尖锐的矛盾,而这些矛盾也就自然成为了社会工作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这从一个方面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工作研究紧跟社会发展步伐,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困境保持着较高的敏锐度。从已有论文数量和高质量论文发表情况来看,目前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研究领域一方面主要还是集中在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方面,另一方面则集中在社区工作方面。随着“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议题的提出,许多学者试图通过对有关社区治理、社会工作项目的研究来系统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实践中的价值体现和功能发挥,期望在解决基本社会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高效的管理来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70)

      3.努力建构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对于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的本土化研究而言,不管学者的出发点是中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融合,还是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或者是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惑,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环境之间的共融性与对立性的共存成为了这些研究的归宿与重点。大多数学者认为,社会工作伦理价值观的本土化研究并不是完全移植西方,也不是完全去西方化,而是要根据中国本土的实情,在哲学基础及实操层面进行改革与完善。(71)对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本土化而言同样如此,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理论框架,指导中国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近阶段乃至将来研究中的重点。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开始有学者意识到需要在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之间的不同思想文化根源的前提下研究中国的社会现实,在建构社会工作理论时,自觉地意识到我们所建构的社会工作理论的基础是中国社会的社会事实。

      (二)对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的几点反思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社会工作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与较快的发展势头,但是毕竟我国社会工作研究发展时间还很短,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需求愈加凸显,反思过去八年我国社会工作研究状况,其依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第一,全国高校教师从事社会工作教学和研究的人数众多,但就其科研成果发表而言还不太理想。如2014年,以“社会工作”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公开发表的论文共有1372篇,发表在CSSCI级别期刊的论文,仅仅只有154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和《社会学研究》等权威期刊上的论文则更加屈指可数,而以“社会学”为主题进行同样搜索,结果发现单单就CS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就多达1098篇,相当于八年来发表的社会工作类CSSCI期刊论文的总和。这说明整个社会工作的研究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虽然研究人员基数大,但成果较少,尤其是高水平的研究更少,这意味着中国社会工作研究想要实现高水平、高层次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门学科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研究和较为系统的专业成果,无异于要取消其在学科体系中存在和发展的理由。虽然我们认为社会工作更强调实践操作性,但它的理论模式、价值理念等却是指导社会工作服务的灵魂。事实上社会工作的科学研究是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社会工作研究不但可以总结社会工作的实务经验,而且可以开阔社会工作服务的理念、思路,并且形成符合中国本土形势的社会工作理论,有利于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的发展。(72)

      第二,一个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专业理论的支撑,社会工作想要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同样如此。长期以来困扰社会工作的一个致命问题就是理论与实务的分割运行,许多人认为社会工作主要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务层面上的操作问题。因此,社会工作在其理论与实务操作层面上的发展比例严重的不协调,理论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明显滞后于实务操作,这不仅是因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体系自身不够完善,也是因为其彼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割。如果社会工作理论研究长期发展不足,那么社会工作实务操作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并多半停留在经验描述和流程介绍层面,从而大大降低了社会工作的学术含量和理论成分。

      第三,尽管与社会工作实务相关的研究成果总体上正在逐渐增多,但针对社会工作实务的规范性研究和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及机制的研究还相对缺失。而这恰恰是提高我国社会工作服务品质、提升社会工作在广大民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与认可度的关键所在。为了响应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对社会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的期待和要求,未来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应当在社会服务管理领域加强探索,对社会服务项目管理、社会服务成效评估、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社会工作管理机制等问题方面要予以加强,通过研究促进社会服务管理水平乃至实务技能的不断提高。

      第四,大多数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目前仅停留在零散的“局部观察”阶段,散点式研究比较多。当前,社会工作研究者对于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模式以及社会工作相关服务较少做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实务研究总体上呈现出的是碎片化、表层化和简单化的研究成果,散点式研究突出。将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作为整体而非零散的局部进行研究应该是未来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方向,对社会工作实务研究的深度需要再做进一步的拓展。

      第五,目前国内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研究更多的是经验总结,理论总结和提炼较为欠缺。相较于临近的学科社会学而言,社会工作的学术研究较弱,虽然我们可以看到有学者在尝试建构本土化的社会工作模式,特别是我国提出创新社会管理,进而转向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以后,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研究越来越贴近中国本土的现实状况,开始强调以社会工作理论作为指导来进行社会工作实务研究,并开始尝试构建适合中国社会工作实务的本土化理论框架,但由于只是刚刚起步,理论成熟度还远远谈不上。

      第六,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及其研究对西方社会工作有着过多的依赖,长期下去,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自身的研究和发展。作为社会工作专业体系的发源地,对中国这样的后发型国家而言,西方国家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都具有很强的话语权和学术影响力。回顾过去八年的理论发展,我们发现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研究大多表现为一种理论引介和综述的性质,但即使是这种引介和综述,其对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的影响可以说也是主导甚至是支配性。当前,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研究无论是在概念用语、话语形式还是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的建构上,都还没有跳出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框架,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也没有建构起学术共同体所公认的本土化的理论形态。当今中国社会正面临着剧烈的转型,如果中国社会工作研究只会借用西方的理论,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其结果不仅难以在学科体系中取得相应的地位,而且也十分不利于自身学科知识的成长。

      ①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组编:《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②表1所统计的社会工作类课题立项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以及社会工作组织研究。在项目类别方面包括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数据统计来源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年公布的获得立项的社会学类别中的课题。

      ③费梅苹:《偏差青少年同伴圈的形成研究及对社会工作的启示》,《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④沈黎:《支持与应对:家庭为本的青少年戒毒社会工作模式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3期。

      ⑤邓玮:《社区为本: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风险的社工干预策略——以抗逆力提升为介入焦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⑥刘玉兰、彭华民:《嵌入文化的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理论与实践反思》,《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⑦刘玉兰、彭华民:《儿童抗逆力:一项关于流动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探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⑧冯元、彭华民、孙维颖:《社会福利视角下的流浪儿童救助工作困境探究》,《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第4期。

      ⑨范明林:《家庭教育和危机预防——从机场刺母案谈专业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第4期。

      ⑩肖玉兰、金小红:《“陪伴式”青少年家庭社会工作模式》,《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1)张柳清、成海军:《社会工作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的功能和作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12)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13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网址:http://www.cn.undp.org/content/china/zh/home/library/human_development/china-human-development-report-2013/.

      (13)相关的研究如赵丽宏等发表于《学术交流》2011年第12期的《构建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张会莹发表于《科学社会主义》2014年第3期的《积极老龄化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养老探究》等。

      (14)相关的研究如颜宪源等发表于《学术交流》2010年第6期的《论农村老年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孙唐水等人发表于《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的《农村留守老人困境的社会工作干预试验——基于安徽省X县X乡S自然村的实证研究》等。

      (15)刘淑娟:《增权理论视阈下针对妇女家庭暴力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16)佟向杰:《家庭暴力防治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网络财富》2010年第22期。

      (17)姚进忠、郭云云:《社会工作视角下残疾人抗逆力生成研究——基于厦门市福乐家园的个案剖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18)潘泽泉、黄业茂:《残疾人家庭个案社会工作:基于优势视角的干预策略与本土化实践》,《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19)刘伟青、范燕宁:《残疾人社会工作新模式及其优势分析》,《社会工作》2011年第4期。

      (20)毛新志、李思雯:《我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及其出路》,《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21)李培林、王春光编:《当代中国社会工作总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5页。

      (22)左涛:《北京市流动儿童城市融入的服务探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23)钟海青、张燕妮:《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子女融合教育问题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24)顾东辉:《治理型增能:治理理念在流动人口增能中的应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25)吕青:《流动妇女的边缘化与性别敏感干预机制的建立》,《科学·经济·社会》2010年第1期。

      (26)朱眉华、吴世友:《流动家庭母亲的心声与社会工作的回应——基于T村母亲形象影像发声项目的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27)李迎生:《对中国城市社区服务发展方向的思考》,《河北学刊》2009年第1期。

      (28)张和清:《社会转型与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思想战线》2011年第4期。

      (29)杨贵华:《社区公共服务发展与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东南学术》2011年第1期。

      (30)李文静:《社会工作在社区治理创新中的作用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31)聂玉梅、顾东辉:《增权理论在农村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理论探索》2011年第3期。

      (32)钱宁、田金娜:《农村社区建设中的自组织与社会工作的介入》,《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10期。

      (33)秦永超:《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出路》,《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34)徐选国、戚玉、周小燕:《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生计发展的理论创新与经验反思——以社会治理创新为分析视角》,《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35)文军、刘一飞:《学校社会工作实务》,载《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报告(198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6)刘艳霞、王晓东:《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37)黄志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比较、借鉴、整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38)章羽:《学校社会工作: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架构》,《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12期。

      (39)龚玲:《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研究》,《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5期。

      (40)易钢:《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改革与战略》2007年第9期。

      (41)费梅苹:《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第3期。

      (42)王金元:《未成年犯罪社区矫正的理论视角与路径选择》,《学术交流》2011年第8期。

      (43)邓蓉:《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44)徐选国:《“国家—社会”关系范式下灾害社会工作的生成机制研究——以四川社会工作实践为例》,《天府新论》2014年第2期。

      (45)谭祖雪、杨世箐、张江龙:《社会工作介入灾害救援机制研究——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天府新论》2011年第2期。

      (46)王思斌:《发挥社会工作在灾后重建中的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6期。

      (47)边慧敏、杨旭、冯卫东:《社会工作介入灾后恢复重建的框架及其因应策略》,《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5期。

      (48)张粉霞、张昱:《灾害社会工作的功能检视与专业能力提升》,《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49)顾东辉:《社会工作伦理:视角、困境与应对》,《中国社会导刊》2008年第3期。

      (50)黄耀明:《对话与融合: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福利(理论版)》2012年第4期。

      (51)李培林、王春光编:《当代中国社会工作总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3页。

      (52)唐斌:《政府利益诉求与社会工作职业伦理的冲突及其调适》,《求索》2010年第6期。

      (53)文军:《个体主义还是整体主义: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及其反思》,《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54)田毅鹏、刘杰:《中西社会结构之“异”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55)何历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社会工作伦理之构建》,《浙江学刊》2012年第4期。

      (56)毛新志:《社会工作伦理的历史演变》,《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57)皮湘林:《社会工作伦理的理论视域》,《伦理学研究》2009年第2期。

      (58)文军、何威:《从“反理论”到理论自觉:重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社会科学》2014年第7期。

      (59)姚进忠:《以人为本:社会工作的社会建构转向》,《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60)文军:《论社会工作模式的形成及其基本类型》,《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3期。

      (61)文军:《论社会工作理论研究范式及其发展趋势》,《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

      (62)刘玉兰:《西方抗逆力理论:转型、演进、争辩和发展》,《国外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63)田国秀、曾静:《关注抗逆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域的新走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4)郭伟和、徐明心、陈涛:《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从“证据为本”到反思性对话实践——基于“青红社工”案例的行动研究》,《思想战线》2012年第3期。

      (65)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66)费梅苹:《社会互动理论视角下青少年社区矫正社会工作服务研究》,《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第3期。

      (67)聂玉梅、顾东辉:《增权理论在农村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理论探索》2011年第3期。

      (68)李迎生:《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69)唐咏:《中国内地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研究》,《学术界》2009年第2期。

      (70)需要指出的是,在城市地区的社会工作不断探索新的领域的同时,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工作也开始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农村社区也正在逐步成为社会工作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71)李培林:《当代中国社会工作总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3页。

      (72)王思斌、阮曾媛琪、史柏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01页。

标签:;  ;  ;  ;  ;  ;  ;  

八年来我国社会工作研究的回顾与思考_社会工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