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差距加快发展&对沪浙外经贸合作的调查与思考(下)_三资企业论文

利用差距加快发展&对沪浙外经贸合作的调查与思考(下)_三资企业论文

利用差距 加快发展——对沪浙外经贸的考察与思考(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加快发展论文,外经贸论文,差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看沪浙,思自己,深感四川外经贸的发展差距大。

观念上的差距

浙江400万人口,68个县,其中16个贫困县,县县都争着要外贸进出口权,每个开发区都有外贸进出口权,最穷的县年出口创汇也有200万美元。今年要做到多数县有外经权。而四川一些县市对进出口权是催也不报,送也不要,要了用不好,全省179个市县只有17个县市有进出口权。浙江外经贸公司争着参加国内外交易会,抓住参会机遇,交朋友、找客户。搞“四化”经营,上海以东方国际公司试点,浙江以中大公司试点,以点带面,形成气候,已开始由产品经营发展到资本经营。而四川的外贸企业“四化”经营试点,由于种种原因,仍未真正形成集团优势,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产品经营上。

发展上的差距

1.对GDP贡献率差距大。1987年浙江外贸出口15亿美元,四川8亿美元,1996年浙江达到93.34亿美元,四川21.96亿美元。1996年上海外贸出口占全市GDP的18.26%,浙江省外贸出口占全省GDP的14.78%,而四川占全省GDP的5.64%。

2.出口商品结构差距大。1996年浙江省出口初级产品占16.2%,农副产品占9%,高附加值出口产品占的比重大,出口上亿美元的商品有20个,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130多个。而四川外贸出口初级产品占28.72%,农副产品占15.19%,高附加值出口产品占的比重小,省外货源出口占到45%。

3.企业效益差距大。1996年浙江省外经贸企业当年亏损4678万元,盈利26194万元,企业亏损面24%。出口换汇成本8.25美元/元,费用水平8%,资产负债率78.78%。而四川外经贸企业当年亏损56600万元,企业亏损面83%,费用水平14%,资产负债率91.22%。

4.三资企业发展差距大。上海三资企业达到15691家,浙江省三资企业达到13707家,而四川三资企业6700家,沪、浙实际利用外资比四川多近10倍。

后劲上的差距

1.新增长点没有沪、浙后劲足。浙江省外贸出口在出口总额中省级外贸公司占28.5%,地区外贸公司占47.1%,县外贸公司占24.4%,绍兴市外贸企业年出口5000万美元以上的有4个,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38个。而四川在外贸出口总额中,省级外贸公司占78%,地县占11%。1996年浙江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出口44.43亿美元,乡镇企业出口21.4亿美元。上海三资企业出口40.5亿美元,而四川的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和三资企业出口比重小,发展慢,乡镇企业出口更小。

2.外经贸发展资金没有沪、浙多。沪、浙外贸企业普遍反映,企业经营资金不紧张,特别是大型外经贸企业银行一般不限信贷规模。上海市、浙江省每年财政都要安排外贸发展基金2000万元,外经贸企业的自有流动资金占信贷资金的41.6%,上海东方集团公司的自有流动资金达2.2亿元。而四川外经贸企业家底薄、资金紧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3.外经贸市场没有沪、浙宽。沪、浙外经贸企业近两年努力调整国际市场结构,把重点由港澳向日本、欧盟转移。浙江省1996年出口日本货物22.9亿美元,增长16.8%;出口巴西7300万美元,增长67.8%;出口拉美增长37.1%。而四川出口货物一直是港、澳地区占的比重大。

差距显而易见,但差距正是潜力所在。为此,建议今后加大5个方面的工作力度。

加大实施“大经贸”战略的力度。建议定期召集四川省外经贸出口协调联席会,由分管副省长召集省计委、经贸委、外经贸委、财政、税务、银行、海关、商检、口岸、运输等有关部门参加,具体研究协调全省外贸出口工作。省外经贸委、经贸委和地市共同配合争取更多的县和生产企业得到进出口权,两年内争取各市地都有外经权。外贸出口也应学习上海、浙江的“统一领导、分口管理、各方促进、各方考核”的经验,重点抓6个大口:即外经贸委在管理、协调全省外经贸工作的同时,负责抓省级外贸公司和三资企业出口,经贸委负责抓工业企业及商、粮、供外贸企业出口,科委负责抓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业出口,省机电办负责抓机电产品出口,各工业厅、局抓好本厅局进出口公司或生产企业出口,市地州政府负责抓当地外贸出口,省政府目标办每年分别下达相应指标,并建立外贸出口“促增、统计、考核、奖惩目标责任制和全省外贸出口统计激励”机制。颁布以外贸出口对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贡献奖为主的若干奖励,发挥外贸有效益扩大出口的激励效应。

加大外经贸企业改革力度。全省外经贸企业改革积极推进三种经营:1.资产经营。加强外贸企业与工业企业以整体或部分有效资产相结合,形成新的出口增量。支持有条件的外经贸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收购兼并企业,建立新的出口商品基地。2.规模经营。学习东方、中大公司经验以优势企业为核心,采取国有资产授权管理和市场化操作相结合的办法,集中资源和功能,形成优势扩张和规模放大效益,采取政府推进,企业自愿,推进贸、工、商、技一体化,组建外经贸集团军。鼓励外经贸企业发展多种经营,走高科技、高创汇、高附加值发展实业的路子,把国际贸易优势同实业优势结合起来,扩展内贸、货运、广告、金融、服务等功能。3、股份制经营。按照《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和《公司法》的规定,选择部分外经贸企业实行国有、集体、法人、个人、社会入股、参股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企业产权所有制。在用人分配上,实行职务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双向选择的全员聘用制。用股份制体制改革,实现企业资本结构从单一国家所有转变为国家、法人、个人多元所有,经营从单一的外贸进出口转变为多种经营,规模从中小型外贸企业转变为综合性企业集团。

加大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力度。四川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低是制约外经贸发展的致命点。由于外贸公司一般没有国家资本金,主要靠银行贷款经营,很难靠自身的积累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这就要求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扶持和推动,建议政府把外贸出口退税款中的留成部分作为国家资本金注入外经贸企业,支持出口商品升级换代,提高附加值和档次。并结合国有企业技术改造,扶持一批技术出口骨干企业,发展技术出口的重点产品,加大对高科技出口产品的投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计委、经贸委、外经贸委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加大培育外贸出口增长点的力度。要下决心把四川省的外贸出口增长实体从专业外贸公司向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地县外贸企业延伸,特别要抓地县外贸公司,带动一批产业群。出口增长商品由粗放产品向机电类龙头商品和高科技出口产品延伸。出口增长方式由单一的商品贸易转向发展海外投资和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带动成套设备出口,由贸工分离各自出口转向贸工商技结合培育新的出口优势。出口增长重心由主要抓行业转向抓地县外贸企业和自营出口、三资企业出口,实现外贸出口新的增量。

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是解决四川省资金短缺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像上海那样,按照“国际经济接轨,国际惯例办事,实行统一国民待遇”的要求,制定出利用外资的产业规划、布局和配套政策。推动符合四川省经济发展的引资项目,提高第二产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档次。学习上海经验,把现有设施、企业、资产、资源用股份、租赁或拍卖等形式转让给外商企业,把转让资金用来建设新项目。探索商业化招商引资路子,委托国外有实力、有资信的公司作为招商代理。建立引资责任制,把重大引资项目落实到有关地区和部门,并列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

标签:;  

利用差距加快发展&对沪浙外经贸合作的调查与思考(下)_三资企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