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龙泳祺
摘要: 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方式及财务管理手段,在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中地位举足轻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完善,风险管理已成为一门重大课题,而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保险在规避风险、降低损失、保障权益等方面作用重大。了解保险的功能,树立正确的保险意识,选择适合高效的保险投资方式对于企业和个人在风险管理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对企业及个人选择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及个人对保险消费的需求,并帮助企业与个人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结合保险的基本原理,对保险的功能进行概述,再结合文献资料,列举案例,分别分析企业和个人在选择保险时的影响因素和侧重点,并阐述观点和建议。
参照Wandee[10]等人的方法,称取10 g粉条(干基,m),每根长度约为5 cm,放入盛有200 mL沸水的烧杯中,用电炉加热使水保持沸腾状态,烧杯上方加盖以防止水分的大量蒸发。煮制10 min后,捞出粉条,沥干水分后称重(m1),然后将粉条置于105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m2),按下列公式计算蒸煮损失和膨润度:
关键词: 保险 风险管理 保险功能 保险的选择 企业 个人
一、引言
保险作为一种保障机制,具有分摊损失、经济补偿、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等功能。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而言,保险无疑是一种高效的风险管理手段,它能够帮助企业与个人转移风险,降低损失,保障最大利益。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与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保险产品涌现,使当代保险相较于传统保险更具多样性,综合性,创新性。而企业与个人的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增强,对保险的需求也在加大。
语文阅读教学不能急于求成,需要慢慢地引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练习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阶段,只有长时间地坚持阅读练习,不急不躁、不断积累,才能使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逍遥游》时,教师应该是先组织学生查询一些不曾见过的生僻疑难词,理解其意思。然后进行初步浏览,明白文章所讲的大致内容,为后面深入理解文章并体会感情思想打好基础。初读后进行再读,这时就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整个故事,记住主要情节。最后就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旨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并将文章中传递的深刻思想牢记心中。
面对更宽的选择面和更多的需求,影响企业与个人对保险选择的因素也是多样的。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人群,在对未来风险进行预估和管理时侧重点有所不同,对风险的承担能力和管理方式也不同,因此,对保险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研究分析企业和个人在选择保险时的影响因素,能够帮助企业和个人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效率,从而有效地发挥保险的功能。
二、保险的功能概述
保险本质上是多数单位或个人为保障经济生活的稳定,参与平均分担少数成员因风险发生所致损失的补偿过程,这是一种互助共济的分配关系,它集合了面临同类风险的众多单位或个人,以大数法则对风险进行合理量化、计算、分担。[1]在该原理模式下运行的保险机制所发挥的作用和功效,即保险功能可分为基础功能和派生功能两部分。
(一)基础功能
保险的基础功能主要有两方面:分摊损失,经济补偿。
1.分摊损失。保险在风险发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对立统一的基础上,以被保险人交付小额确定的保险费来换取对大额不确定的损失的补偿这一运作方式,来实现分摊损失的功能。保险组织向大量的投保人收取保险费,用来对其中少数成员因风险发生所致的大额损失进行分摊,转移风险,最大程度地保障利益。保险通过分摊损失,有效降低各经济部门或个人的风险成本,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2]
2.经济补偿。保险组织按照保险合同对因风险发生而受损的单位或个人进行经济补偿,以分摊损失的方式来实现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从而降低损失,保障经济生活的稳定。
(二)派生功能
案例分析:在该企业进行风险分析管理时,首先要基于其公司性质。Kass公司属于轻资产企业,没有太多的债务和实物资产,而且这是一家管理咨询公司,这意味着该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在于“人”。对于Kass公司来说,顾问占其员工人数的大部分,而这些顾问是公司创收的主要力量,也是公司主要成本投入所在,潜在于人力方面的风险相较于其他风险对公司的威胁更大,这类风险发生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后果也更严重。所以,职工队伍是该公司最需保障和稳定的财富,也自然是公司在选择保险产品及方案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咨询业作为面向人才技术的智力密集型知识服务性产业,对企业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在人力资源上的投入成本也较大,如较高的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职工培训费用、甚至还有职工分红等等。就该类企业而言,人脑和知识是为公司创造收益的关键因素。因此,人力资源是该类企业在进行风险预估和管理时的重要依据和侧重点。[4]
保险组织吸引大量资金,利用收取与赔付的时间差和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对保险资金再利用,进行更多投资经营活动。对保险资金融通功能的充分发挥和利用,极大地提高了资产管理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企业和个人树立良好的保险意识,则能在通过保险对风险进行预估和管理的过程中,使现有资金在未来可能面临风险时发挥最大效用,最大程度降低和补偿损失,使保险成为一种高效的规避风险的手段和理财方式,这使资产管理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2.社会管理功能。保险将单位或个人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量化,一定程度上将这种不确定性固定下来,并发挥其基础功能,有效地对风险进行管理,预估、分散风险,组织经济补偿,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以降低经济生活的波动,保障社会经济部门的正常运作及家庭的正常生活水平,减少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与此同时,保险吸引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其资金融通功能提高了资金利用效率,可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政府而言,保险作为有效的保障机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风险管理成本,在很多方面减少了社会保障支出,减少社会各主体、各方面面临风险所致损失。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管理职能上都缓解了政府压力。保险作为一种规避风险的手段,减少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有效地组织协调社会关系,保障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从而极大地发挥其社会管理职能。[3]
三、企业与个人树立保险意识的重要性
保险在如今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功能已延伸到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个人而言,树立良好的保险意识是必要的。其意义在于以下两大方面。
晞月柔婉一笑,嘉许地看了茉心一眼,又不免有些忧心:“我今日在哭灵时这样做,实在冒险。你的消息可确实么?”
1.财产保险。企业财产保险是指对国内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具有保险利益的财产进行承保的保险。企业财产保险适用于领有工商营业执照,有健全会计账册,财务独立核算的,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的各类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一)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风险存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而风险的发生存在不确定性,一旦发生必将对企业或个人造成损失。对于企业而言,风险发生造成的损失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甚至会关乎企业能否继续运作,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阻碍。对于个人而言,风险的发生也许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使生活水平下降,严重的还会对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虽然各企业与个人对不同风险的承担能力有所不同,但是对于风险进行预估和管理显然是必要的。然而,若没有良好的风险意识,对风险管理的效率低下,就难以使保险的功能得到合理利用。企业与个人在树立良好的保险意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保险方案和产品,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保险的各项功能,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有效分散风险,降低未来可能损失,减少经济生活的波动因素,以保障最大的利益。这对企业与个人争取更大生存发展空间,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大意义。
(二)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1.资金融通功能。因保险费的收取与保险金的给付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且风险发生存在不确定性,保险人可利用此对保险基金进行投资经营,达到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目的。而对于投保人而言,购买某些保险产品以获取预期的保险金给付,可以使保险成为一种理财投资手段。与此同时,保险可向各经济部门注入资金,提高资本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解决经济部门的融资问题,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保险的投融资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
(5)建立青甸洼蓄滞洪区、津南五洼蓄滞洪区、永定河泛区的数据高程地形模型;确定边界条件,建立二维非恒定流数值模型,模拟不同标准洪水的演进,评价建设项目对洪水的影响和洪水对杆塔的影响等。
第四,企业决策者风险态度及风险管理能力。一般情况下,企业对保险的需求与企业决策者对保险的需求是相呼应的,企业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及管理风险的能力即体现在企业对保险的选择上。对于风险厌恶型的企业家而言,“求稳”这一旋律始终贯穿于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这类企业家制定决策时相对保守,对待风险也有较敏锐的警惕性,愿意选择稳健的手段来尽可能地规避风险,保险无疑是这类企业家未雨绸缪的常用工具,他们对保险的购买意愿自然会更强烈。对于风险偏好型的企业决策者而言,更偏向于大胆而追求更大利益的企业发展方向,在激流勇进的战略决策中,对于风险和变数可能并没有这么警惕敏感,甚至愿意在更大的波动和风险中寻求更大的利益。这类决策者对于风险的容忍接受甚至是漠视可能会导致企业更偏向于自担风险,愿意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高回报率的投资等方面,而不是进行风险管理。[7]除了风险态度,企业决策者的风险管理能力也是影响企业对保险选择的重要因素。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家在面临风险时有较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在琳琅满目的保险产品中能选择最适合企业,风险管理效率最高的产品和方案来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使投入在风险管理上的资金高效地发挥最大的职能。
四、企业保险选择影响因素
(一)企业保险种类
企业常见的保险种类有以下几类。
可以看到上述第1点,其实是站在专利权人的角度进行论述的,而上述第2点及第3点,是站在社会公众的角度进行论述的。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角度。而 “保护商品流通”和 “保护有形财产权”之间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2.责任保险。以被保人的民事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财产保险。
3.货物运输保险。以运输过程中各种货物作为保险标的,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运输过程中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
4.运输工具保险。以载人、载物或从事某种特殊作业的运输工具为保险标的险种。
通过将2017年和2016年的农业气象条件以及其冬小麦的同时期的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知2017年的冬小麦种植比2016年早,在这期间内其农业气象条件和去年相比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因此,其冬小麦的出苗、三叶、分蘖都是相对于去年比较早。但是其冬季的降水量比较多,日照时间下降,3月-6月期间平均温度以及日照时间相对去年是减少的,季气温回暖缓慢,平均气温虽然较历年略高,但2017年出现倒春寒现象,冬小麦孕穗、抽穗、开花期均比历年平均发育期推迟[2]。
5.工程保险。对在建工程和安装工程因一切不可预料的意外事故或安装不善所造成的损失费用和责任进行承保。
6.保证保险。通过与投保人订立合同,向债权人担保债务人按约履行债务;向投保单位保证雇员会履行职责。
【知识拓展】①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氧 化 SO2、FeCl2、H2S、Na2SO3 等。 ②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有强氧化性、漂白性,遇到湿润的石蕊试纸时,先使试纸变蓝,后使其褪色。遇到品红溶液因强氧化性而使其褪色。
7.信用保险。保险人根据投保人要求,担保债务人信用,一旦债务人发生信用危机对债权人造成损失,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8.社会保险。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国家社保政策规定任何用人单位都应为员工投保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由员工和单位按照相应比例共同缴纳承担。
(二)企业选择保险的依据和影响因素
面对多种多样的保险产品及方案,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选择。本文分析总结出的影响企业对保险的选择的依据和因素根据企业自身角度和外部客观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因素。第一,企业性质。企业在选择保险进行风险管理时,必定会对企业自身所面临的风险类型进行分析判定,然而隔行如隔山,由于企业性质的不同,风险类型各异,企业在对风险进行预估和管理时的角度、范围不同,选择保险时的依据和侧重点显然也是不一样的。接下来,我将举出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4.1
要想做好群众美术辅导工作,除了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之外,加大群众美术辅导工作力度也是群众美术辅导工作的重要环节。在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上正在掀起群众美术文化的热潮,人们热爱美术、钻研美术,对美术抱有极大的热忱。为了满足群众对于美术文化辅导的需求,我们应加大对群众美术辅导工作的投入,提供更多有利于群众美术文化发展的资源,为群众美术文化的发展提供动力,鼓励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群众美术文化活动中来。
案例介绍:一家名为Kass and Associates的管理咨询公司,其总部位于波士顿,业务遍及美国东北部地区。该公司共有350名员工,其中200名员工是顾问,该公司已经在解决人事和财务管理问题方面取得了良好声誉。企业决策者凯瑞和他的团队希望系统地确定未来的潜在问题,进行风险分析和管理。
保险体系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在其基础功能上派生出其他功能以适应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需求。
案例4.2
案例介绍:某外贸公司出口一批货物,装运前已向保险公司按发票金额的110%投保平安险,六月初顺利开航。载货船舶于6月13日在海上遭遇暴风雨,致使部分货物受到水渍,损失价值为2100美元。数日后,该轮触礁,致使该批货物又遭受部分损失,价值为8000美元。该公司向保险公司索赔。
案例分析:贸易公司属于销售行业,其销售的货物是为公司创造收益的主要来源。若是兼营交通运输的公司,要衡量的风险因素就会更多。该案例中的公司是外贸公司,许多业务货物运输路线长且是海上运输,不确定因素较多,发生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概率较高,风险较大。基于此,为保障货物的安全,降低货损率,从货物自身到运输过程,再到运输工具都会成为企业在进行风险预估和管理时的重要考量依据。对于涉及海上运输的企业来说,平安险、水渍险等海洋运输货物保险及其附加险是常见选择的险种。对于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而言,从销售到运输每个环节存在的风险都有可能使货物出现问题,给企业造成损失。以保障货物安全为中心发散到对每个环节中的风险因素进行管理,这一理念渗透在该类行业对保险产品和方案的选择中。
案例4.3
案例介绍:2012年2月9日,中国乐购杭州德胜店因电线老化发生火灾,导致外墙广告牌和大量商品被烧毁,超市被迫停业,附近租户也因为这场大火损失惨重。因中国乐购公司承保了财产一切险,在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为委派公估行进行勘察和评估,最终,乐购公司从保险公司获得理赔款项230万元,而乐购公司因这场火灾发生的直接财产损失是249万元,扣除保险公司赔款后实际净损失仅19万元,有效减轻了该超市发生企业财产损失的财务压力。与此同时,在乐购超市停业三个月进行整顿修复,公司将为此损失840万利润总额,由于中国乐购公司投保了利润损失险,承保的保险公司赔偿乐购方面将近87天的营业利润损失共计800万左右。由于乐购公司投保了公众责任险,因此相应从保险公司获得理赔款项50万左右,妥善解决了对周边店铺的经济赔偿。
案例分析:乐购超市是以物质资源为主体的公司,其商品、固定资产等是该公司的主要财富和主要创收来源,物质资源蒙受损失对企业的影响也最为严重,因此保障企业财产安全是这类以物质资源为主的企业在选择保险时首要考虑的因素。除此之外,超市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的物质资源受损容易造成一系列的附加后果,如停业造成的利润损失、事故造成的周边损失等等。这些也是该类受时间、空间影响较大的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选择保险时所要考虑的关键风险因素和重要依据。[5]
凹凸棒石原矿取自江苏省盱眙县高家洼矿区,经中科(淮安)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漂洗纯化后提供。粉碎过200目筛,105℃烘干备用。
以上三个案例皆说明了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企业性质的不同,在选择保险时的依据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为不同性质的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是不同的,而且各类风险发生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以知识为创收主体的轻资产企业最大的风险因素和最需保障的财富是人力资源,而以物质资源为主体的企业所需衡量的关键风险因素则是实体物资。以上案例仅是冰山一角,从事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还有很多,各类性质不同的企业也不胜枚举,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把握企业性质准确分析和衡量所面临的风险因素,理性的选择需要的保险种类,才能有效地分散企业风险,保障企业利益。
第二,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也是影响企业选择保险的外部因素。企业所处的自然条件不同,也会给企业带来一些特殊的风险因素。
他把撕剩的那条毯子扯成一条条的,裹好那双鲜血淋淋的脚。同时把受伤的脚腕子重新捆紧,为这一天的旅行做好准备。等到收拾包袱的时候,他对着那个厚实的鹿皮口袋想了很久,但最后还是把它随身带着。
由此可见,企业规模和经营范围也是影响企业对保险的选择的重要因素,不同规模和经营范围的企业对保险的需求和购买力不同,选择的保险种类也不同,这俨然是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第三,现金支付能力。企业在选择保险时,现金支付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显然,对于现金支付能力较强的企业而言,更有可能在保险上投入较大的成本。倘若企业现金支付能力并不强,闲置资金少,对保险的投入就往往会为企业运营周转的资金投入和其他投资让步。在企业开源节流时,投入在保险上的成本通常是企业节流的对象。现金支付能力是衡量企业实力的一个因素,但并不完全等价于企业实力,有一些实力雄厚的大企业,现金支付能力却并不是很强,例如做房地产行业的企业较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房地产行业成本巨大,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到土地征收及拆迁安置的补偿费,再到房屋、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费用都是相当可观的金额。加之房地产行业税金高昂,契税、增值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印花税等等税种繁复,且从取得土地到建设开发再到销售每个环节都需交税,房地产企业在税务上的成本投入也是十分巨大。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现金流量大但是资金周转率较低,开发周期长,从企业投入成本再到资金回收也需要较长周期,需等房屋达到可售状态资金才能回流。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房地产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来维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对保险的现金支付能力较为有限,在选择保险时往往态度较为保守。现金支付能力是企业对保险购买力的重要体现,也是直接影响企业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在购买保险进行风险管理时,企业都会考虑到自身的现金支付能力做出不同的选择。
保险因其功能的特殊性在现代社会中俨然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手段和财务管理方式。分析企业与个人在进行保险消费时的不同影响因素有助于了解不同企业及个人选择保险的根据和动机,综合分析不同因素对企业及个人的影响程度,帮助企业及个人选择最合适的保险产品和方案,提高风险管理和资金利用的效率,这也是本文的意义和目的。因此,后文会对影响企业与个人保险选择的因素逐一进行分析。
反之,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企业决策者可能对风险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或是对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预判和分析不透彻,对风险管理的投资结构不合理,在选择保险时可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选择的保险不一定适合企业或是规避、转嫁风险的效率较低。
2.外部因素。影响企业对保险的选择的除了上述的企业内部因素外,一些外部的客观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客观条件、不可控因素等都会使企业面临不同的风险,这些风险也在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时需要考量的范围之内。
第一,政治因素。企业在不同的政治环境中会有不同的经营发展条件和空间,自然也会面临其所带来的风险。在社会安定的政治环境中,这类风险会给企业造成的损害自然是不明显,可若是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这类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影响就是沉痛的了,甚至可能摧毁一个企业。其中最直观的风险之一就是“战争”。例如海上货物运输战争险就是针对战争或类似战争行为导致的货物损失进行承保的一种特殊附加险。一些经营海上运输的企业如果其航线会经过一些政治环境不稳定,战争多发的高危地带,多会选择此险种来规避风险,保障货物运输安全。一些企业的经营范围若是处于不稳定的政治环境,也会选择相应的保险来降低社会动荡的外部环境带来的风险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第二,企业规模和经营范围。企业根据自身规模和经营范围的不同,也会影响对保险的选择。规模较大,经营范围较广的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和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要素可能会更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企业需要保障的环节可能也会更多。另一方面,规模较大、经营范围较广的企业实力较为雄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可能更具意愿和购买力投入较多资金进行保险消费来规避和转嫁风险,并且在购买保险时更有可能选择保费和保险金额较高,保险标的更具综合性的保险产品及方案,或是购买更多种类和数量的保险产品。例如上述案例中提到的乐购超市,由于其规模大,店面面积和设施成本大,商品种类数量多,一旦发生火灾波及的范围,承受的损失也会更多。但是也正因为该超市较大的规模和雄厚的资金,在进行风险管理时选择了多种全面的保险产品,承保范围大且保险金额高,使得该超市在风险发生后得到较高的赔付金额,得以将实际承受的损失最大程度地降低,保障了超市的生存和正常经营。又例如上述案例中所提到的外贸公司。如果是兼营交通运输的外贸公司,经营范围大,业务种类多,从销售到运输过程、从货物自身到运输工具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存在风险和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且都会对企业造成较大损失。这样经营范围较广,业务较繁复的企业在对风险进行预估和管理的时候需要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进行考量,也就更可能投入较大的成本购买综合性强,承保范围较大的保险产品,或是购买更多种类的保险产品来保障每类业务和环节,以此来进行较为全面的风险管理,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相反,一些规模较小,业务简单或是种类少的小微企业对保险的需求和投入相对较小。一方面原因是小微企业有许多是刚起步,也有许多利润较少甚至存在入不敷出,经营不稳定等情况,总体上来说小微企业资金实力还不足,闲置资金少,对保险的支出能力较弱,面对保费高昂的保险产品和方案往往难以承受,通常会选择基础的、必要的、种类少或是承保范围较小但是保费较低的保险产品。另一方面,规模和经营范围较小的小微企业通常业务比较单一,资产较少,职工队伍较小,面临的风险因素并不复杂。[6]加之保险作为一种对未来风险进行预判转嫁的工具,在风险发生对企业造成实际损失前,其价值往往较容易被忽视,尤其是对资金有很高需求的小微企业而言。许多小微企业在面对未知的风险时更愿意将资金用于维持企业的运营周转,或是投入到其他现下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方面,而降低对保险的成本投入,对风险的管理也较为粗浅。
案例4.4
案例介绍:茶产业在贵州省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贵州省由于地理环境特殊,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发,导致贵州省各地的茶叶生产受创,给贵州省的农业发展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13年贵州省茶园受灾面积达85.67千公顷,成灾36.87千公顷,绝收2.67千公顷;2014年受灾面积达41千公顷,成灾面积17.67千公顷,绝收1.11千公顷;2015年受灾面积5.8千公顷,成灾1.8千公顷,绝收0.13千公顷。2016年,贵州省农委联合省气象局、及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科研工作组,决定在贵州省开展茶叶气象指数保险的试点工作。
案例分析: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且地理环境十分复杂,缺乏平原支撑,山高坡陡,地形多样,气候多变。气候能培育出优质茶叶的同时却伴随着自然灾害的频发。低温霜冻、干旱、冰雹、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都使贵州省茶产业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巨大风险。茶产业在贵州的农业经济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茶产业蒙受损失,对贵州农业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而气候和自然灾害无疑是给贵州茶产业造成风险的显性因素,面对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等外部条件带来的特殊的风险,贵州针对此在选择保险时也会因地制宜,气象指数保险这类有针对性的特殊保险也在贵州有了需求空间,成了规避气候所产生的风险,减少经济损失,保障茶农生产生活,维护贵州农业经济平稳发展的特殊工具。[8]
再例如先前案例中提到的Kass管理咨询公司,该公司位于东北美洲,夏季高温天数较多,易导致火灾事故,且易发生暴风雪和飓风等自然灾害。面对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该公司在进行风险管理时自然会针对此外部客观条件,在选择保险时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衡量和防范,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分摊风险,保障公司利益。
(三)企业选择保险的总结和建议
从事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由于内外部影响因素的不同,所面临的风险及各类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不同,因此各企业选择的保险种类或是选择保险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企业的性质、规模、经营范围、现金支付能力、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和风险管理能力构成了影响企业保险消费行为的内部因素。而政治环境、企业所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等客观条件也是同样能够对企业的保险选择造成影响的外部因素。
企业决策者应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立足于行业特征,分析不同风险因素对企业的不同影响程度,端正风险态度,综合企业内外部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的风险预估,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及方案,增强风险管理效率,为企业争取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五、个人保险消费影响因素
(一)个人保险种类
个人保险可大致分为一下几类:人身保险,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
(二)个人保险消费选择依据和影响因素
每个人自身条件、所处客观环境不同,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也有所不同。个人在购买保险时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而本文分析出的影响个人保险消费的因素和侧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年龄,收入水平及支付能力,家庭状况,个人风险意识及风险态度,受教育程度及风险管理能力。
传统观念一般认为,女性往往比男性更谨慎、胆小,贪腐的可能性相应较小,因而无论是在制度设计,还是在其他实际工作中,长期以来都存在着“对女性官员发生腐败的关注度不够”[29]的问题。这一方面降低了女官员自身的涉腐风险意识,另一方面也放大了防治女性腐败的制度缺陷与漏洞,从而弱化了防治女性腐败的效果,甚而催生了“鼓励”女性腐败的反向作用。如果女性通过腐败能找到一条风险小、成本低、收益大的升官发财之路,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话,那么女性职务犯罪呈明显快速增长势头也就在所难免了[14]。
1.工作。工作是影响个人对保险的选择的因素之一。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也许会面临不同类型或是不同影响程度的风险因素。有的职业具有特殊性或是较高的危险性,从事这类职业的人更容易选择保险来防范风险。例如手模这个职业。手模是较为特殊的职业,对从事该行业的人的双手有较高的要求,比如要白皙、细腻、纤细等。有的手模会为自己的双手上保险,因为从事这份职业双手就是他们的重要收入来源,然而手是较容易受伤或产生变化的部位,一些细小的伤痕只要影响了拍摄美感都有可能使手模不能工作,给他们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失去收入来源,因此,面对该职业较高的不确定性,手模们在保护自己双手的同时也会选择保险来分摊风险,保障收入。又例如从事高空作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性质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为防范风险,较容易选择意外险等险种保障自身利益。再拿失业保险来说,由于职业的稳定性不同,所面临的失业带来的风险大小也有所不同。稳定性较高的职业比如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大企业等工作的人员,或是从事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职业的人员等这类不易失业或是不惧怕失业的个人,可能就是选择失业社会保险这类基础的保险。而工作不稳定,或是专业性较低,容易被取代的个人可能在基础的社会保险之上,还会通过相关商业保险来针对失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风险进行分摊和防范。
2.年龄。不同年龄层的人对保险的消费行为也会不同,中青年人对商业保险的需求可能会更大。首先,中青年人群普遍具有收入来源和支付能力,也就有了购买保险的经济基础。其次,青年人对新事物和新理念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思维也比较敏捷,更有风险防范意识,且更能接受或主动选择新兴的,更优的保险产品和方案来对风险进行管理。再有,中年人群在家庭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更愿意选择保险来为自己和家庭分摊风险和压力。而婴幼儿、青少年、老年人由于风险意识和支付能力较低,购买保险的几率也较小。[9]
PBL教学是将学习与任务或问题挂钩,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PBL教学方式在医学相关教学方面存在优势[4-6]。多数学生对PBL教学表示满意,认为提高了他们的一般技能[7]。
3.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个人对保险的投资大多是建立在有闲置资金的基础上,和其他各类开销花费相比,投入在保险上的资金所占比重往往并不大,因为对个人而言收入是有限的,而保险毕竟是对未来风险进行转嫁分摊,有限的收入总要先保障日常的、现下的、必要的支出,且保险与其他投资产品相比稳定性较高但收益却较少。所以,对于收入较高且支付能力较强的个人而言,更容易选择保险。收入较高,经济条件较好,购买力较强的个人选择保费和保险金额较高的保险,或是购买多份或多种保险的几率更大。
4.家庭情况。家庭情况成员较多,构成情况较复杂的家庭选择商业保险的几率会更大。特别是已婚、有儿女、有老人的家庭,由于需承担的家庭责任更重,面临的风险因素更多,风险意识也会随之增强,也更愿意借助保险来防范转移风险,分担压力,保障家庭生活的稳定。[9]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孩子的学业、健康、未来的工作、婚姻、养老等问题家长都希望能给孩子一定的保障。平安就曾推出过一款保险产品,在孩子幼年时每年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费,从孩子读初中起每个阶段都能领到一笔保险金,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每年领取一笔保险金,结婚时能领取一笔婚嫁费,到规定年龄后每年能领取一笔养老金。很多家长会选择类似保险产品为孩子的未来进行风险分摊和管理。
5.个人风险意识和风险态度。生活中对个人而言,常见的风险: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无疑是人们进行风险管理和防范的主要依据和方向。然而,是否选择保险?如何选择保险?由于风险意识和风险态度的不同,每个人做出的选择是不一样的。人们选择保险是出于对风险的厌恶,通过保险来分摊转移风险,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稳定性,因此,对于风险厌恶者来说,求稳及规避风险常见的选择便是保险。风险意识较强的风险厌恶者更容易选择投资保险,也更注重对风险的管理,也有更大的几率在保险上投入较大成本。而对于是风险偏好者的个人来说,在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可能更注重当下的花费支出,对未来风险的管理意识可能并不是很强,闲置资金可能也更愿意投入在风险较高但回报率也较高的投资产品上,例如股票等,而非保守的保险。至于风险中性者对保险的选择相较于前两者而言可能更折中一些。[9]
6.受教育程度及风险管理能力。市场上各类保险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然而能否选择适合的保险产品就要看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了。风险管理能力较强的人对风险的预估分析会更透彻,对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发生造成损失的衡量更敏锐精准,并且能够结合自身支付能力等客观情况,选择最需要的,最适合自己,性价比最高的保险产品,提高风险管理和投入资金利用的效率,真正达到防范转移风险的目的,而不是盲目地、从众地选择保险。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由于知识储备较为丰富,接收信息渠道较多,速度较快,且分析信息能力较强,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更容易提升,选择保险时也更显得理性,目的性强,风险管理效率更高。
(三)个人选择保险的总结和建议
现如今在针对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传统风险之上,其他风险因素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复杂,相应的,越来越多的各类新兴保险产品及方案也不断的涌现。保险作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个人在面临保险市场上的诸多选择时,不同的立足点会造就不同的保险消费行为。个人根据工作、年龄、收入水平和支付能力、家庭情况、风险意识和风险态度、受教育程度和风险管理能力等因素的不同,产生不同的风险管理需求,做出不同的保险消费选择。
个人在选择保险产品时,应冷静理智地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预估风险,明确自身需求,结合自身收入、支付能力等客观情况选择合适的保险产品及方案,真正达到自己的风险管理目的,理性地进行保险消费,避免盲目、从众等消费误区。与此同时,也要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培养风险管理能力,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六、结论
保险作为分摊风险,补偿损失的工具,在发挥其基础职能时,也派生出了资金融通,社会管理等职能。由于其功能的特性,使保险成为重要且普遍的风险管理手段和财务管理方式。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保险是防范转移风险,减少未来不确定因素的重要工具面对保险市场上诸多保险种类和产品,做出最合适且性价比最高的选择才能使企业与个人最好地达到风险管理目的,使风险管理和资金管理效率达到最优。
然而,企业和个人由于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对保险的选择也有所不同。想要优化企业与个人的保险消费行为,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就要先了解企业及个人保险消费的动机,分析企业与个人不同的保险选择行为后隐藏的不同影响因素和立足点。企业选择保险时会根据不同风险的影响程度和自身承受能力,结合企业内外部因素,对风险进行综合地衡量分析,选择不同的保险产品和保险方案。而个人在进行保险消费时,自身所面临的各方面主客观条件都是影响个人对保险选择的重要因素,个人也会以这些因素为侧重点对风险进行管理,产生不同的保险消费选择。
企业与个人在选择保险时,都应树立良好的风险意识,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效率,避免盲目、从众地进行保险消费。理智地结合各方面因素,选择需要的,合适的保险产品,如此才能最高效地发挥保险的功能,防范转移风险,保障企业和个人的利益。
近年来,该矿区的矿产资源开发在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使得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一些地方土法炼金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氰化物污染,当地牧民癌症高发[1];某些地方铜铅锌选矿废水长期向江河排放,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导致局部河段水产资源发生变异。矿产开发对雅砻江水质乃至流域的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危及到人民生产及生活。
参考文献:
[1]庄少绒.论保证保险的保险性质—以保险本质特点及功能为视角[J].北方经贸,2018(12):86-87.
[2]乔涵.马克思保险思想及其对新时代保险服务实体的启示[J].中国集体经济,2018(35):84-85.
[3]李晓斌.论保险的社会管理职能[J].中外企业家,2014(20):48.
[4]James S. Triesehmann, Sandra G. Gustavson,Robert E. Hoyt. 风险管理和保险(第 11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5]陆剑峰.实例浅谈企业保险险种选择[J].财会通讯,2013(20):126.
[6]王岩,刘黎宏,黄欣.小微企业风险保障及保险融资服务需求调查分析[J].西部金融,2014(06):56-58.
[7]王志生.中国企业保险需求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7(08):144.
[8]默思羽.贵州省茶叶气象指数保险可行性研究[D].贵州:贵州财经大学,2018.
[9]闾舒文,王陵晗,徐晓玲等.我国居民购买商业保险影响因素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3):42.
(作者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商学院2015级财务管理系)
标签:保险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保险功能论文; 保险的选择论文; 企业论文; 个人论文; 大连外国语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