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时代会计记账方法探讨——网络信息时代“+、-”记账法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时代论文,网络论文,会计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在会计学界全世界最普遍使用的记账方法是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借贷记账方法。被会计史学家认为是现代会计之父的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Luca Paciolo)在其著作《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中,根据当时在威尼斯、热那亚等地商业中流行的记账方法,完整地阐述了借贷复式薄记。借贷记账法的出现是会计记账由单式记账到复式记账的革命,对推动会计向现代会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贷记账法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主要是因为借贷业主对于当时自身的现金借贷业务进行记账而发明出来的。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记账范围已远远超出了现金借贷的范围,故“借”、“贷”二字逐渐失去了原来的含义,而转变为纯粹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显著优点使得借贷记账法延续使用至今,对会计和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被广泛认为是目前最科学、最合理的记账方法。但是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虽然借贷记账法延续使用了几百年,但并不表示它无缺点。凡是初学会计的人多少对借贷记账法都感觉有些神秘,也搞不清其为何是最科学、最合理的记账方法,甚至有的会计学者也说:“借贷记账法则的奥秘及其合理化,一直是困惑中外会计学界的难题。”就连当代美国著名会计学家A·C利特尔顿教授也不无遗憾地感叹:“借贷记账法则给我们留下一个令人困惑的特征:某些账户的左方代表增加方,而一些账户的增加额却又记在右方。这种安排太复杂了,以至于试图将它合理化成为徒劳无益的事。……我们别无它法,只好接受并记住它的……增减法则。这种记账规则对于初学者来说确实是件令人困惑的事。”本文就是针对借贷记账法的缺点,提出在网络信息时代改革借贷记账的设想。
一、网络环境下借贷记账法的缺点
1.记账符号缺乏直感性,初学者难于理解和掌握
关于借贷记账法的争论已经很长时间了。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争议的焦点主要在其是否存在“阶级性”上;近几年.争议的焦点主要在“借”“贷”记账符号上,认为其“缺乏直感性”,“对初学者不易理解,难懂”,“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一些难以弥补的缺陷”等,主张改革记账符号。从字面涵义上看,“借”、“贷”二字是历史的产物,其最初的涵义同债权和债务有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广泛的运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借”“贷”二字已不能概括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而转变为纯粹的记账符号。在我们汉语中,“借”、“贷”是有专门的含义的,并且与一定的语言环境相关,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有不同的含义。例如,我借了100元钱。其意思到底是我借给别人100元,还是从别人那里借了100元呢?但是,如果说我从小明那里借了100元,或者说我借了100元给小明,意思就明白多了。同样我贷了1000元钱,其意义同样不够明确。借、贷二字意义不明确,容易引起混乱,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实例。例如,1992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从1993年1月1日恢复使用借贷记账法,1993年7月1日后银行存折把原来的“存入”、“支取”栏相应的改为“贷方”和“借方”栏目,广大用户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何我取自己的存款,变成“借”钱了。后来,银行只得在存折的借方后面加上(支取),贷方后加上(存入)的字样,才解决了人们的疑惑。由此可见,借、贷作为记账符号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是不符合的。其缺乏起码的直观上的理解,不利于人们掌握和利用。
2.网络环境下借贷记账法的窘境
借贷记账法在工业经济环境下的确有其优势所在,但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迁,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这种传统的记账方法逐渐暴露出它的不足之处。借贷记账的“借、贷”记账方向的安排是为了当时记账、对账的方便,为了试算平衡的简单。就“客观世界”而言,我们的常识和习惯都是,事物的增加用“+”,减少用“-”。但是在会计方程中资产的增加却用借,减少却用贷;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相反。这种方式不符合人们的习惯。如果我们把资产的增加记“A”,减少记“B”;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记“B”,减少记“A”,结果也是一样。也就是说,借贷只是纯粹的记账符号,并没有特殊之处。也只能说,在手工记账的条件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记账方法比较合理。但在计算机技术应用广泛的今天,这种记账方法却有其弊端。
首先,这种记账方法使期末余额计算复杂。手工记账条件下,在会计期末我们计算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的方程是: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则是: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贷方发生额-借方发生额。这样一来对于计算机编程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相对于增、减记账法来说,会计期末无论是资产还是负债、所有者权益,我们计算它们的期末余额时,只需要列下面一个方程就足以解决问题: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这样就有利于计算机软件的编程,并且也有利于使用者的了解和使用。
其次,环境的变迁是促使借贷记账方法变革的重要原因。在大规模的市场经济环境、全球经济环境、信息经济环境下,计算机化、网络化的信息处理能力,比原来手工操作下,以纸张、笔和算盘为主的会计核算工具的运算和储存的能力,不知要高出多少千万倍,再多再复杂的数据都能轻易迅速地处理好。科目的平衡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交给计算机自动处理就行了。因此借贷记账法就失去了所谓的优势。再加上借贷记账软件的开发显然比“+、-”记账软件的开发更为复杂,成本更高,因为计算机软件编程中对于“+、-”的处理,要比对于“借、贷”的处理容易得多,并且更容易为人接受。对于明细账中字段的设置“+、-”记账可以只设置一个金额栏,例如企业银行存款增加1000元,记录时就记银行存款+1000,减少就记-1000。这无形之中就减少了一个字段。因此,在网络信息时代借贷记账法被“+、-”记账法取代也是合情合理的。
再次,在财务报告或财务报表中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从来是不需要借、贷二字出现的。也就是说,不论是何种记账方法,最终的目的是提供会计信息的,哪种记账方法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使用者所需要的会计信息,那它就是当前最好的记账方法。在今天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会计信息需求的多样化以及细致化,都促使会计记账方法进行改变,要从会计事项的记录入手全面地反映会计信息。这样一来,传统的借贷记账方法就无法反映细致化的会计事项,因此就必须由更好的记账方法所取代。
二、网络时代“+、-”记账法应用的好处
首先说明一点,我们这里讨论的“+、-”记账法和20世纪60年代我国曾推行过的增减记账法在意义上并不相同,那时的增减记账法只是用“增”代替“借”,用“减”代替“贷”而已,其实它和借贷记账法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这里所介绍的“+、-”记账法,其实质是:所有会计科目的增减,凡是增加就记“+”,减少则记“-”,这样记账的好处是有利于从会计事项上来反映会计信息,同时便于使用者理解,也方便计算机软件编程。下面就阐述一下“+、-”记账法的好处。
1.利用“+、-”记账法简单易懂
首先,这种记账方法简单易学,初学者几分钟就可掌握,所有的科目无需先分清其归属类科目,可以根据其发生的业务,直接记入“+、-”方。而所谓科学合理的借贷记账法,初学者则要花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有所了解,而且还是死记规律而并非真正掌握。在“+、-”记账法中,所有的科目凡是增加就记“+”方,减少就记“-”方,其意义明确,符合人们日常生活和记录的习惯。如对于银行存款账户来说,无论是银行、单位还是个人,增加都记“+”方,减少就记“-”方,不像借贷记账法那样,银行和单位、个人记账方向是相反的,容易造成混乱。
2.会计信息披露的需要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会计信息的需求日益细致化、快速化。这就要求会计主体要从会计事项上对于会计业务进行记录和反映。“+、-”记账法恰好与会计事项记录的步骤协调一致,有利于详细地反映会计信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提供对于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3.计算机软件的易处理性
采取“+、-”记账法,明细账、日记账无需像借贷记账法那样设置借、贷两方,只设置一个金额栏就足够了,因为金额为+×××就代表增加,-×××就代表减少。这样设置,首先符合人们日常的习惯。其次简单方便。在计算当前余额时,借贷记账法要先分清账户的性质,是资产类的就用借方之和减去贷方之和,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的就用贷方之和减去借方之和。而“+、-”记账法无需分类,只要用正的数减去负的数就可得出余额,十分方便。再次,账户的设置减少了字段数,节省了储存空间,提高了数据的输入和处理的速度,并且在打印时减少了纸张。
4.有利于使会计信息与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流
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基本上是用增加和减少来表示信息的。只有会计系统中用借贷反映增加和减少,因此不利于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而“+、-”记账法有利于账账之间、账表之间以及会计信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会计信息系统和其他管理系统之间的交流。这一点对于信息化、计算机网络化社会的大量信息的收集、储存、处理、传输和信息共享、信息的可读性来说,都有极大的好处,而这也会更进一步推进社会的网络信息化。
三、结论
社会环境的变迁,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应用,使原先很多不可能的事都变为了可能。在手工条件下“借贷”记账法有着巨大的优势,为手工的记账、对账等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在计算机技术发达的今天,所有的数据计算和处理都可以交给计算机轻而易举地完成,记账、对账不再受限制。“+、-”记账法不仅符合人们的日常习惯,而且还容易为计算机所处理。因此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记账法无疑是会计记账方法的更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