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策略与实践论文_庄爱国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策略与实践论文_庄爱国

讷河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讷河市 161300

【摘 要】目的:探究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治疗效果情况,增加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8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均54例患者。治疗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药物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情况及症状出现例数情况。结果:疗效比较中,除好转患者外,明显好转患者与无效患者两组差异明显,明显好转患者对照组仅11例(20.37%)较治疗组26例(48.15%)少,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仍然存在咳嗽、咳痰、气短及呼吸困难的患者,特别是气短的患者,治疗组1例(1.85%)对照组17例(31.48%),经统计学分析,P 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逐年有上升趋势,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对患者疗效明显,可有效降低各种症状的出现,对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策略与实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的常见慢性疾病。与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已高达9%~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脏对有毒颗粒或气体的慢性炎性反应增强有关。近年来,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基于中医药物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本研究选用我院 2015 年3月至2016年 3月收治的 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法,比较其临床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8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诊断标准,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均54例患者。治疗组患者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38~88岁之间,平均年龄(57±2.3)岁,病程2个月~20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37~89岁之间,平均年龄(56.5±2.5)岁;病程3个月~20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患病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法进行治疗,根据中医望闻问切的方法对患者的病情有所了解,根据病因、脏腑病位、气血津液等病理变化,按证候属性,决定治疗方法,采用相应药物,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症状,中医诊断主要有:咳嗽、上气、喘证、肺胀。由此对于有咳嗽症状患者施护法则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有咳痰患者与咳嗽患者类似施护法则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有肺脾两虚的患者施护法则为健脾益肺、化痰定喘。肺肾两虚的患者施护法则为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药物进行治疗,抗感染药物头孢拉定胶囊(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874),口服:一次0.25~0.5 g,1次/6 h,并加上化痰药物与平喘药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情况,并分析仍然存在咳嗽、咳痰、气短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患者的数量。

1.4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后的病症变化情况进行判定,参照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计分,将咳嗽、喘息、湿罗音等症状按照重、中、轻进行计分。并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三类。显效:患者治疗后,痰量明显减少肺部湿罗音消失,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症状及体征得到缓解;有效: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和体征得到缓解,肺部干、湿罗音明显减少;无效:患者治疗后,各项身体指标未发生变化。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X2检验,当 P<0.05 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同组患者在治疗后疗效情况:在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中,明显好转:患者对照组仅11例(20.37%)较治疗组26例(48.15%)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明显好转例数比较,χ2=9.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组患者在治疗后各种症状患者例数: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仍然存在咳嗽、咳痰、气短及呼吸困难的患者,气短的患者中治疗组1例(1.85%)较对照组17例(31.48%)少,此外两组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症状,均差异明显,P < 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医对于 COPD 有着独特的疗效,主要通过抑制气道炎症、调节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改善呼吸机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及改善血流动力学、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改善营养状况等方面进行治疗,多途径、多方面打断 COPD 发展的病程链,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寿命的目的。随着中医防治 COPD 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方式方法不断多样化,在临床和实验的研究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研究设计的不够严谨、辨证分型标准的不统一、治疗方法及中药成分的纷繁复杂、疗效评定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但现有的绝大部分药物只是进行初步的临床观察,样本量较少,缺少对中医治疗 COPD 作用机理深入的系列研究,如基因、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COPD 疾病本身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的疾病,其不同环节、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发病机制侧重点各不相同,中医治疗 COPD 的优势在于整体治疗与个体治疗相结合,在于针对多个发病机制同时治疗,但又考虑每个不同个体的特点进行治疗。在西医治疗 COPD 的同时,联合运用中医治疗,可达到加强治疗效果的作用,尤其是发挥中医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冬病夏治”的特色方面,有着良好的前景,值得深入剖析。本院研究表明:不同组患者在治疗后疗效情况:在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中,明显好转:患者对照组仅11例(20.37%)较治疗组26例(48.15%)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明显好转例数比较,χ2=9.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组患者在治疗后各种症状患者例数: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仍然存在咳嗽、咳痰、气短及呼吸困难的患者,气短的患者中治疗组1例(1.85%)较对照组17例(31.48%)少,此外两组患者出现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症状,均差异明显,P < 0.05,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颜良良,陈宪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中医辨证治疗进展[J].环球中医药,2010,3:475-478.

[2]俞凤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辨证论治与预防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77-77.

[3]许光兰,韦艾凌,黄美杏,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与免疫功能关系的初步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983-984.

论文作者:庄爱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策略与实践论文_庄爱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