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岚 尹倩 洪世顺 刘煜炜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目的:研究带锁髓内钉固定对于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临床的实际治疗疗效。方法:我院2005年08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以及实验组(50例),实验组进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进行加压钢板治疗,治疗后观察2种治疗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患者关节恢复情况和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后手术时间与对照组进行加压钢板治疗相比差异不显著;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后患者关节恢复时间以及患者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开展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带来的疼痛较少,并且患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进行功能锻炼及下地负重行走,从而加快患肢功能活动的恢复,也具有较低的感染率,因而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固定;四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163-02
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中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骨不连,此类患者往往伴有一些疼痛,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可以使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带锁髓内钉固定以及加压钢板都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选取治疗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首先需要明确患者出现症状的原因,也需要了解骨不连的类型及部位、已经采取的治疗方法以及X射线的观察结果,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后再展开治疗。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改善骨不连部位的生物学功能以及机械稳定性[2]。我们研究了锁髓内钉固定以及加压钢板对于四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临床的实际治疗疗效,现将治疗结果阐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我院2005年08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四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均为四肢创伤骨折手术后不愈合的患者,被严格确定为骨不连,依据患者的疾病特点以及意愿进行分配,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加压钢板治疗,年龄位于21~46周岁,平均年龄为33.7±3.9周岁,病程位于7~22个月;实验组50例患者进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平均年龄为33.5±4.1周岁,病程位于9~21个月。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年龄、病程等)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进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取常规体位及麻醉,以骨不连部为中心,做8~12cm的直行切口,逐层分离、显露骨不连部位,对骨不连端进行修整处理,切除萎缩、或增生及变性的骨膜及组织,去除肥大或硬化骨的,打通髓腔;然后按四肢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方式行髓内钉内固定,取自体髂骨及异体骨行骨不连部位的混合打压植骨处理;然后关闭术口。对照组选择加压钢板治疗,同实验组的方法,以骨不连部位中心,做15~28cm的直行切口,逐层分离、显露骨不连部位,对骨不连端进行修整处理,切除萎缩、或增生及变性的骨膜及组织,去除肥大或硬化骨的,打通髓腔;选择适合长度的加压钢板行常规四肢骨干骨折的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亦取自体髂骨及异体骨行骨不连部位的混合打压植骨处理,最后再逐层关闭组织切口。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展开统计、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使用(n,%)表示计数资料并使用卡方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带锁髓内钉固定以及加压钢板治疗后患者基本情况,详细见下表1。实验组使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后手术时间与对照组进行加压钢板治疗相比差异不显著;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表1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治疗后基本情况
*
3.结论
骨不连称之为骨折不愈合。骨组织具有自身修复的强大能力,当骨折给予适当的治疗,大多数骨折都会很好愈合。然而,一部分骨折却难以愈合;当骨折不能愈合,则称为骨不连。在所有骨折病人中,大约5%的患者愈合困难;而在四肢创伤骨折中,有约10%的患者会出现骨不连。由于骨折部位的不稳定及持续活动,骨不连通常伴有疼痛,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对于骨不连患者需要妥善处理以免产生严重后果[3]。
造成患者出现该种病症的原因比较多[4-5]:(1)手术操作不当是其中的一种,手术如果对骨膜造成一定的损伤而影响患者的血运,甚至出现感染就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骨不连;(2)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当碎骨片去除太多时会出现骨缺损亦可能产生骨不连;(3)对于骨折患者进行复位时,如果复位不及时或者复位不恰当也可以导致患者出现骨不连;(4)对骨折患者进行牵引治疗时,如果使用的牵引力过大亦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骨不连,牵引力过大后患者两骨端的距离被拉大,患者出现骨折分离移位;骨痂无法有效实现其功能从而影响骨愈合。
骨不连治疗比较困难,需要处理好骨折端和植骨,需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再进行骨折端处理,该类患者的病变部位一般具有假关节、瘢痕以及髓腔闭锁等情况,因而治疗时均需要综合这些因素[6]。有研究资料显示[7-9],对于萎缩性骨不连患者,需要彻底切除周围相关组织,开放处理闭锁的髓腔。对于肥大型骨不连患者,需要进行固定和加压处理并进行植骨来促进骨折愈合[10]。
带锁髓内钉及加压钢板治疗都是目前临床常用且有效治疗骨不连的方法,我们研究了2种方法对骨不连患者临床的实际治疗疗效。实验组进行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照组进行加压钢板治疗。结果显示,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后手术时间与对照组进行加压钢板治疗相比差异不显著;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后患者关节恢复时间以及患者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可以认为,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开展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创伤相对小、出血少,带来的疼痛比较少,并且患者术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患肢关节功能,也具有较低的感染率,因而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伦.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18例临床疗效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1(19):94+100.
[2]付洪龙,刘显翠,陶风海.对比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3(08):6855-6856.
[3]吕刚,孟庆才,苗德胜.弹性髓内钉与钢板置入修复儿童肱骨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7(21):2782-2788.
[4]孙宝慧.用不同植入物对四肢骨折后发生骨不连的患者进行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07(34):243-244.
[5]宋财,梁西俊,刘向阳.带锁髓内钉和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修复股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35(25):5663-5668.
[6]戴海东,明文义,赵进征.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07(06):1-3+161.
[7]张立元,张志国,邢文钊等.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6):506-507
[8]I z u m i S, M u a n o T, M o r i A, e t a l. C o m m o n c a r o t i d a r t e r y s t i f f n e s s,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f u n c t i o n a n d l i p i d m e t a b o l i s m a f t e r m e n o p a u s e. L i f e S c i, 2 0 12, 7 8 ( 1 5 ): 1 6 9 6 - 1 7 0 1.
[9]张华文,苏安平,杨乾滋等.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加自体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J].临床骨科杂志,2014,17(2):157-159.
[10] M a l y s z k o J. M e c h a n i s m o f e n d o t h e l i a l d y s f u n c t i o n i n c h r o n i c 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 C l i n C h i m A c t a,2 0 1 0, 4 1 1( 1 9 / 2 0 ): 1 4 1 2- 1 4 2 0.
论文作者:刘岚,尹倩,洪世顺,刘煜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患者论文; 钢板论文; 创伤论文; 实验组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手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