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华星中学
摘 要:文章阐述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阅读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完美人格,陶冶学生性情并使他们了解人类文化知识。文中同时指出了一些忽视阅读教学的现象,以引起大家的思考。
关键词:阅读教学 人格 性情 知识
语文学习的目的,是学会吸收和表达。吸收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阅读数量的多少和质的优劣。书,被视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床,我们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吸收的往往是无形的精神滋养。阅读,是在建造我们的精神家园。所以,语文阅读教学成为课堂教学之根本,“它最质朴的要求就是要让孩子们‘好读书’,能从阅读中体验快乐与充实,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获得基本的鉴赏能力。”(黄耀红语)具体说它的作用:
首先,形成学生完美人格。通过阅读学生受文中人物魅力的感召和影响,灵魂得到洗练与净化。例如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一部分,作为残疾人的作者在地坛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战胜了消极颓废的思想,坚定的迈上了新的人生道路,作者战胜厄运的坚毅和信心启迪了学生。作为普通人的作者的这一番经历又让学生感到是那么的近那么的真实,不是高不可攀,在生活中学习中增强了战胜困难的自信。再如读《刘和珍君》,体会刘和珍直面鲜血、临危不惧从容捐躯的爱国大义,惊叹她的勇毅,了解鲁迅先生所说的勇士精神,会使学生逐渐形成完善的人格。
其次,阅读可了解人类文化知识。课文中许多文章蕴涵着科学文化知识,学生能极大地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素养。例如读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本来极其普通的北京胡同经作者一描绘完全成了另一番景象,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透射着醇厚的历史情怀。每一个胡同都有许多美丽的故事,甚至它们的名字也都有特定的文化背景。作者通过对胡同建筑的描写,折射出北京特有的胡同文化、胡同心态,孕育着作者对胡同文化深深的依恋和追忆。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了胡同的来源、胡同的建筑格局、
胡同的文化内涵:一种封闭文化;易于满足;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这种阅读过程,并不使学生感到累,在作者平淡自然的叙述中了解了北京胡同文化,增长了见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激起他们更大的求知欲,使他们想去了解自己家乡的建筑及与此相关的风俗文化。
再次,阅读是学生与课文、作者在情感上的交流和对话。对学生进行情感的陶冶和人文关怀是阅读的重要目的和作用。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从某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传统美德,学生在与课文进行对话交流的同时进行情感体验,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感受,促进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如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文字平淡,但其中蕴涵着极为真挚的人情。今昔盛衰的悲凉之情,物在人亡、睹物思人的惆怅之情渗透其中。阅读起来,也似跟随作者一起经历了一遍亲情。老祖母的垂问、关爱,“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临走轻轻关门的动作和送笏,细致入微的表现出祖母对孙儿的殷切期待,祖孙情跃然纸上;母亲时刻关心儿女,听到哭声就叩门问寒问暖“儿寒乎?欲食乎?”慈母爱铭记心上;作者还集中描写了夫妻在轩中生活的一些片段,表现了夫妻感情真挚。妻子死后,面对亡妻所载植的枇杷树睹物思人,悲从中来。这些真情在学生心中滋长出对长辈的感恩情、对他人的深厚情意。
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教师要在课堂上安排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挖掘出宝藏。《课程标准》把我们带进了教学改革的新时期,给阅读教学提供了广阔平台,然而教学中也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引起我们关注:
一忽视文本
一些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追求上课的形式,追求“标新立异”,认为在教学字词句基础知识上花了时间便是传统型教学,没有新意;课堂上让学生阅读课文就显得空气沉闷。于是,让学生几分钟内读完课文,有时在没读完时就展开讨论、研究、拓展。以为不讨论不拓展一下就不足以提升课的品位,就不足以体现新课改的新理念。于是每堂课必有这些环节,以显示课的容量之大,内容之丰,却挤去了阅读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只能是“走马观花”。阅读教学必须尊重文本,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学生要自主研读文本,以获得新知,陶冶情趣,发展能力。
二用多媒体手段,干扰了阅读教学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可以增长教学时效,可以增强直观效果,可以激发阅读兴趣,总之好处多多。但任何教学手段的运用都要有“度”,有分寸。有些课多媒体可用可不用的,就不必用。如果滥用反而局限了束缚了学生。比如过多的影视片断限制了学生对文本语言的鉴赏,闪烁的动画局限了想象空间,信息技术就丧失了它应有的作用和意义。语文学习的主要凭借是文本,文本中的文章是由语言文字组合而成,学习者感知、感受、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而且文字形象要比图象、画像的想象空间大得多。有时候我们以为直观了,实际上却是局限了束缚了。
当然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止这些,许多现象值得我们思考探讨。相信随着课改的深入,会逐一解决。
论文作者:艾莉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学生论文; 胡同论文; 课文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文化论文; 作者论文; 文本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7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