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我国综合性远程高等教育系统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系统论文,综合性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207(2001)02-0022-05
教育部认为,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当前应该分三个层面推进我国的教育信息化:第一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第二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利用网上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是开办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并提供大量的网络资源,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终身教育需求。未来3年中,我国政府将集中投入资金,并广泛吸取地方、企业、个人的资金和力量,利用中国教育和科研网、卫星电视教育网构建现代远程教育框架。以此推动全国全民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最大幅度地带动西部教育的发展。
笔者感兴趣的就是其中第三条。本文就如何开办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的实施需要哪些条件的支持,现代远程教育的战略网应该如何构建,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中,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承担着什么样的责任等问题,展开讨论。
一、任务的提出
在过去的20年里,我国的广播电视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种通过卫星电视的教育为200万中小学教师和校长提供了在职培训,培养了230万电大专科毕业生。在开展广播电视教育的历史中,我们经历了许多困难,遇到不少挫折,但也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它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闪光的一环,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作出了极大贡献,也为我国的远程教育事业赢得了国际性荣誉。在下一个发展阶段中,基于广播电视的远程教育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最近几年,计算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新一轮的远程教育改革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个平台更有利于教育信息的管理、存贮和递送,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支持,更有利于师生之间展开交流与合作,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教育部决心下大力气开展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其中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高等教育是一个主要方面。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我们面临很大的压力。2000年,我国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11%。2000岁末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教育政策分析高级研讨会”传出消息,专家认为,2015年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是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30%,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跃上新的台阶。[1]
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在1998年启动了4所大学的网络远程教育试点,已取得了一些可贵的经验。现在,教育部批准开办网络学院的高等院校已经有30多所,全国接受这种远程教育的学生已达5万人。由于网络技术和通讯手段的限制,远程教育还不能向全社会推广普及,我国正在加紧这些方面的建设。据介绍,教育部将以湖南大学为主,联络几所大学,投资1.6亿元人民币建设网络教育平台。而由李嘉诚先生和我国教育部共同投资1500万美元于清华大学建立的“未来互联网络技术研究中心”,将同样把服务重点放在网络远程教育方面。
二、开展网络远程教育的支持需求
网络远程教育是远程教育中的一种,是以网络为主要支持手段的教育形式。网络远程教育同样有它的资源支持需求,参照上述一般性的需求侧面,建立在政策到位、教师资源可以共享的假设基础之上,开展网络远程教育的需求因素可以具体描述为:
1.资金(建设资金与维护、维持资金)
网络远程教育以网络为基础,因此,网络是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网络建设包括网络硬件集成、软件系统和客户计算机三个部分。对经济条件稍差的地区和西部偏远地区来说,即使是考虑到降低经费投入,采用拨号上网的方式,也需要装备必要的计算机,因此,一定数额的资金投入是不可缺少的。
基本建设完成之后,维护费用与上网维持费用成为维持运转的主要负担。而维护、维持负担,却是令国人头痛的大问题,是一直难以解决的大问题。从内部条件上说,几乎所有高校,都习惯于将主要经费投入初期建设,而在维护、维持费用方面极为吝啬;从外部条件上说,就网络使用费方面,网络运营商不需要从政府角度看问题,他们多从自己的经济利益的角度看问题,把教育看成是一块市场,首先想到的是从中渔利。尽管有时给予一定幅度优惠,但对许多学校来说,仍然不堪负担。加之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总在不断更新,其市场总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运行,更加重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基本开支负担。
2.技术保障
网络硬件集成、软件系统和客户计算机的技术维护,是开办网络远程教育所必须考虑的因素。计算机及网络系统不同于广播电视系统,这个系统更不稳定,更容易出现故障,其维护需求几乎是随时的。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广播电视系统的维护技术是变化较为缓慢的技术,加上广播电视系统多年的运转积累,已经形成了一支规模可观的技术维护队伍。而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不断升级和变化中的系统,其维护技术的更新速度极快。在当今各行各业都在大力推广计算机应用的时刻,计算机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维护人才市场一直呈供不应求状态,导致这个行当日显重要,工作人员的薪酬居高不下。因此,相对来说,以广播电视为支持的远程教育工作比较容易开展,面向中、西部地区的远程教育,更加离不开广播电视手段的支持。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在前一段时间里所有网络远程教育的办学单位都将大多数助学点设在东部地区的原因。东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好,技术支持环境也比较好,可以成为开办网络远程教育助学点。西部地区除部分大、中等城市以外,条件普遍较差,不足以为网络远程教学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管理
网络远程教育同样离不开管理。从首批几所高校的试点情况看,管理方面的问题曾经一度被忽视。比方说,一些高校在开办网络远程教育试点的初期,甚至曾经对通过这种方式所能够达到的教育质量目标有过高的预期。理由就是网络是一个交互媒体,与广播电视媒体相比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和人际交流机会,应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但实际上,自主学习并不等于完全的放任自流,它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学习形式,并不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全部实现方式。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才更全面和富有实践意义。当事实上的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约束的学习过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时,许多人表现出张皇无措,复又将网络学院的学生是否应该取得与普通学生同样的文凭问题拿出来讨论。这种现象,在2000年4月的湖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经验交流会上也有所表现。
管理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普通高校内良好的管理秩序,为学生提供物质保障和精神文化支持;另一方面,教师在与学生共处一室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在以自己的精神风貌、文化修养乃至课堂管理经验帮助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者、学习的导航者,还是学生行为的导航者[2](pp.37-40)。在网络远程教学中,如何使教师的这些作用综合发挥到应有的水平呢?
当前许多高校的远程教育试点,多将助学点设在其他教学单位,如高校、中专、电视大学校园等等地方,也是在试图利用当地的教学管理资源。然而,被忽视的问题是,办学点提供的一个教辅人员甚至是一个退休职工对学生的管理,远远无法与教师本人的直接影响相比。更有甚之,对于西部广大的文化贫瘠地区来说,管理资源更加稀缺。这种状况,必须引起远程教育开办者的认真考虑。
有一类学习者群体对管理呈现较弱的需求,这就是接受继续教育的群体。这个群体的成员往往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个群体之所以参与学习,是因工作需要而萌发的“我要学”。
从长远的观点讲,我们当前大力开展远程教育,是为了构筑更加完善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但也期望这个项目能够在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率方面作出较多的贡献,用它来解决部分适龄青年的就业前教育。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又有较大比例被家长督促而来,带着“要我学”的念头。开展对于这些学习者的管理的研究和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就成为首当其冲的要事。
从这个角度讲,像我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并不是某一家高校开办了远程教育就可以解决一切的。高等教育过程中对教师资源的需求,对管理资源的需求,也不是一家高校可以解决的。学生对长时间通过媒体的学习感到不满足,希望能够增加与教师之间的更直接了解,与高等学校有更多的人性、人文交流。因此,应该将全国的大部分高等教育资源充分调动起来,使开办远程教育的高校既不是4所,也不是39所,而应该是更多更多。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资源的充分发掘、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发挥最佳效力,争取最佳效果。
与当前的网络教育相比较,广播电视大学倒是有着开办远程教育方面的丰富的管理经验。自我国广播电视大学开办至今,经过了如“电大不电、远教不远”、“注册视听生”等理论与实践的磨练[3](pp.37-40)。20余年来,形成了中央电大和44所省级电大、841所地市电大(分校)、1742个县级工作站和近2万个教学点的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系统;现有教职员5万多人,兼职教师2万多人,已经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管理队伍,形成了一整套的远程教育管理方法。早期的网络远程教育试点,没有将电视大学这支队伍考虑在内,是否有些宏观管理操作方面的意图在内,不得而知,但是,没有考虑到如何吸取广播电视大学20年远程教育管理经验,就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了。
经教育部正式批准,2000年11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与TCL集团签约,双方共同组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开始产业化运作。其中仅TCL集团一方就投资1亿元人民币。他们将充分利用国家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实现卫星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和电信网络的综合利用;探索一种中国特色的,把网络教育与传统的课堂教育、广播教育、电视教育等多元教育手段有机结合的,速度更快、传播空间更大、教育质量更好、品牌化、产业化的新型教育模式。这是广播电视大学进入网络时代的开始,我们可以期待它的收获。
三、合理的统筹规划
教育部提出,我国发展现代远程教育的指导思想是,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展,提高质量。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的信息网络资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发挥综合优势,逐步实现教育对象、教育时间、空间、教育内容、形式和教育手段的开放,突破传统的模式,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
西部地区是我国文化与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西部地区教育的发展与否,显然将是我国整体教育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为了完成整体的教育发展目标,就必须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分层次地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而不是不分主次、漫无目标,再搞一场教育事业的“上山下乡”运动。西部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局限性,并不是仅仅靠一个“现代远程教育”的口号就可以解决的。即使是利用远程教育手段解决教师资源问题,西部地区在其他几个资源方面,也很难构建起足够力度的支持。
西部广大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经费支持额度之巨大,是不可想像的,不是数亿、数十亿或者是数百亿元人民币就可以解决的。西部地区技术支持力量也相对有限,为数寥寥的部分人才集中在有限的几个大、中型城市,不可能负担起一个几乎是天文数字的技术支持工作量。西部地区的教育管理资源也相对稀缺,而缺少一支对现代教育有较好理解并经验丰富的高等教育管理队伍,要想办好一个学校,也是难上加难。
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合理路线应该是:
1.以东部发展带动西部发展
以东部的大发展带动西部的发展动作之一是: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高等教育资源优势、中小学教育发展水平等有利条件,大幅度提高东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若要在2015年全国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的目标,东部地区应该率先达到50%以上。
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目前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5%,对他们来说,2015年达到50%这个要求太低了。应该允许和鼓励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有独立的发展方式,并对其提出更高要求。比方说,普及高中教育,允许其高等学校入学率继续向上攀升。让他们一方面为全国作出表率,一方面借自己的优势形成特色。
由此,以东部大发展带动西部发展的动作之二是:国家制定政策,鼓励或指令东部地区高等学校拓宽生源渠道,以优惠条件吸引西部青年前来东部就学,更大效率地挖掘东部地区的教育教学资源。这种动作不是过去的星星点点的、数量极少的为边远地区的人才代培,而是全国一致、数量巨大的大规模动作。为了便于初期操作,也可以在开放招生的学校及类型比例上有所调整和控制,比方说,多开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帮助了西部发展,又解决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不足的问题,为国家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总体规划铺平道路。
东部地区高校对西部地区大面积开放后,西部青年源源不断地前来学习,毕业后工作去向自由选择,如此将有一部分学生在东部就业,还将有一部分学生会回到西部就业,在东部就业的毕业生也将更多地关注西部。东西部的这种根本性、实质性的文化流动将在未来的数年内给西部带去最新鲜的技术、文化与社会理念。这些毕业生们重回西部所产生的实际意义将远远超过任何一种类似“上山下乡”的文化调干行动。
吸收生源的思路相当于利用发达地区的文化与经济优势,从落后地区吸引青年前来就学,这是一条顺乎自然的思路,因此,也就是比较容易成功的思路。而使用远程教育手段向落后地区输送教育,相当于向落后地区推送文化,带有强制的意义,它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就必然是有限的。因此,两个方面相结合,共同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应该是最为合理的思路。
2.以西部核心文化城市辐射扩散周围
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确实大大地缩小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但是,这个缩小不是无限的,由于教师之于学习者的重要性,学习者总是期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教师的不断关注,因为,教师实际上是学习者能够得到的最好的学习资源之一。而由于教师注意力资源的有限性,不可能由一个教师包揽天下的所有学生。东部地区教师对西部学生来说毕竟远在天边,可以是他学习资源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全部。因此,在西部地区设立教育卫星城市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学习者就近得到更多人文和人性的帮助,不要总是上演所谓“清华学生从未走进清华校门”这样的“悲剧”。就是说,将以教育“覆盖”为主的思路转换为以教育“辐射”为主的思路,同时,还要学会两条腿走路。
我国西部地区也有极好的文化中心,比方说西安、兰州等等。可以把这些文化积淀深厚、高等教育基础牢固的城市作为西部文化开发的卫星城市,建设成高等教育辐射城市。即以西安等城市的现有高等教育资源为发展依托,提高其周围适龄青年入学率,局部地形成较高的高等学校入学率,再扩大到吸收周围地区适龄青年前来就学。
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这些卫星城市投资兴建远程教育工程,借助地利之便,提高远程教育的效率和质量。比方说,以兰州为核心,向新疆、西藏地区辐射,以乌鲁木齐和拉萨为二级卫星城,更大幅度地提高辐射面积。这些远程教育并不一定是单一模式的,应该是函授、广播电视和计算机互联网各以最适宜的理由相互支撑的现代远程教育大平台。
3.编织战略网
以这种思路为线索,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首先要统筹规划。统筹规划既不是绝对平均主义,也不是高度集权;要合理配置资源,但合理配置绝对不等于将注意力集中在有限几个或几十个高校手中,其他高校的教学资源不能够得到充分开发必然是资源的浪费,也就谈不上资源的合理配置。
具体地说,西安地区某高校对其周边地区兴办远程教育,与远在天边的北京某高校来说,其学生必定能够得到更为细致的关照,从而使其学习效果大大提高。因此,合理路线是,一方面是国内著名高校的远程教育大网,向全国辐射;另一方面是就近高校的远程教育“小”网,主要向局部地区辐射(基于网络的传播特性,也允许其向全国辐射),形成著名高校与就近高校相结合、相补充、相支持的有机态势。总结为以下三点:
(1)形成各级各类高校共同参与,函授、广播电视、计算机互联网共同支撑的现代高等教育支持平台。
(2)在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方面,应该提出一个基本目标要求、三个目标台阶的宏观规划。一个目标要求是,全国应该达到的目标;三个目标台阶是:北京、上海、广州一个台阶;华中西部地区卫星城一个台阶;所有其他地区一个台阶。形成符合我国文化地势东高西低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3)以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构成一条华东线,以湖南(或湖北)为华中点,以西安(或兰州)为西北点,以重庆(或成都)为西南点,形成覆盖全国的以点带面、逐步扩张的高等教育网络。
如此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张弛有序的,以高等院校为核心,以现代远程教育为辅助手段的台阶式综合性高等教育发展网络,其中的一个子网络就是辐射型综合性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按照这种观点,我国教育部还应该在西安(或兰州)、重庆(或成都)再以最强力度支持两个高校发展远程教育,以形成主干鲜明、覆盖全国的远程教育网络。这个网络将成为我国在新的世纪里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坚实支持。以此为手段,使我国的教育改革发挥到最大效率。
收稿日期:200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