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赏识的阳光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空论文_陈国新

让赏识的阳光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空论文_陈国新

广东省兴宁市坪洋中学 514500

摘 要:“问题学生”是指由于受家庭、学校、社会、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以致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并且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他们形成的原因很多,人生观价值观错位、是非观颠倒和心理不健全是他们的共同特性。这类学生在学校、班级上所占比例虽小,但其活动有一定影响力,常常妨碍班级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问题学生 成因 对策

一、问题学生具体分类

1.学习问题生:这类学生学习基础差,在学习上困难重重,已失去了学习信心。在他们身上往往表现出非常严重的厌学行为,如迟到、早退、旷课、抄袭作业、考试舞弊或逃避考试等等。

2.品德问题生:这类学生思想品德差,抽烟、酗洒、赌博、讲流氓话、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甚至吸毒等等,是他们经常性的行为。

3.心理问题生:这类学生心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他们有的属于心理烦恼,有的属于心理障碍,有的属于心理变态,有的属于心理疾病。

4.身体问题生:这类学生身体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有的表现为外在的肢体残疾,有的表现为内在的身体疾病,他们往往身残志也残,甚至引发出心理问题,并向其他问题生转化。

5.综合问题生:是指一身集聚多类问题的学生。问题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学习问题生往往导致品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品德问题生往往导致学习问题或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生也会导致学习问题或品德问题,身体问题生也会导致学习问题或品德问题。

二、“问题学生”形成原因探析

1.家庭教育的缺位与误区。父母教育方式不恰当,父母的文化背景和家庭结构发生变化,都是造成孩子身心发展呈病态趋势的重要因素。父母品德修养的高低对孩子的影响是最直接的。父母的谈吐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环境,如果父母品德修养低下,思想狭隘,谈吐粗鲁,甚至生活方式不良,对孩子的恶劣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问题家庭”造就“问题儿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核心家庭占主导,在教育上所带来的就是子女教育问题;单亲家庭的增多,使得孩子得到不完整的爱,在人格上出现扭曲。

2.学校要发挥教育“问题学生”的主阵地作用。在如今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学校以升学为主要的教育目的,高升学率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们在教学中也为了特优率、命中率疲于奔命,以致在教学评价中“造就”了众多的“问题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中学生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协调各科任老师,开展班级教育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应当力求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他实际上是什么样的、他的一切弱点和优点。

3.社会负能量的传播。信息时代,网络进入了千万家,其功能凸显,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严重影响到中学生学业乃至身心健康。据调查,初中生上网主要是玩游戏、聊天,而学习查找资料的少之又少。因此,社会各部门一定要加强对中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让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同时,各社区也可以联合家长、学校组织有益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社区活动,以增进孩子间的情谊,增长其见识,在活动中学习。

三、以评价为支撑,让学生爱上提问

1.赏识评价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学生都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喜欢被称赞、嘉许和鼓励,而禁止、惩罚、抑阻等却很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给予学生必要的表扬与鼓励,这样更能使“问题学生”重拾自信,激起学习热情,让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2.注重过程展现学生思维活动。要想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提问,不仅要看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问题学生”性格害羞,孤僻,不大胆,因此,教师要同集体对其多鼓励,更要关注其思维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评价,让学生感到被重视和关怀。

四、如何加强“问题学生”融入集体

1.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在集体和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带动学生参与进来,并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该把回答学生问题看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当然,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效率,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就提问题的时间进行探讨,这也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很容易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正确的思考逻辑和习惯。

2.设计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该从教学情境出发,通过丰富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让问题学生也能跟上教学的步伐。因此在朗读一篇优美的或是感情挚深的又或是具有惊世疾俗的文章时,配上恰当的音乐,将会收到非常精彩的效果。

五、结束语

“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耐心细致而又持久的工作,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教育面临的大课题。我们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随意,真诚地对待他们,摒弃对“问题学生”的偏见,多给他们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新技巧,努力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

论文作者:陈国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2月总第1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  ;  ;  ;  ;  ;  ;  ;  

让赏识的阳光照亮问题学生的心空论文_陈国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