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中,运用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必须要严格控制好这一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做好相关控制工作,才能保证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笔者就市政工程沥青路面面层的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一、市政工程沥青路面的结构概述
当前在对市政公路进行沥青施工的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沥青材料有沥青混凝土和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是由集料、矿粉和沥青三项物质组成,在使用其进行路面铺设的过程中,需对其进行加热处理,并在特定温度下对其进行搅拌操作。沥青混凝土有着较高的适用性能,并能对于使用其进行修筑的路段进行较高程度的路面保证,可以说,该项材料和使用技术,是适用于市政工程中的城镇各级道路的路面修筑的。沥青碎石,顾名思义,其材料为沥青小块,在使用其对市政路面进行铺设的过程中,其操作的简易性和运输的便捷性,都会有较好的呈现,该种材料也适用于对于市政工程中的城镇各级道路所进行的路面修筑。在对于市政工程汇总的城镇支路和停车场等特定位置进行沥青路面面层施工的过程中,当前所普遍采用的是沥青贯入式操作方法或沥青表面处置操作方法。
所谓的沥青贯入式操作方法,其具体操作流程是在对于使用碎石做路面面层的路段进行沥青贯入操作,并在贯入的操作完成后,再对路面进行分层的石屑撒布镶嵌缝隙处理和沥青浇撒操作,在此前工作全部结束后,需对该路面进行分层的压实操作,以此使得该路段获得具有较高密实程度和较高稳定性的沥青路面。所谓沥青表面处治方法,其所指的是使用沥青和集料共同对路面进行铺设的方法。在该种沥青表面铺设方法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将沥青和集料分层各自进行路面铺设,也可将其二者进行搅拌处理后,共同进行路面铺设。通过该操作使用过程中的具体铺设层数的不同,其所完成的路面划分为单层式路面、双层式路面以及三层式路面。在该种铺设方式使用的过程中应予以注意的是,其铺设表面的具体厚度应小于3cm。
二、沥青路面施工具体工作
1.施工前期
在对于沥青路面进行铺设的过程中,将所采用的沥青和其他材料进行混合的操作之前,相关工作人员所应进行的工作是对于该路面的基层表面进行透层油的喷洒处理。为了对该路段路面的整体质量起到保证,在该路段上所进行的沥青面的铺设工作必须在该透层油完全渗透后才可进行。至于施工过程中的透油层原料的选择,则应根据该路段的基层类型具体情况进行敲定确认。所选透油层原料应能够在该路段基层之上进行较高效的渗透作业,当前比较常见的渗透层材料为液体沥青和乳化沥青。
在对于具有多层面共同结合特点的路面进行沥青铺设的过程中,在使用热拌热铺的操作手法和使用沥青混合料进行具体铺设的过程中,需要在各个面层之间进行粘层油的喷洒。此外粘层油的喷洒工作也应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过程中、沥青稳定碎石操作过程中和将沥青混合材料加铺到旧的沥青路面的过程中进行使用。粘层油的主要铺设位置,是将要与沥青层进行连接的旧的已有结构、路缘石结构和检查井结构。
2.沥青混合
在对于施工过程中所需用到的材料进行混合的过程中,具体的配备比例应根据该路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特意性的配比设置。当前最广为应用的沥青比例计算方法,是马歇尔实验法和高温抗车辙性能。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的首要工作内容是将需要予以使用的材料进行取样筛选,并对于材料的比例进行调整确定。其后将已经予以初步确定的沥青使用量通过马歇尔实验的方式,进行其具体使用可行性的敲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操作
在对于市政工程的公路路面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铺设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将铺设机提前进行预热处理,该预热时间应在30min~1h之间,且预热温度应保持在100 ℃之上,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应将位于铺设机两侧的传感器装置进行移动,使其处于基准线上的特定位置,且其应将振动板和振动熨平板进行调整,使其处于最适宜位置。在此操作过程进行后,应将摊铺机进行材料预备。在进行具体的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操作过程中,应对于该铺设操作的宽度进行实施监控,需要保证该操作铺设面的铺设宽度在6cm以内,且需要保证搭接部分的宽度在30mm~60mm之间。除此之外,对于该铺设位置的厚度、接缝位置的平整度、铺设位置的路拱状况、铺设位置的温度状况进行实施监控,对于数据不达标的位置进行及时的调整处理。此外在进行摊铺工作的过程中,如果不具备用机械进行摊铺的条件,也可使用人工铺设法进行此项摊铺工作。在对该路面进行半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在该路段的一侧进行挡板的预先设立。
三、控制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举措
1.严格控制配合比
控制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应当严格控制好混合料配合比,合理使用实验室加强施工材料配合比试验,从而保证配合比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应当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标准这一基础之上,加强各方面的控制,借此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
2.拌和场地的布设
市政工程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挑选拌和场地,应当根据运输的经济性和合理性进行科学的选择,保证拌和场地规模和平整度,防止对四周居民出行和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与此同时需要预防沥青混合料遭到雨水侵害。在拌和场地运输道路布设的时候,应当从平整性和便捷性方面着手,减小车辆与车辆间的影响。应当关注到混合料拌和场地内部需隔离油料以及易燃品等。
3.有效组织路面施工
在开展沥青路面施工以前,应当做好相关的施工准备工作,技术工作人员和项目经验应当确定好施工设计图纸,确定设计基本内容。施工项目的内容通常应包含施工面积和混凝土使用量等,确定施工设计能够给施工计划提供有效保障,根据施工合同进行施工,可以保证施工双方的利益。
4.严格把控碾压施工质量
在开展碾压施工的时候,应当根据由外到里的顺序开展碾压施工,根据碾压施工设计,根据施工场地实际情况,严格控制好碾压次数和速度等各项指标。做好初次碾压施工作业以后,还应当做好二次碾压施工,严格控制好沥青混合料温度,把其控制在120 ℃ 以上,严格遵从碾压步骤。并且,应当做好热接缝施工工作,在铺筑部分应当预留200mm 的宽度,保证碾压施工,把其当作施工基准面,选择使用跨缝碾压施工,从而将缝迹消除,使用接缝处理方法,做好缝隙处理工作。
5.严格控制摊铺施工质量
借助自卸车辆把沥青混合料运输至施工场地,在进行运输前后,应当做好车厢清洁,避免出现粘结性问题。控制运输温度,防止离析现象出现。采用2 台摊铺机进行施工工作,防止人工修整,保证路面平整,除了摊铺机无法施工的路段。严格把控好路面施工厚度和平整性,如果运输混合料的车辆进入施工场地以后,应当调节好摊铺机,清理好杂物。根据摊铺工程施工技术,控制摊铺温度,并且注重把控行车速度。监督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管理,保证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之,随着现今科技的快速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应在对于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进行充分认识后,在实践中对其具体应用进行研究探讨,并以此使其获得提升。只有具有高质量保证的沥青路面,才能为车辆驾驶者和乘坐者提供更具舒适度的行驶体验。
参考文献:
[1]汤亚雄.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与养护建议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10
[2]王履益.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探讨[J].中华建设,2018,25
[3]王宇鹏.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产生与养护[J].低碳世界,2018,8.
论文作者:牛慧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过程中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操作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路段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