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925
摘要:安全生产不但密切联系着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也密切联系着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施工企业只有有效的分析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笔者通过对安全事故原因的分析,从而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对策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对策
1引起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
1.1施工从业人员问题
一线施工人员绝大部分是由农民工组成的,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安全的重视性不高,缺少相关的防护技能,例如在施工过程中,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他们拥有着丰富的一线施工经验,但是面对新技术、新设备等情况时,可能造成由于长久形成的习惯性经验对操作规程的视而不见,从而极易发生安全问题。
1.2监理单位监管不力
对于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来说,监理单位人员素质水平较低,一些项目监管人员缺少工程施工经验或者没有监管资格,因此在工程实际的监管中,存在施工材料和施工工序及相关重要的施工关键点检测松懈的现象,同时由于监理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因此可能响应建设单位缩短工期节约成本的要求,造成施工过程以及专项施工方案审查不仔细,检查的力度薄弱,从而埋下了安全隐患。
1.3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低
由于我国城乡发展水平差距大,以及农村经济水平低的现状,导致大量的农民工投入到城市建筑建设当中,并且充当临时工的角色。当前,农民工是施工建设的核心人员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安全意识淡薄,从而增加安全管理的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管理型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也受之前企业的局限,使得劳务施工人员队伍存在大量缺口,于是,外包公司产生,管理公司自己投标,中标之后再外包给施工单位,于是,缺乏相关资质与能力的施工单位在安全上而得不到保障。安全技术人员的实践性知识缺乏,无法落实实质性的安全作业方案,因此,安全管理只是徒有虚名的实施,价值和作用根本得不到发挥。
2建筑工地安全事故的对策
2.1加强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
工地领导应该在以前的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训,在各种不同的意外事件中加强对安全意识。在固定的时间内,将安全事故做一次总结,记住这些流血的事实,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也要时时刻刻的关注国家的政策方针,并且将其应用到工地的安全建设中去。在作业人员中,举行一些安全意识的讲座等有关安全的活动。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安全的重要性贯彻到每个工人的心中。也可将一些发生过的事故让工人们知晓,这样使他们对这些事故落下深深的印象,然后牢牢记住安全的重要性。
2.2制定安全规章制度
根据每个员工的工作性质,制定相应的安全制度来约束其不规范的行为。将这些制度在工作人员中进行宣讲,并且告知如果不这样做会有什么严重结果出现。例如:在高空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佩带安全绳,安全帽。每个机器在使用时的安全操作过程以及注意事项用通俗的语言记录下来。把这些记录再教授给相应的工作人员,在一定的时间内还要加以考核。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这个制度必须落实到实处,不要成为一张废纸。监督制度是监督人员用来监督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情况的。监督制度的落实要用严谨的态度执行,例如:监督人员发现一人次有不安全的操作时,此人要扣取工资。
2.3成立相关部门
由于来工作的工人们的文化程度都有限,所以在许多的地方都要做的更加细致。专门设立一个培训部门,培训部门主要就是将一些安全知识用最地道的语言转达给工人,且培训一些基础的电学,物理学常识。成立检查部门,在固定的时间内对各种物件进行检查,及时更换危险性极高的故障物件。及时发现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将其隔离,在此地方标注不许靠近。财政部门应该着眼于长远的工地安全利益,及时的购买一些安全防护器具,准备齐全这些基础的安全设备。成立一个清扫部门,这个部门主要是清扫回收一些废弃的导线,钢铁之内的存在威胁的废弃物品,回收之后可以将其卖出,用来购买更多的安全基础设备。
2.4积极建立好四位一体安全管理机制
“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可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四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即企业法人、班组长、项目经理和操作人员集于一身,形成现场施工安全管理链。施工单位是主体,企业法人是宏观上的主导人,能对安全生产起主导作用,是制定安全规章制度以及引导施工部门安全生产的的发起人。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是安全建设工作的重点管理对象。项目经理必须将安全管理分工明确到个人,明确人员职责,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身上。班组长是施工前线的指挥,是施工前、中、后的把控,每个环节安全建设的开展都需要班组长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安排技术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在其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是把控安全生产的最后一环。
2.5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我国为了应对目前复杂的建筑形势,虽然出台了配套的法律法规措施,也一定程度上发挥出了较好的作用,但是在执行力上不足,成为了安全管理中的一块短板,政府正处于职能的转型期,建筑行业相关的安全监管薄弱,主要体现在政府监管人员不可能对每一个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地监督,安全检查往往是提前通知,施工企业紧急应付,同时政府监管部门与建筑市场和招投标管理中心之间缺乏有效的安全信息反馈机制,即使政府部门对施工企业进行了有效地监督,但没有及时的反馈到建筑市场和招投标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承揽工程等重大事件不能起到限制作用,不利于建筑施工单位的整改,直接影响了建筑安全质量。
3结语
安全是创造一切价值的基础,我们长时间受到安全问题的困扰。实际上所有的安全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在与个人的行为与思想。只要纠正了每个人侥幸的心理,再将一切外在的条件作出改变,所有的安全威胁都将大大的降低。
参考文献
[1]周峰.浅析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
[2]肖建华.浅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
[3]易拥军.浅谈建筑装饰施工安全事故原因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基金项目:广东省品牌专业建设资助项目(2016gzpp016)
论文作者:郑贤忠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安全事故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论文; 对策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部门论文; 原因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