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的书面探讨(7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部环境建设初探_韬光养晦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的书面探讨(7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部环境建设初探_韬光养晦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笔谈(七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部环境建设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笔谈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外部环境论文,社会主义理论论文,七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不可能顺利进行。外部环境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保障,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一、外部环境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推动中国实现伟大的战略转折时,非常关注国际形势和外交事务。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一文中指出:“我们的对外政策,就本国来说,是要寻求一个和平的环境来实现四个现代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邓小平的国内建设需要良好外部环境的思想越来越清晰。1984年5月,他在《维护世界和平,搞好国内建设》一文中指出:“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里,他已经将维护世界和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

之后的党的领导集体也都一贯坚持邓小平的思想,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十四至十七大的报告都设专章讲国际形势与对外政策,十五、十六、十七大报告还专门讲国防建设和祖国统一问题。特别是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和平发展道路与和谐世界理念以及中国外交的方针和布局,已经形成一个内容丰富、框架完备的理论。这个理论实际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外部环境建设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邓小平及其之后的党的领导集体之所以重视外部环境建设,是因为外部环境与国内建设密切相关。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内建设很难顺利进行。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努力,但都因外部环境的原因而未成功。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种种原因,外部环境一直相当恶劣。

外部环境是需要建设的。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以及对外部形势的判断会与外部环境形成互动。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领导人一直坚持“战争与革命”时代观,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与之相对,那段时间国内政治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这直接影响领导人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对外政策制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变化为中国的外部环境建设带来了两方面的重大影响:一方面,中国要集中精力搞建设、谋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为此,中国需要同世界各国,特别是那些对世界和平及中国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大国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国要实现现代化,需要对外开放,特别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开放。为此,中国更需要超越意识形态分歧,同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经济合作。

上述两方面对外政策的变化是以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为基础的。随着改革开放的启动,邓小平对国际形势做出了一系列的分析、判断:由世界大战“至少十年打不起来”,到“中国至少需要20年的和平”,又到“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再到“如果我们搞得好,战争是可以避免的”,直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带有全球性、战略性意义的两大问题。

实践证明,正是中国对国际形势认识的变化和对外政策的调整,才使得中国外部环境不断改善,越来越有利于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的30年间,中国的外部环境建设是非常成功的。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部环境建设现状评估

外部环境可以分成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生态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说,较为重要的是经济、政治和安全环境,以及这几方面综合而成的战略环境。就目前来看,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较好,政治环境较差,安全环境总体上好但存在隐忧。综合起来看,中国的外部战略环境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

就经济环境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这是好的一面。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试图让中国承担发达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并且在汇率、贸易、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同中国的矛盾日益凸显。同时,随着进一步开放,中国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越来越大。

就政治环境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可,这种情况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然而,冷战结束后所出现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低潮并未终结,世界多数国家还是采用西方模式的政治制度,而对社会主义制度仍持较为冷淡的态度。与此同时,西方国家所赞赏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虽然势头减弱,但是仍在继续。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未得到普遍认可,中国目前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远不如当年的苏联。另外,面对全球化大趋势,中国必须对外开放。而西方国家势必要利用各种机会对中国进行渗透、影响、融合、塑造,而且西方仍然主导着国际秩序,它们会借中国参与、融入国际秩序之机,对中国施加影响。

就安全环境来看,由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不寻求同任何国家搞意识形态对抗和军事对抗,总体安全环境比较好。但是,中国的安全环境也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首先是美国从其霸权战略出发,在其对华政策中一直含有遏制的成分。其次,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同中国有领土、领海权益等方面的利益纠纷,个别国家出于自己的利益,积极迎合美国,并试图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同中国博弈。再次,朝鲜核问题以及朝鲜半岛南北军事对峙的状况时常引发紧张局势,这种紧张局势经常导致美国借机到中国沿海展示武力,从而使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面临风险。最后,中国尚未实现完全统一,且“疆独”、“藏独”势力的存在,也对中国的安全构成隐患。此外,中国也面临着许多非传统安全威胁,如气候变化、经济危机、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传染病、海盗、毒品等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部战略环境总体上是好的。这意味着,中国的发展仍然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还可以继续集中精力谋发展。

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部环境建设的战略思路

就目前来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部环境建设就是要抓住并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命题最早是在“十六大”上提出来的。当时有两个重要国际背景:一是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二是美国在遭受了“9·11”恐怖袭击后将主要战略矛头指向国际恐怖主义和极端伊斯兰势力,并积极寻求大国的合作,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非盟友”大国。这两件事都为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经济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和外汇储备在此后迅速攀升,就很能说明问题。而且,在“9·11”之前,刚上台的布什政府大有将美国全球战略的主要矛头转向对付中国之势。“9·11”后,布什总统在三个月内两次来中国访问,谋求同中国建立“建设性合作关系”,由此,中美关系进入一个蜜月期。

“十六大”至今已经八年过去,虽然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重要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继续坚持这个战略判断。当然,“战略机遇期”能存续多久,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中国如何应对新挑战和新风险,怎样抓住、用好、维护好战略机遇期。只要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战略机遇期”就能存续下去,并且还有可能在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期的基础上营造出新的战略机遇期。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坚持韬光养晦战略方针。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特别是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上有良好的表现,有人对韬光养晦提出质疑:韬光养晦是近20年前邓小平提出的战略方针,已经过时,应当寻找替代的方针政策。作为一个战略方针,“韬光养晦”的精神实质是:集中精力实现既定的大战略目标,着眼于长远的、核心的利益,不让次要的利益干扰、冲击主要利益,不因在次要目标上的斗争影响主要目标的实现。实际上,尽管中国发展成绩巨大,但同西方的实力对比差距仍然很大,远未到放弃韬光养晦战略方针的时候。在“西强我弱”的国际大环境中,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很难“大有作为”。而且,“西强我弱”的态势不是短期的,同时,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是长期的,因此,韬光养晦就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指导中国国际战略的方针。当然,坚持韬光养晦并不排斥中国根据实力变化和利益拓展而在某些事情上采取更积极、主动的姿态。中国可以“更加有所作为”或“积极有所作用”,但是不能丢弃韬光养晦这个大前提。

总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部环境建设,就要维护、用好、营造重要战略机遇期,就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就要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

标签:;  ;  ;  

社会主义理论前沿问题的书面探讨(7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部环境建设初探_韬光养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