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鱼牛现象”说起——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应处理好两大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两大论文,现象论文,关系论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欧洲有一则童话:一口不深的井里,住着一条鱼和一只青蛙。那只青蛙除了坐井观天,还经常跳到井外,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鱼对此十分羡慕,请求青蛙讲一讲井外的新鲜事物。青蛙见到牛,说,“牛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头上长着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着四条腿……”鱼边听边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想象着牛的样子:鱼一样的头、鱼一样的身子和鱼一样的尾巴,头上却长了两只角,肚子的下面长了四条腿……这就是所谓的“鱼牛”。
“鱼牛现象”在人类的认知行为中普遍存在,典型的、明显的“鱼牛”不少,“稍微有点像鱼的牛”更是不胜枚举。无论鬼神还是科幻影视塑造的形象怎样怪异,总还可以看到人和动物的影子,一件事被十个人依次传达,每人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去掉一点自己的“不理解”,结果竟变得面目全非,课堂教学中老师明明这样说,学生却偏偏那样理解……
为什么会有“鱼牛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信息不足的原因
在童话中,如果说鱼是学生,青蛙是老师,那么,这一口井就是教室,而且是连黑板都没有的最简陋的教室。因此,除了动作与表情,青蛙老师只能把口语作为传递信息的惟一媒体。青蛙把自己所见的牛的视觉表象转化为口语,转化过程中丢失了丰富的细节,留下了许多空白。于是,当鱼把获得的听觉信息转化为视觉表象时,信息量就严重不足了,为视觉表象的“误构”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认知心理的原因
学习不是知识原封不动的灌输和堆砌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调动自己独特的经验,对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和重构的过程。鱼在构想牛的形象时,不仅新信息不足的部分会以自身的经验弥补,新信息本身也将被同化,被打上鱼的烙印。因此,在同一口井里听同一只青蛙讲课,鱼会构想出“鱼牛”,蛇会构想出“蛇牛”,蝌蚪还会构想出“蝌蚪牛”……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都会处处展现出学习者自身的个性。
因此,多媒体进入课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势在必行。
既然媒体单一和信息不足是导致“鱼牛现象”的首要原因,那我们当然要考虑给青蛙配备多媒体电脑和投影仪,为青蛙做一个栩栩如生的牛的动画课件,请青蛙边播放边讲解,以使鱼形成准确、轻松、鲜明的“牛”的形象,对鱼而言,就涉及了听青蛙的讲解(阅读文本)与看青蛙播放的课件(浏览资源)孰重孰轻的问题。
然而,那一头“标准牛”的形象,鲜明的视觉形象会给鱼以新奇强烈的感官刺激,引起它浓厚的兴趣,鱼不必苦思冥想就获得了直观的表象。标准化的单一形象可能反而使牛失去经久的魅力,会挤占鱼的个性化构想的空间,不利于发展创造性想象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这又涉及了“标准牛”(标准化信息)与“鱼牛”(个性化感悟)如何整合的问题。
可见,给青蛙配上现代媒体,等于给了青蛙一把教学的双刃剑。同样,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也面临着是“双赢”还是“双输”的问题。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处理好两大关系:
处理好资源浏览与文本阅读的关系
[案例]《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
师:再读课文,还有什么问题?
生1:圆明园有哪些景观?教师板书“景观”。
生2:圆明园三园的位置怎样?
师:这是指圆明园的布局。板书“布局”。
生3:为什么说圆明园像众星拱月?
生4:圆明园有多大?
生5:圆明园的买卖街是什么?
生6:圆明园里有什么奇珍异宝?
师:这是指圆明园里面的文物。板书“文物”。
生7:圆明园里的宝物出自哪里?
生8:圆明园旁边有哪些小园?
生9:圆明园为什么被毁灭?
生10:圆明园怎样被毁灭?
师:这是写圆明园的毁灭。板书“毁灭”。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抓住老师根据课文内容提炼的四个大问题中的一个方面,并利用老师为大家建立的学习网站展开探究,可以自己学习,也可以与别人共同研究,进行讨论。
学生人手一台电脑,在网站上学习讨论。(用时10分钟)
师:谁能说说通过刚才的网络学习你明白了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通过网络展示圆明园的景观(图片)、布局(Flash动画演示)、文物(图片、数字)、毁灭(观看录像)。(用时12分钟)
[思考]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静心读文的良好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中,除了课始的复习回顾、学生质疑,课末的思想教育之外,学生浏览网站、观看动画、图片的时间长达20余分钟,而静心阅读文本的时间还不到5分钟,整个阅读教学成了学生和网络(教师预制的)的对话,资源的浏览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
[策略]
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阅读是一种对话”,对话,体现了阅读的目的和本质,是读者(教师、学生)与文本以及作者反复地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其中首要的是学生个体和文本的对话,这应该是课堂阅读活动的主体,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生与生、师与生的对话无从谈起。
鉴于以上思考,审视阅读教学的过程,笔者以为:阅读教学首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让学生自己钻研文本,保证学生独立,充分、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其对话的内容至少包括:读懂了什么,受到怎样的情感熏陶,获得了怎样的思想启迪,享受怎样的审美乐趣。如《圆明园的毁灭》中对“众星拱月”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句子,先理解词语的本义,再说说“星”“月”分别指什么,然后展开想象、结合简笔画说说“众星拱月”又是怎样的情景。。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让学生学会浏览,超文本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整合,有两个层次的策略:一种是教师事前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收集好,放在网络教室内部服务器上的一个指定的目录之下,告诉学生查询的地点、方法或搜索的关键字,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方便地查阅到一些突破书本的知识,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这是许多教师喜欢采用的,但往往使得学生在教师预设的课件里打转。
另一层次则是基于Internet环境的学习。如教师将《圆明园的毁灭》做成一个站点形式的网络课件,课前让学生给该站点内链接上一些网站,补充上一些资料。这样学生所能涉及的资源内容既相对集中,又无限广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这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将从网上查找资料当作一种自觉的行为。但网上的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如何在广袤的信息海洋中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资源,如何合理地将资源重新组合为自己的所需,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这对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效果是明显的。由于学生是在基于Internet的环境下学习,自主、自由地去网络收集、筛选资源,选择有用的信息,就必须运用多种感觉通道去获得更加形象、完整、深刻、系统的认识;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优选和进一步加工,然后根据自身的需要加以充分利用。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得到关于信息能力方面的最好的学习与锻炼,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既有高度创新精神又有很强的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
浏览资源需要独立思维。浏览资源,也是一种自始至终的阅读过程,必须贯穿自觉的思维和判断,思索和分析自己正在阅读的资料,形成自己深思熟虑的看法,而不是盲目地追随着课件,亦步亦趋地阅读,不假思索地接受。没有思维参与的浏览,就犹如叔本华所说的“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长此以往“思维能力必将逐渐丧失”(《读书与书籍》)。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静心阅读、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处理好标准化信息与个性化感悟的关系
[案例]《广玉兰》(第二课时)
片段一:
师:广玉兰的花瓣还美在哪里?
生:读句子:我也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花瓣的质感,说它玉琢冰雕吧,它又显得那么柔韧而有弹性。
师:是呀,广玉兰是那样玉琢冰雕。请看“玉石”图片,想想用什么词语形容?
生:(略)
师:广玉兰的花瓣就是这么细腻!
片段二:
师:快速阅读课文第三节,思考写了广玉兰花的几种形态?
生:(略)
师:(出示图片四张,分别是含羞待放、刚刚开放、盛开、凋谢的广玉兰花)请看图说说花的形态。
生:(略)
片段三:
师:读课文的句子,想想哪种形态的花最美?
生1:盛开的花最美!读:盘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师:出示图片,盛开的广玉兰花与婴儿的笑脸叠放一起。请大家读句子。
[思考]
我国的传统教学历来就有标准化的倾向,源远流长的标准化传统,在我国目前的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教学实践中依然盛行。主要表现为由教师操纵电脑、向全体学生统一展示内容的课件。由于课件一般事先已经制作好,解读文本、交互功能和变通余地经常与学生鲜活的思维不合拍。当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感悟与教师预制的课件不一样时,许多教师就循循善诱,利用标准化的信息,把学生的思路“启发”到电脑程序的轨迹上,去“发现”惟一的真理,得出统一的结论。
[策略]
确定性的教学内容可以标准化,可以用课件统一学生的思想。如广玉兰花的四种形态,在学生快速阅读概括出答案后,让学生再欣赏课件中的精美图片,并运用课文里的词句或自己的语言看图说说各种形态花朵的美丽,就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赏析语言和提高表达能力。如果学生想象的花朵形态与课件图片不一致,那肯定是学生理解的错误。课件扼杀的不是美好的个性,而是本来就不该存在的错误。该杀的“鱼牛”还得坚决扼杀。
有些教学内容,本来就允许个性化的理解,甚至正因为个性化的理解才格外的美丽。例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即使是同一个人,不同的心情下品读这一首诗,也会产生不同的意境:有悲壮而激昂,充满“独钓春天”的豪情,有悲凉而寂寞,只见“千万孤独”的戚冷……可是如果做成电脑课件:立体的山,纷飞的雪,上下摆动的鱼竿和设计者喜爱的背景音乐……学生还能品味自己独特的体验吗?我们还能培养学生自己的基于文字的文学欣赏力吗?就像《广玉兰》一课用“玉石”图片来理解“玉琢冰雕”的意思,用盛开的广玉兰花与婴儿的笑脸叠放一起的图片来解读“盛开着的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标准化的图片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思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感悟。
因此,笔者认为:体验性的、人文色彩浓厚的教学内容,不宜用标准化的课件、信息扼杀学生的个性,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思维,发表自己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有些以能力和情感为主要教学目标的确定性教学内容,该在什么时候怎样亮出标准化信息也十分讲究。比如“广玉兰”这个花名,不妨让学生尽可能地展开空间想象,尽可能想象花的美丽,然后再让学生欣赏图片。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锻炼了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成功喜悦比单纯的“看明白”更强烈,因为在成功之前,学生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所以,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要避免过多和过早的信息化、标准化,要留有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发现,个性化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