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中心卫生院 安徽黄山 245231
摘要:目的:针对于患者的临床诊治的效果,探讨和分析老年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抢救和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50例,针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和抢救的过程中,分析和总结该病的治疗经验。结果:在本次研究的50例患者,治愈10例,好转出院38例,无效或死亡12例。结论:老年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抢救与治疗关键是合理选用抗生素,早期机械通气,合理控制血糖水平。
关键词:老年重症肺炎;糖尿病;抢救
重症肺炎作为呼吸内科中最常见的一种重症疾病,是老年人临床死亡概率较高的病症,并且伴有恶性肿瘤。老年重症肺炎病情交际,并且治疗的效果较差,在老年人中死亡率较高。医护人员在进行抢救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的方法有限,并且临床的效果都不太理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在老年人中占10%,这一方面是由于医疗早期检查糖尿病的技术不断的进步,在加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都发生了变化而导致的。因此,老年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临床上的数量也是在不断的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生了肺部感染,很容易就会引起重症肺炎。老年重症肺炎结合糖尿病在患者肺炎发病期间,那么患者体内的血清和血糖就会引起大幅度的波动,使得对患者肺部炎症的控制效果降低。患者肺部炎症逐渐恶化,再加上血糖的数量不断的升高,就会使得患者的病情逐渐的恶化。临床上采用机械辅助通气、消炎、补液、降糖、对症支持治疗,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生命体征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依据患者痰培养与血培养,合理利用抗生素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关键。现对本院收治的50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抢救与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50例。患者的年龄在62—91岁之间,平均年龄在73岁左右,其中男性的患者有38人,女性患者17人。老年重症肺炎临床诊断标准参考,美国感染疾病学会胸科分学会2007年制定的重症肺炎诊疗指南。糖尿病诊断参照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在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中,其中患糖尿病的患者时间最长的有45年,最短的3年,其中患有Ⅰ型的糖尿病患者10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2例,在这些患者中患有重症肺炎发病之前没有糖尿病的病历,并且患者的血糖控制的较好;Ⅱ型患者40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5例,既往使用口服降糖药或加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血糖控制良好,发病前无糖尿病肾病史。入选病例临床表现出现呼吸功能衰竭需要机械通气33例,出现脓毒败血症休克28例,急性肾衰竭10例,电解质异常紊乱42例,高血糖高渗性昏迷15例。
1.2治疗方法
入院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后,对于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合并有脓毒血症休克或出现意识障碍患者立即给机械通气,维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入肺内。使用大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患者血压在正常水平,恢复正常体内血容量,保护肾功能。持续胰岛素静脉滴注,根据血糖结果适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在药敏结果未出来前,给予大剂量头孢曲松钠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2~3次/d。药敏结果出来后,适时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抗生素治疗每隔3d对患者临床情况评估,主要症状改善后3~5d内停止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治疗不宜使用广谱的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易产生超级耐药菌株,对后续治疗不利。对于合并真菌感染者,加用抗真菌药物。积极给予患者氨基酸、脂肪乳及白蛋白营养治疗,避免低蛋白血症出现。对于患者体内酸碱电解质代谢紊乱,注意补钾补镁,宁酸勿碱。
1.3数据学统计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本文中所研究的50例患者中,治愈患者有10人,好转出院的患者有28例,无效和死亡的患者有12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12例患者中,平均年龄大概在73岁,和非死亡病例患者相比,两者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的年龄越大那么死亡率就越高。在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病种和患病的时间相比,死亡组的患者和非死亡组的患者相比之下,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1年龄与病死率的关系
50例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死亡6例,平均年龄(78.5±8.2)岁;存活45例,平均年龄(55.6±10.8)岁,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死亡患者年龄大于生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2,P<0.05)。
2.2胰岛素泵与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关系
50例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使用胰岛素泵治疗34例,其中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7.8%;皮下注射胰岛素16例,其中放弃治疗2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27.3%。使用胰岛素泵治疗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小于皮下注射胰岛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0.05)。
2.3查到病原菌与未查到病原菌的关系
50例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查到病原菌45例,死亡4例,病死率为9.6%;未查到病原菌5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33.3%。查到病原菌,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小于未查到病原菌经验性用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P<0.05)。
3.讨论
通过对本院50例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抢救与治疗经验的复习,该病病死率高,部分文献报告表明该病病死率达到一半。本研究实验对象病死率达到30%,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有关。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感染难以控制,病死率极高,有文献报道病死率超过50%。疾病早期缺乏病原学证据,必须联合使用强力广谱、能够有效覆盖所有可能的致病菌的抗生素,经常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易导致菌群失调或病原菌发生耐药,使得重症肺炎加重,肺炎加重又使得血糖在较大范围波动,易引发多器官功能不全而导致患者死亡。结果表明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死亡患者年龄明显大于生存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进行治疗,不仅有效地控制了血糖、减少了各种急性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尿酮转阴后,没有出现阳性再治疗情况,治疗期间避免了血糖较大波动,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病死率明显小于皮下注射胰岛素;查到病原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明显小于未查到病原菌经验性用药患者。该病治疗关键有三方面:①选择针对性强、大剂量抗生素,控制肺部炎症。抗生素的种类剂量选择要根据血培养及深部痰培养结果来确定。本研究要比以前单独血培养确定病原微生物要敏感得多,也更准确。这是本研究患者治愈率高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死亡病例由于血培养、痰培养结果均不明,造成患者使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有10例最后产生超级耐药菌株,最后不治身亡。另8例由于抗生素使用不足,病情发展迅速,造成患者出现弥满性血管内凝血(DIC),最后因肺出血死亡。②早期使用机械通气。该病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且有其他慢性合并症,一旦出现肺部炎症,极易出现呼吸衰竭。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基础。③血糖控制。糖尿病患者在全身炎症状态下,极易出现高糖高渗状态,血容量相对减少,易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低血压等严重合并症。另一方面,在病情发展过程中,由于使用过量的胰岛素导致酮症酸中毒也可出现。所以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在输注胰岛素过程中,特别在出现电解质紊乱的时候,要注意低钾低镁现象发生引起的心律失常,最后导致患者死亡。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的病情复杂,并且多变,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器官呈现出逐渐衰竭的现象,随时会危机患者的生命。采用痰菌培养病原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并与胰岛素泵经皮下输入胰岛素相结合治疗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能够理想地控制感染和血糖,是抢救患者生命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减少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
参考文献:
[1]佟淑平,孙洪涛,吕福云,杜闻博,王凤静,李立飞.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救治措施[J].中国全科医学,2013,14:1299-1300.
[2]王立,冯丽芳,王立万.老年重症肺炎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治疗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01:76-78+81.
[3]佟淑平,杜闻博,王洪军,杨焱,李立飞,吕福云.重症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抢救与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2012,12:2273-2274.
[4]唐雅兰.多种方式治疗老年重症肺炎合并肺不张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4,05:809-811.
论文作者:方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0
标签:患者论文; 肺炎论文; 重症论文; 糖尿病论文; 抗生素论文; 病原菌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