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的构成与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论文_朱琳

工程造价的构成与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论文_朱琳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于工程的经济效益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更好的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还需要通过科学的造价管理来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这样也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工程造价的构成以及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以供参考。

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通过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实现对工程投资费用的有效统计,实现企业项目投资管理的最终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中的建筑产品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工程价格的种类和形成变得更为丰富,在这一背景下加大工程造价构成及管理的研究,能够有效的充实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内容,促进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一、工程造价的构成

工程造价就是指工程投资的费用,从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投资构成看,建设项目的投资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投资。工程造价包括了工程项目所含各种设备的购买费用,建筑施工和安装施工中的支出费用,在委托工程勘察设计中支付的费用属于工程造价管理的范畴。除此之外还包括购置土地的费用和建设单位自身进行项目筹建和项目管理所花费的费用等。在工程造价的构成中设备购置费和工具、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用构成了设备及工、器具的购置费。如果是在生产性的工程建设中,这些设备及器具的购置就会占很大的比重。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分别由间接费、直接费、税金及利润构成,包括了建筑工程与安装工程这两项费用。在工程的建设中还包括很多其他费用,这些费用能够促进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 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部分。工程造价有两种含义。工程造价管理也有相对应的两种含义。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二是工程价格管理。

作为建设工程的投资费用管理,它属于投资管理范畴,更明确的说,它是属于工程建设的投资管理范畴。工程建设投资管理,就是为了达到预期的效益对建设工程的投资行为进行计划、预测、组织、指挥和监控等活动。

而工程价格管理,则属于价格管理范畴。在微观层次上,是生产企业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定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它反映了微观主体按支配价格运动的经济规律,对商品价格进行能动的计划、预测、监控和调整,并接受价格对生产的调节。在宏观层次上,是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及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国家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不仅承担一般价格的调控职能,而且在政府投资项目上也着微观主体的管理职能。区分两种管理职能,进而制定不同的管理目标,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一)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实现刻的重要手段。

1、通过工程造价管理指导或决定项目决策。

建设工程投资大、生产和使用周期长等特点决定了项目决策的重要性。工程造价决定着项目的一次投资费用。投资者是否有足够的财务能力支付这笔费用,是否认为值得支付这项费用,是项目决策中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财务能力是一个独立的投资主体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如果建设工程的价格超过投资支付能力,就会迫使他放弃拟建的工程。因此,在项目决策阶段,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资料就成为项目财务分析和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工程造价管理对项目决策起指导甚至决定作用。

2、通过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投资资金的合理使用。

投资计划是按照建设工期、工程进度及建设工程造价等逐年分月制定,正确的投资计划有助于合理和有效地使用资金。工程造价管理在控制投资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工程造价是通过多次预估,最终通过竣工决算定下来的。每一次预估的过程就是对造价的控制过程,而每一次估算对下一次估算又都是对造价严格的控制,具体讲,每一次估算能超过前一欠估算的一定幅度。这种控制是在投资者财务能力的限度内为取得既定的投资效益所必需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对投资的控制也表现在利用制定各类定额、标准和参数,对建设工程造价的计算依据进行控制。在市场经济利益风险的作用下,造价管理对投资控制作用成为投资的内部机制。

3、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为短信建设资金、评价投资效果提供依据。

投资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要求项目的投资者必须有很强的筹资能力,以保证工程建设有充足的资金任供应。

工程造价还是评价投资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建设工程造价是一个包含着多层次工程造价体系,就一个工程项目来说,它既是建设项目的总造价,又包含单价工程的造价和单位造价,同时也包含单位生产能力的造价,或一个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造价等等。通过工程造价管理,实现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自身形成一个指标体系,它能够为评价投资效果提供出多种评价指标,并能够形成新的价格信息,为今后类似项目的提供参照系。

(二)工程造价管理管理工业园的全面性,决定了他是影响整个项目成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1、工程造价管理贯穿工程全过程,是全阶段的管理。

建设项目的全过程通常可能分以下几个阶段: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承发包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阶段。而每个阶段又是由一系列的具体活动构成的。从这个角度讲,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是由各个不同阶段的造价构成的,而各个不同阶段的造价又是由这个阶段中的各项具体活动的造价构成的,形成这些造价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开展各项活动所带来的资源的消耗。因此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必须首先从对每项具体活动的造价管理入手,通过对各项具体活动造价的科学管理,实现对于建设项目各个阶段造价管理;然后通过对各个阶段造价管理,实现对于整个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2、工程造价管理是全要素的管理

建设项目的造价不仅要从全过程造价管理入手,考虑对于工程造价的全面管理,而且还需要从如何管理好工程造价的全因素入手,去考虑对于工程造价的全面管理。在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中,影响造价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工期、质量和造价本身,这三个因素又称为造价三要素。造价的全要素管理对于实现建设项目的全面造价管理的目标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实现对于建设项目的全要素管理,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分析和预测各要素的变动与发展趋势以及控制这些要素的变动以实现造价管理的目标。

3、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项目全风险的管理。

建设项目的实现过程的一般产品生产过程不同,它是一个存在许多风险的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和条件下进行的,由于这样一个特点,使用建设项目的造价中就包含了三种不同的成分:确定性的造价、风险性的造价和完全不确定性造价。这些不同性质的造价一直贯穿于建设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只有到项目完成时,都会最终形成一个完全确定的工程造价,因此,对于建设项目的全面造价管理还必须从全面管理确定性造价、风险性造价和完全不确定性造价的角度去开展工作。

4、工程造价管理是全团队的管理

在建设项目实现过程中会涉及到参与项目建设的多个不同利益主体,包括业主、工程师、承包商、供应商以及设计单位等,这此不同的利益主体,一方面为实现同一个建设项目而共同合作,另一方面及分工去完成建设项目的不同任务,获取各自的利益。这些利益经常会相互之间发生冲突。要实现建设项目全团队的造价管理,需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方面是要建立团队成员之间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另一个方面是要在造价管理上兼顾各方的利益,协调各方的行动,消除各方之间的冲突,实现各方之间的信息沟通。

三、结语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是集全过程,全风险、全团队为一体的造价管理,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工程造价管理,其理论与方法有待于我们深入地去学习、研究,并不断改善, 以使之能够适应我国的国情,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

参考文献

[1]童璐璐.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工作的编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2(28):260-261.

[2]池雷毅.试析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206.

论文作者:朱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  ;  ;  ;  ;  ;  ;  ;  

工程造价的构成与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论文_朱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