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锦园小学 陕西 西安 710016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诗圣杜甫也曾告诉我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今中外的先贤对读书的推崇,不仅让我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更让我们广大教师认识到带领学生走向阅读之路的必要性。为解决当前阅读教学及指导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的读书兴趣不浓、阅读质量不高、缺乏阅读方法等突出问题,我们课题组以“小学高年级读书笔记的运用”为突破口,积累了一些粗浅的经验:
一、记读书笔记的作用和意义
在许多人看来,读书就是捧着书本去读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其实,虽然表面看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但它却是一件复杂的“身心运动”,是把文字转化、内化为自身思想的高级思维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凭空来的,它需要引导、培养和监督,通过记读书笔记帮助学生阅读便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物化读书活动
思维是人类头脑的高级活动,读书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抽象的、不易评价和捉摸。因而,采用记读书笔记的形式,可以通过记录将孩子的思维活动展示出来,便于交流分享。
2.积累读书收获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中的收获是多方面的,通过写读书笔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收获,且时时回顾,既能加深印象,也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3.教会读书技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通过多种形式教孩子们学习阅读的技巧。采用读书笔记的方式,也可以在前期设计好笔记内容,让孩子们在多次记录和实践过程中,学会记录读书笔记,也是悄然间传达读书技巧的过程,一次一次的记录也帮孩子们找到的读书的法门。
4.培养读书习惯
很多老师都明白培养读书习惯的重要性,但是具体如何培养读书习惯,却让大家犯难。因为读书活动的检查是一年比较难操作的事情,督促起读书活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读书习惯就显得难以下手。采用读书笔记的阅读教学,从教师层面来说,利于大家的反馈、检查和督促。从学生层面来说,记录读书笔记为外衣的阅读活动,能让他们体验读书成果,从而不断坚持,形成习惯。
二、写读书笔记的方法与策略
读书笔记古已有之,而在语文教学之中,引入读书笔记也不算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如何有效地记录读书笔记,使之真正起到指导读书、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的目的,值得大家认真地进行思考和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们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发挥读书笔记的最大作用:
1.读书笔记应涉及的内容
从内容角度来看,读书笔记应该涉及文章中的生字、生动的词语、优美的句子或含义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段落,还应该包括对重点语句的分析,对读后感想的理解体会。
2.读书笔记应采用的形式
设计读书笔记应该以学生的应用为出发点,以帮助学生阅读为基础来设计其形式。如:以标注括号、三角、问号、直线、曲线、着重号为标志的“符号式笔记”;以摘录精辟的、富有哲理的、令人深受启发的内容为主的“摘抄式笔记”;以裁剪、整理、粘贴为主要形式的“剪贴式笔记”;以书写感想和体会为主的“感想式笔记”;综合运用以上形式的“综合式读书笔记”等。
3.读书笔记记录的注意事项
(1)过于繁杂的读书笔记,不仅无益于读书,反而影响读书的效率、消减阅读兴趣。
(2)过于粗糙、简略的读书笔记,只会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3)要明确使用读书笔记的目的,并且根据不同的目的设计不同形式的读书笔记,多样化地采用这些笔记,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
三、用读书笔记的方式和时机
为了更好地发挥读书笔记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我们使用读书笔记的方式和使用的时机也是需要认真设想和实施的,我们应该重视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后期的运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最大效能。
1.设计读书笔记卡(册)
提前设计好板块,让学生根据板块进行填写记录,是早期使用读书笔记比较快捷的一种方式,学生才能更有效地进行阅读,也能较快地上手。
2.进行网络在线记录
结合目前的博客、朋友圈,让孩子们及时把自己的阅读收获、感悟进行发表,能够提高孩子阅读兴趣,是一种新时代的读书笔记。
3.结合课内阅读使用
在阅读教学中,大胆使用读书笔记,把记录读书笔记融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之中,可以发挥读书笔记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孩子形成独立进行阅读的习惯,有利于指导孩子由课内阅读过度到课外阅读中去。
4.课外阅读中使用
课外阅读中使用读书笔记是对课内阅读的延伸,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主要形式,更是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的重要形式。读书笔记可以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时时刻刻指导孩子进行有效的阅读和体验。
5.进行读书笔记展示
如何让孩子体验记录读书笔记的成功感,对记读书笔记产生浓厚的兴趣?自然最直接的就是展示孩子们优秀的读书笔记作品,让孩子们能够徜徉在读书笔记的成功喜悦中,这既是展示,又是检查,让孩子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论文作者:梁斌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读书笔记论文; 形式论文; 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孩子们论文; 作用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