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混凝土技术在现今建筑工程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建筑施工规模、技术不断演变的情况下,也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了新的要求。在本文中,将就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实践
1 引言
在现今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而在实际施工当中,其也经常会发生一定的问题,并因此对建筑质量产生影响。在该种情况下,就需要能够对问题引起重视,通过施工技术的科学把握保障施工质量。
2 施工存在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类型有:第一,裂缝问题。在建筑工程中,裂缝是经常发生的问题类型,不仅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且将对工程进度造成延误。在混凝土裂缝控制以及预防方面,施工单位还没有做好处理,很多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由于缺少前期对混凝土材料特性的分析研究,而在施工中因条件控制不足或技术不当而使建筑存在裂缝,并因此对建筑质量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在预应力裂缝以及温度裂缝方面,很多建筑单位也因技术方面的缺乏没有对裂缝进行良好的修补控制,在使工程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不能够对建筑施工要求进行满足;第二,混凝土浇筑问题。目前,很多建筑工程单位在混凝土材料浇筑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建筑工程剪力墙或筏板基础施工中,因没有做好浇筑控制而使这部分环节存在一定问题,并因此不能够通过监理要求,进而对工程建设周期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技术人员在混凝土浇筑当中存在专业素质缺乏的情况,并因此使整个浇筑过程具有较为不科学的特点,对很多混凝土资源造成了浪费,进而对工程效益的提升以及成本的节约都造成不利的影响;第三,混凝土养护问题。在混凝土施工中,养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对材料状态进行保持的途径。而在目前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材料养护方面还存在着技术不够成熟的情况,没有做好细节方面的控制,并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在实际养护工作当中,施工人员并没有对水化过程汇总混凝土内部应力以及温度变化情况的考虑与把握,且没有针对变化情况做好针对性的养护,并因此使混凝土材料在浇筑一定时间后发生变形或者裂缝情况,不仅不能够对混凝土养护技术要点进行体现,且不能够保障建筑质量的科学控制。
3 混凝土施工技术控制
3.1 混凝土配料搅拌
在混凝土施工中,首先要做好混凝土材料的搅拌以及配料处理。在配料环节中,要保证能够始终围绕混凝土配比开展工作,其主要材料包括有砂石、水泥、矿物掺合料以及部分添加剂等,保证这部分材料都能够按照科学的投料顺序以及比例混合,以此保证其质量能够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在混凝土材料搅拌中,技术的应用也十分关键,通常情况下,需要使用搅拌机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搅拌,但仅仅依靠设备当然是不够的,施工单位还需要在搅拌工艺当中做好混凝土搅拌制度的控制,即搅拌的时间、顺序以及一次投入搅拌混凝土量等。在实际搅拌中,要严格按照混凝土搅拌工艺的各类标准与要求进行,以此形成质量均匀、满足要求的混凝土材料。可以说,做好混凝土搅拌与配料处理是混凝土施工的基础,能够有效降低施工中质量问题的发生概率。
3.2 混凝土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即在完成混凝土材料浇筑后所开展的质量维护工作,同样是混凝土技术应用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养护技术主要有热养护、标准性养护以及自然性养护等,在完成混凝土材料浇筑、整体硬化后,水泥则会出现一定的水化反应,如在反应发生后没有及时做好养护措施的采取,则不能够保障水化过程的正常进行。在养护当中,为了保证水分能够满足水化要求,通常需要对整个建筑进行施水,以此保证整个建筑当中的毛细管水分都能够处于好的饱和状态当中、实现其水化程度的最大化。而为了避免混凝土当中材料蒸发过快、扩散到环境当中,则需要进行适当覆盖处理的处理,如棉布以及塑料薄膜等,以此实现混凝土材料整体水分的维持。
3.3 混凝土浇筑程序
在混凝土浇筑中,需要做好浇筑计划的制定,以此实现混凝土浇筑流程的指导。在浇筑前期,施工人员需要做好建筑模板的尺寸、刚度以及高度的测量,以此保证浇筑工作能够处于合理的基础上。在浇筑过程当中,混凝土也需要以从高到低的方式分层浇筑,保证根据建筑结构实际配筋情况明确浇筑不同层的浇筑方式。作为施工人员,需要在浇筑当中做好浇筑流程的控制,避免因离析情况出现对浇筑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在浇筑当中也需要做好不同模板构建的观察,如果经过观察发现模板存在变形或者移位情况,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做好处理应对,保证整个浇筑程序的正常进行。
3.4 常见裂缝预防
裂缝是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发生的问题类型,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做好裂缝控制:第一,温度裂缝。对于该类裂缝,需要选择450kg/m3以下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使用中砂、粗骨料选用卵石,使用细度小、质量稳定且颜色淡的I级粉煤灰,以此实现对材料早期水化热进行降低的同时对后期强度进行增加。而在实际搅拌中,也需要做好缓凝剂的加入,以此对混凝土材料的凝固时间进行减慢、避免水化热的集中产生;第二,干缩裂缝。对于该类裂缝,需要使用具有较小收缩量的粉煤灰水泥以及中低热水泥,以此实现水泥用量的减少。同时,水灰比且将会对混凝土的干缩性产生影响,对此,则需要在混凝土设计当中做好水灰比的控制,并在其中做好适量减水剂的加入;第三,沉陷裂缝。对于该类裂缝,需要在施工前做好松软土质的加深巩固处理,保证进入到冻土当中的支撑模板强度能够满足要求,保证其具有支撑均匀的特点,且具有平稳均匀状态;第四,塑性收缩裂缝。为了避免该类裂缝出现,需要选择具有较强收缩强度的硅酸水泥,并通过对减水剂的添加实现混凝土坍落度的增加。在混凝土凝结前,要及时做好薄膜的覆盖,保证其表面的湿润性,并做好专门养护剂的涂刷实现其表面的养护。
4 结束语
混凝土是现今建筑工程的施工重点,在实际工程建设中,需要能够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把握,通过混凝土施工的高质完成保障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娜,王锐.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4)
[2]唐红霞.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
[3]孙强.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
[4]赵晶.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分析[J].民营科技.2011(06)
论文作者:李福江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材料论文; 水化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