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运行优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起初 在大型企业集团的财务核算和物资采购中广泛应用,后来经 过十几年的发展,财务共享已经逐步成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模式的必然选择。 我国电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最典型、 最易实施的业务是财务核算类业务,其中排在前 5 位的是费 用报销、应付账款、总账管理、应收账款和资产管理;此外,财 务管理领域的资金管理、税务管理、成本管理、管理报告等也 逐渐被纳入财务共享服务的业务范围。 如今,更多电力企业 选择财务共享服务模式, 如何更好地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是 电力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施的成效
(一)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财务共享服务将分散的、重复性高且低附加值的财务基 本业务从企业的分、子公司中抽离出来集中进行标准化、流程 化的处理,业务操作更加简化与协调,间接降低了核算成本; 其次, 共享中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财务人员的学历、技 能方面的要求,重复岗位消失,基础会计核算类业务人员缩 减,业务单据处理时间也相应地缩短,进而降低了人力成本, 同时减少了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 对于电力企业这类规模相 对较大的企业而言,子公司较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集中 处理分散在各子公司的业务,进一步实现规模效应,有效帮 助企业集团达到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业务处理效率的效果。
(二)强化集团管控,降低财务风 电力企业组织机构复杂,业务往来较为频繁,在旧的财 务管理模式下,企业对风险的管控难度较大,无法对子公司 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极易产生严重的财务舞弊,而财务共 享服务中心对公司各项管理制度都有统一规定,系统权限也 有严格的限定,保障了业务流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防 止职工滥用职权,有利于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财 务共享服务的流程再造, 整合了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资源, 实现了对下属公司财务的实时监测,增强了企业的综合管控 能力。 财务共享中心统一生成财务报告、统一管理财务报表, 从整体上降低了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
(三)加快业财一体化进程 财务共享中心将原来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基础业务进行 整合,缓解了各地财务部门会计核算的压力,进而将侧重点 放在财务管理方面;此外,管理层直接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获得处理分析过的数据,财务业务数据一致,方便管理人员 更好地作出决策。 经过财务共享服务不断地完善发展,企业 集团逐渐形成一套业务财务体系, 财务人员对业务愈加熟 练,将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可以参与到公司经营决策中去; 管理层也可直接接收到财务战略需求,快速了解经营单位在 财务管理方面的诉求,方便企业内部对相关制度作出及时调 整。 财务共享服务下,业务财务、战略财务和共享财务三者融 合,推动财务业务一体化战略进程,同时也推进财务整体职 能的转型。
二、电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系统不完善 信息系统建设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持续运行的基本保 证,业务流程效率与公司信息系统密切相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国大多数电 力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起步较晚,通常都是选用市场上有财 务共享实施经验的系统供应商,这些现有的系统虽然实施周 期短,操作方便,但是系统接口多,后期的维护成本较高;其 次,这些信息系统并不一定完全适合电力企业,遇到特殊情 况,可能会出现财务报表合并不合逻辑等问题;另外,信息系 统平台通过数据集成的方式实现财务信息整合,在传输过程 中,数据的安全性与真实性存在风险。 大数据时代对信息系 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云”平台的建立需要企业集团不 断更新与改进。
(二)业务流程问题 大部分电力企业实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后,基础财务核 算业务较早地纳入共享中心运作,共享中心的业务范围仍停 留在应收账款管理、应付账款管理、费用报销以及总账报表 管理四大模块, 财务人员往往专注于日常基础性的工作,忽 略了对相关业务流程的完善;另一方面,电力企业财务共享 中心大多在初级阶段,就目前情况来看,其相关业务的处理
秩序不够规范,员工不熟悉、不规范、误填、漏填等原因会造 成审核不过关,容易出现业务处理差错率高等问题,没有通 过审核的票据需要退回补全信息,而存在异常问题的则需要 直接退回原处,与业务单位联系进行处理更正后重新扫描进 入系统审核,这一过程降低了业务处理效率和服务满意度。
(二)财务人员管理问题 财务人员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可以了解到公司的财务数 据,业务被分为若干模块,各岗位工作人员都只用和各子公 司相关财务人员沟通,单纯的数据不能系统地表达公司的财 务状况,这就对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财 务共享中心建设后期,随着公司业务范围逐渐扩大,业务复 杂程度也逐渐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种类变多,需要更高素质 的财务管理人员,根据人才发展战略要求,财务会计与管理 会计密切结合,管理人员成为人才发展的重要组成,财务人 员需要具备基础会计核算、经营管理以及对外沟通等重要能 力;另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流动幅度大也是一个 重要的问题,操作岗位员只需要按照工作手册就能够完成业 务操作,对职位要求较低,长此以往业务人员容易对工作产 生倦怠,而较多新入职的年轻员工对未来的职业前景较为看 中,工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则会考虑到其他部门发展,造成人 员流失等问题。
三、电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优化对策
(一)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 电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常使用的信息系统有核 算系统、影像系统、报账系统和资金支付系统。 电力企业应根 据自身特点以及业务量选择适用的系统供应商,同时也可根 据自身需求建立新的信息化平台,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 另 一方面,财务数据在信息化平台上安全有效地传递对财务共 享中心的运行来说至关重要,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系统维护 人员,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定期检查信息系统风险 漏洞并做好更新升级工作,防患于未然。 同时,信息化平台需 要持续的丰富数据,企业应利用好大数据、云计算、云平台, 以“财务云”完善财务数据库,便于后期对系统中零碎的数据 进行采集、整理,为企业集团提供更优质的数据信息服务,方 便企业全面实施财务监控。 、
结语 电力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要求其财务管理模式需要不 断创新,我们要认识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与发展是一 个漫长的过程,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在给电力企业降低成本、 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电力企业结 合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对财务共享中心运行继续进行探索 与优化,才能保证电力企业更加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庆龙,聂兴凯,潘丽靖.中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典型 案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2]胡敏.电力企业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实践探索[J].企业 改革与管理,2015(12):113.
[3]宋志炜.电力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管理的优化对策[J].企 业改革与管理,2018(7):130-131.
论文作者:赵海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财务论文; 业务论文; 服务中心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中心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企业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