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琼[1]2001年在《“她人”场景:现代女性戏剧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女性意识的曲折发展、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为背景,通过对现代女作家剧作的研究,分析女剧作者及其剧中的女主人公在这一进程中的生命体验和存在方式,并探讨由此带来的女性戏剧在艺术上的不同形态。全文分四个部分。“导论:言说的一种方式”第一部分论述现代知识女性选择戏剧作为她们言说方式的原因:1.剧本文学的创作同小说、散文、诗歌一样,能够满足知识女性发挥创造力的欲望。2.剧本的上演使女性有了一个说话的场地、表演的舞台,她们不只可以用文字、用书面语,还可以用声音、用口头语进行宣泄,实现了女性被倾听、被关注的渴望。3.戏剧是现代女作家再现女性生存状态、披露女人男人之间复杂关系的最具威慑力的一种文体。第二部分简明扼要地综述本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并得出结论:到目前为止,对二十世纪中国女作家的剧作进行全面研究的论着尚未问世,相关文章也待寻觅。鉴于现代女性戏剧研究可待挖掘的空间十分广阔,本论文的选题毫无疑问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开拓性也显而易见。从女性视角出发,主要借助女性主义批评与戏剧批评的方法对现代女性戏剧进行研究,这既是本论文最大的突破点也是难点所在。第叁部分定义“现代女性戏剧”这一概念,并对现代女性戏剧的发展做总体性概述。“第一章家:女性的悲剧”指出最早出现于文坛的女剧作者或者她们剧本中的女主人公,大体上可归入旧“家”的叛逆者行列,具有悲剧性。写悲剧的女剧作者是在遭受痛苦的女剧作者,她们的剧作也往往以女主人公的死亡为结局。本章分叁节具体论述。“第一节预知死亡”点明现代女性戏剧充满悲剧人物、悲剧结局的必然性; 要么自杀、要么被杀,这是现代女性戏剧的两种死亡方式。“第二节走向未知路”点出除
孙芳薇[2]2014年在《试论中国现代女性戏剧的伦理主题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时期,富有才华的女性开始在戏剧领域崭露头角,女作家们凭借戏剧创作实践在戏剧史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改变了过去戏剧文坛仅由男性作家书写女性的局面。而新时期以来,现代女性文学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学术界对于现代女性戏剧的整体研究还是屈指可数。无论是现代女性长久以来自身生活的内部环境还是其所处的新旧伦理交替之际的外部社会,伦理都是女性生存与独立绕不开的话题。透过中国现代文化变革和革命话语的视角,可以体察到中国现代女性戏剧的伦理意旨和伦理变奏;从家庭关系、两性关系、社会关系等多种伦理关系切入女性戏剧,更能揭开现代女性戏剧在每个伦理关系背后所深藏的女性意识和社会思想;而与同时代的男性戏剧相比,无论是对文化的反思和社会的批判,还是对艺术路径的选取和艺术风格的体现,女性戏剧难掩自身的不足和缺憾。中国现代女性戏剧从无到有,从散落到繁荣,从单一到多元,确实为现代剧坛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活力,因此,以客观辩证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戏剧的伦理主题,重新审视与评价女性戏剧的思想与艺术价值,既是对中国现代戏剧研究的有力补充,更将促进中国女性戏剧研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的发展与提升。
魏彦红[3]2010年在《五四到1940年代女性戏剧创作论》文中指出本论文以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40年代女性意识的发展为脉络,以当时的社会政治为背景,以女剧作家的戏剧作品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她们的身世经历来考察女性戏剧作品中女性如何通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有机结合,来展示女性自我意识逐渐发现的曲折过程。本论文分四部分:引言:1、通过对女性戏剧做界定,来确定本论文以女性剧作家创作的关于女性生命体验和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为主的研究范围;2、对女性戏剧创作的研究现状作总结,说明现今从女性主义角度对女性戏剧进行研究很有独创性。“第一章女性戏剧创作概述”第一节,指出女性采用戏剧这种文体作为展现女性生存状态和心理的原因;第二节,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女性戏剧作品做总括,展示女性戏剧创作的概貌。“第二章戏剧创作中的两性视域”通过男女剧作家创作的同题材作品来论述女性戏剧作品的特质,本章选取了四个角度:1、娜拉的出走和出走的娜拉,说明不论女性的哪一种反叛,女性都没有走出男权的藩篱;2、女性剧作家通过对历史的重构,来表达对女性解放之路的寻求;3、知识女性以其理性关照,对女性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的窘境进行温和的嘲讽和无奈的自嘲;4、以白薇和革命话语剧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即使是社会性主题的剧作,女性剧作家的作品中仍然具有她们对女性问题的思考。“第叁章女性戏剧创作在后代文本中的隐现”第一节,比较《打出幽灵塔》和《雷雨》,指出两个作品在主题、意象、人物塑造及叙述模式上的互文性;第二节,比较《孔雀东南飞》和《金锁记》,分析两个文本中畸恋的母亲形象及作者对五四叙述模式的借鉴和超越。
参考文献:
[1]. “她人”场景:现代女性戏剧论[D]. 苏琼. 南京大学. 2001
[2]. 试论中国现代女性戏剧的伦理主题书写[D]. 孙芳薇. 渤海大学. 2014
[3]. 五四到1940年代女性戏剧创作论[D]. 魏彦红. 河北大学.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