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现代化建设来讲,河道建设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探索河道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研究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就显得很有必要,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目前河道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然后研究了整改措施,以期不断提升国内河道建设管理水平,助力国内经济发展。
关键词:河道建设;管理;问题;措施
进入新世纪后,人们对水力资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河流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针对其开展了系列活动。如,通过灌溉、采砂等活动人们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对河道开采的深度加深,广度不断拓展,很多河道出现植被减少等情况,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和功夫给予治理。这些年来,很多当地政府也不断重视河道建设管理,成立了管理机构,设置技术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等,通过一些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一定的效果。笔者在本文中首先分析了目前河道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然后研究了整改措施,这对国内河道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河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认识层面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广大群众对生态保护认识不足,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充分的认识到生态保护理念的重要性,建设河道的过程中只是重视基础设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因素给予忽略。同时,一些管理人员怀疑新型生态技术和离你那,认为这些技术和理念作用不到,只需要把河道的防洪措施做好即可,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花费较多的精力。很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1.2维护层面
目前在建设河道的时候,经常看到建设性的破坏,河道受损情况很常见。以往建设河道的时候,对建设和覆盖比较重视,仅仅看到河道的防洪和排水功能,难以认识到深入的环保理念,在钢筋缓凝土的作用下,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对河流的生态链造成直接的影响,降低了动植物的丰富性,这种情况在当前建设城市河道的时候比较常见。
1.3技术层面
一些设计单位出于经济层面考虑,不断的增加工程项,借此提升效益。实际设计的时候没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科学有效的设计方法,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措施。很少到现场去勘查,只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认知,没有把目光放长远。仅仅考虑当前利益,致使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贯彻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后续施工的时候必然会对河道产生一定的影响,制约着河道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1.4管理层面
完善的日常性、过程性监督缺失。以前,建设河道的时候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组织和机构,技术、人员等上面难以保证。不仅如此,建设河道需要花费大量的工程量,。具有广阔的覆盖范围,施工线面长,导致过程性监督不到位,制约着河道的正常建设。
1.5总结层面
没有及时的总结和推广取得的成果。纵观当前的发展形势,水利工程项目的工程量在不断扩大,数量也在争夺,建设周期短,任务重。为了确保进度,重视建设轻视管理的现场难免会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及时的总结取得的成果,这对项目的正常建设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我们建设完成后,应该全方位的总结本工程的得与失,总结出经验,吸取教训,推广好的做法,这对管理河道建设来讲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2提高河道建设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2.1形成生态理念认识
生态发展原则是河道施工管理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须从认识上强化生态理念。其一,在全社会范围内烘托出良好的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借助媒体等的宣传,把国家相关规定广泛的宣传。不仅如此,还需要下大力气去宣传,积极引导人民群众的思想,通过实际行动的不断完善,实现更好的措施,让人们意识到生态理念的重要性,借此提升河道建设管理过程中坚决贯彻生态环保理念。其二,强化培训措施,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把培训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加大培训力度,保证建设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实现其管理水平的提升。其三,实现本质上管理的加强,实现巡检工作的连续性。及时的制止和改进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不改正必须对其进行曝光,实现以儆效尤的效果。
2.2抓好河道标准技术
在建设河道的时候,我们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把生态、防洪、通航、排水、旅游等各个方面考虑其中。不仅如此,还应该不断强化研究和分析,对国外的先进经验加以学习和吸取,了解国内河道建设的基本情况。对比平原、山区等河段的功能、建设的差异和管理方式的不同。选择各个层面上的门类进行对比,实现更加长远的发展,以便于寻找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全新的技术标准,建设的时候,还应该不断的探索新的管理机制、模式和技术措施,为国内河流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
2.3抓好规划先导设计
对河道建设项目来讲,生态化建设是今后的主流趋势,特是我们强化环保措施的必然要求。为了实现环保要求,我们首先应该重视设计,保证设计的规范性,以此为基础开展工作,在设计建设的时候融入生态化的建设理念,切不可使用传统的单一性的治理方式。在综合治理和统筹兼顾原则的指导下,开展设计工作。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深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在强有力措施的帮助下,尽可能降低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实现更好的管理效果,不断科学合理的配置水资源,还要实现更好的环保措施。
2.4抓好两大核心环节
其一是安全性问题,在相关标准的指引下,开展河堤养护工作,对不符合标准的给予加固,把堵塞部位很好的疏通,实现其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开展工作前,笔者认为应该不断加强前期工作,特别是对设计方案的路论证和施工措施的编制,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其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其中存在的不足,找出存在的问题,在积极有效措施的引导下,开展有效的活动,实现更好的效果。
2.5抓好“三支队伍”监管
笔者认为管理团队至关重要,因此必须保证管理领导小组具有较高的水平。其一,地方性的管理团队。当前,管理领导小组尚未普及到乡镇级,因此我们应该不断选调人员,保证管理力度行之有效。其二,着重建设一支机动性质的巡检团队。制定专门的管理职责和制度,每一个河道都要既定管理方式和人员,同时加强阶段性考核。不仅如此,笔者还认为应该加强志愿者团队机制,让志愿者组成业余监督管理队伍,不定时的开展巡检工作,这对河道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很有帮助。
结束语
对国内经济建设和水利资源来讲,水利工程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国家不断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河道建设,这不仅提升了河道建设的效果,也为河道建设开创了新的局面,因此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该以此为契机,不断强化管理工作,实现更好的管理,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着力发现建设过程中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开创性的开展工作。
参考文献
[1]李龙, 赵伟坤, 吴剑辉. 河道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9):241-242.
[2]胡培芳. 农村河道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14):90-91.
[3]林雅橙, 周格至, 谢岳,等. 南京市老城区主要河道景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湖南农业科学, 2015(7):126-128.
[4]徐网谷, 蒋明康, 王智,等. 涉及自然保护区河道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 28(6):727-731.
[5]孙婷. 浅谈河道内非防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科学技术创新, 2010(25):299-299.
论文作者:徐延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河道论文; 措施论文; 生态论文; 理念论文; 过程中论文; 层面论文; 管理水平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