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微创术与中医活血化瘀法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_刘香珍

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137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微创术与中医活血化瘀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方法:本研究以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妇科住院部收治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n=40例),观察组(n=40例)。纳入对照组中患者用腹腔镜下微创术治疗,纳入观察组中患者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就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5.00%(38/40)与对照组97.50%(39/40)检验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0%(1/4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8/40),检验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与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的疗效相当,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可靠,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活血化瘀

子宫肌瘤也可称之为子宫纤维瘤或纤维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典型良性肿瘤病变,既往报道中认为肥胖、家族遗传病史以及妊娠期雌激素影响等与子宫肌瘤发病存在密切关联性[1-2]。如何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科学有效治疗是临床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的课题之一[3]。为比较分析腹腔镜下微创术与中医活血化瘀法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以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妇科住院部收治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分组后分别应用腹腔镜下微创术与中医活血化瘀法对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将结果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2016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妇科住院部收治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共8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处理,对照组(n=40例),观察组(n=40例)。对照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2~50周岁,平均年龄(35.2±1.8)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2.1±0.3)年,28例患者为单发性肌瘤,12例患者为多发性肌瘤;观察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2~50周岁,平均年龄(35.6±1.9)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2.3±0.5)年,30例患者为单发性肌瘤,10例患者为多发性肌瘤。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对比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纳入对照组中患者用腹腔镜下微创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法为: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于腹部上方行手术切口,单孔直径为5.0cm左右,共4个,切除肿瘤病灶。

1.2.2 观察组

纳入观察组中患者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自拟组方为:30.0g剂量芭米仁,10.0g剂量台乌,8.0g剂量桃仁,8.0g剂量红花,8.0g剂量荴菩,8.0g剂量香附,8.0g剂量丹皮,8.0g剂量赤芍,8.0g剂量当归,7.0g剂量桂枝,6.0g剂量枳壳,水煎200.0ml为1剂,1剂/d。

1.3 观察指标[4]

就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对比。疗效评估标准为:①显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B超显示子宫肌瘤较治疗前缩小75.0%以上或消失;②有效,经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部分缓解,B超显示子宫肌瘤较治疗前缩小25.0%~75.0%;③无效,尚未达到以上治疗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数据处理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5.00%(38/40)与对照组97.50%(39/40)检验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如表1所示。

3 讨论

目前临床针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以手术、药物(包括中医用药、西医用药)等为主。其中,经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是子宫肌瘤患者广泛采用的术式之一。虽然具有微创性的理念,但手术本身对患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应激性创伤影响,术后可能会对患者子宫功能性以及完整性产生影响,对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不良影响[5]。

中医将子宫肌瘤纳入“症瘕”范畴中,是一组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的妇科病变。阴虚瘀阻、肝肾失调、阴血损耗、正气消耗,瘀血为子宫肌瘤的主要病理因素。因此,在中医针对子宫肌瘤病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思路。故,本研究中尝试将中医活血化瘀法应用于对观察组4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观察数据显示:观察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95.00%(38/40)与对照组97.50%(39/40)检验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0%(1/4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8/40),检验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上述数据说明,中医活血化瘀法对子宫肌瘤有相当确切的治疗效果。自拟活血化瘀组方中,桂枝可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当归与红花配伍能够起到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价值,桃仁可在止咳平喘的基础之上活血祛瘀,赤芍、丹皮则均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还能够散瘀补气,香附、芭米仁、台乌等则能够疏肝解郁,理气宽中。上述药物联合应用,药性相对温和,能够在祛瘀的同时不伤血,在攻坚的同时不伤正,从而起到加速患者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机体免疫能力同时镇痛抗炎。

综合上述分析可见: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与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的疗效相当,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可靠,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全钰铌,张学军.腹腔镜与经阴道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2):3506-3507.

[2]邬绍新,陈德兴,杨军欣等.围绝经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95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4):2233-2234.

[3]吴英.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的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0,(8):880-881.

[4]林忠,葛丽婷,刘英.子宫肌瘤中医证型与腹腔镜镜像相关性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6):589-592.

[5]马永剑,马慧芳,丁象宸.丁象宸从热入血室论治子宫肌瘤术后发热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9):1265-1265.

论文作者:刘香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3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下微创术与中医活血化瘀法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论文_刘香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