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任务,供电企业配电维修和保养工作中的带电作业,是提高该领域的工作,有效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也为供电企业能在电力市场中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所采取的必要维护措施。带电作业的最终目的就是避免停电检修,确保正常供电情况下将故障排除。基于此,本文就配电带电作业安全防范措施进行了论述,以供参阅。
关键词:配电带电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引言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社会对于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也成为评估供电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供电企业对配电检修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引入带电作业方式,减少配电检修造成的频繁停电,提高用电可靠性,推动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而在带电作业中,如何保证作业安全,成为用电企业重点研究的课题。
1配电带电作业的危险点
1.1不重视安全距离导致触电事故
根据目前作业基本情况,在配电线路作业过程中,常需要将配电作业控制在合理安全范围之内,以防止带电作业过程出现危险问题。据统计,在配电线路作业过程中,存在70%的触电事故主要是由于作业人员未与配电线路保持一定有效距离而导致事故发生。因此,对带电操作而言,保持有效安全距离对预防事故发生具有一定意义。
1.2作业地点及环境影响
在进行带电作业的时候,因为登高工具的使用,作业地点周围的环境也可能造成安全隐患,比如表面土层的坚实程度,影响了绝缘斗臂车安放的平衡,从而影响了配电带电工作人员的安全,所以在进行配电带电作业之前,要对工作地点附近的环境和地理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
1.3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差
日常作业过程中,部分人员由于技能水平及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因素,在日常作业过程中未能有效按照配电作业规范及作业要求进行;如操作前未对作业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核查,在不了解作业环境及盲目凭自身经验进行操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此外,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是主要问题,如安全意识差,未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而盲目作业必然导致事故发生。
2配电带电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2.1带电作业安全的制度防范措施
首先,认真进行现场检查制度。在进行配电带电作业前,应组织作业人员到现场,对线路的分布和工具将承受的机械负荷进行认真的检查,对现场作业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以便在具体的工作中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其次,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配电带电作业前必须按照规定,填写这项作业的作业票。对于在带电作业中遇到的相同的电压、同一类型的带电作业,应该在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究后,可以采用同一安全措施的就采用统一安全措施,一张工作票可以在多条线路通用,但是必须要标明具体的线路名称,对工作票的使用期限也要限制,超过检修期后,工作票自然作废。第三,必须履行工作许可制度。现场工作开始前,现场负责人应该联系调度员安排好值班的顺序,需要停用重合闸或直流,然后启动保护工作,对于带电断、接引线必须履行值班调度许可手续。最后,要建立专人专管专责的监护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保证作业的安全,按照规定必须建立专人专管专责的监护制度,所有现场作业必须要选取一位有实际工作经验,有责任心的人员担当现场监护人,监护人不允许参与直接的操作,监护不得超过一个作业点的范围。在工作过程中一旦监护人因临时有事情离开工作现场,所有人员必须停止所有操作,原地待命,等监护人回来后再继续作业。
2.2带电作业安全的人才队伍防范措施
由于所有作业的实施均需要由工作人员来完成,因此工作人员也成为安全防范管理的主要对象,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能够全面的掌握各项专业规范要求,提高工作人员的的专业技术水平,使其能够满足实际操作的要求。在带电作业中,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是影响工作效率以及作业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应该加强对于电力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一方面,应该严格员工选拔制度,适当提高选拔标准,确保员工的身体条件和职业素养较高,做好员工资质的审查工作。通常情况下,带电作业员工应该在相应的培训中心进行培训,且考核通过取得相应的带电作业岗位操作证书后,才能够上岗操作;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配电带电作业的任务并不繁忙,员工可能会出现懈怠心理,导致工作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减退。对此,应该加强日常培训工作,从基本技能、绝缘材料、常用工具、操作方法等多个方面,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促进员工的多元化发展。
2.3带电作业安全的技术防范措施
2.3.1带电作业安全距离
电压系统的结构与线的长度密切相关,在工作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如果线路不同,那么过电压必然不同,而且会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计算带电作业的安全距离时,关键是要计算实际的系统电压,至于现场的工作速率是无关紧要的。操作者与带电作业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放电间隙中的电压形状的间隙或者极性的变化等。一般来讲,对安全距离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放电电压的工作间隙。
2.3.2带电作业采用保护间隙
有关调查显示,现在传统的保护方法已经不能够适应现在最小安全距离的相关需求,只有通过在带电作业时加装保护间隙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解决带电作业的安全问题。因为在操作过程中,一旦系统释放的过电压超过工作间隙就极有可能危害到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带电作业时加装保护间隙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带电作业时操作者的生命安全。
2.3.2停用重合闸的措施
重合闸就是给电压产生制造着机会,如果采用停用重合闸系统,就可以有效的降低产生电压的概率,使带电作业的风险相对减少。重合闸停用,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在带电作业中自己的错误而出现的事故二次伤害,防止事故造成的危害以及事故扩大化的后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配电带电作业,其本身的工作性质就极具危险,作为一个特殊的作业公众,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小心,加强对电路知识的理解、了解电力设备中的危险部位,加强安全防护意识和正确的配戴安全防护工具,都可以使自身的安全得到极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谢亚雷.配电带电作业安全防范措施分析[J].科技传播,2013(7):80.
[2]任廷杰.配电带电作业安全防范措施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1):67.
[3]洗铃堂.浅析配电网带电作业及其妥全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5)
论文作者:吕海鹏,王捷,裴思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作业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间隙论文; 现场论文; 电压论文; 事故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