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一起成长论文_刘小猛

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一起成长论文_刘小猛

刘小猛 金台区蟠龙二中 陕西 宝鸡 721302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2-195-01

一、课堂上的机智需要对学生的理解

【案例背景】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这些突发事件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往往胜过我们课堂的学习内容,在遇到这类和教学完全无关的突发事件时该如何处理呢?此刻,生成性的课堂就会考验我们教师的教学智慧。

【案例描述】在某一天下午语文课,学生本来就没有精神,加上天空阴沉沉的闷热,导致这节语文课上得很沉闷。离下课还有十多分钟,我正想如何将本节的第四个知识点落实下去,突然窗外噼里啪啦响了起来,顷刻学生全都惊呼起来:“下冰雹了!”所有的眼睛望向窗外,嘴里还发出各种各样的感叹和评价。我制止了好几次都没效果,正当我气恼时,突然听到学生说,原来冰雹下起来如此凶猛呀,真不可想象!此刻,我才觉察到到对现在的学生而言,他们哪里见过下冰雹呀。于是,我不再制止,大度的让学生走出教室,站到阳台去看,学生顿时安静了许多。他们惊奇而专注的看着,直到冰雹下的稀疏了,才回到了教室。

在临下课时,我结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写作训练,以“雨的前世今生”为话题进行一个片断练习。学生听到这个话题挺感兴趣,以前听到布置写作时的哀叹声消失了。第二天上课时,我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讲评,引导他们从描写逐步深入到对“雨”的精神、意义的思考,由“雨”扩展出去,谈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的思路大多比较开阔,由“雨”引起的思绪也比较真实。

【案例评析】上完这节课,我感觉自己没有让这十几分钟白白浪费,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在这堂课中正是出于对学生生活阅历的理解,对学生的喜好,才采取了疏而不堵的措施,才让那节原本沉闷的课堂变的趣味,实效,师生双方都愉悦。如果不能理解学生的心理,强行落实原来的教学计划,不仅白费力气而且没有任何效果。由此可见,教师不光要有知识,还要有善于理解学生的一颗心,带着它和学生一同成长。

二、尊重和爱会让我们走得更近

【案例背景】教育不仅是面向社会和未来的事业,更是培育生命的事业。作为一名老师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知识教“活”、让学生“活”好,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再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

【案例描述】某周五的一节课,发言学生在投影屏幕上出示了一组图配话的幻灯片,一一点击播放,并依次读着画面下的配文:

一、繁华的背后

一个老人,在酒店附近的垃圾堆里默默找寻他生活的依靠,无精打采,满面愁容;

当我聊及他儿女的事情时,一滴眼泪从他眼角流下,在陌生人面前,他好像有点尴尬,不自觉地地下了头,用左手轻轻地拭去了已经沾湿脸颊的泪水。

二、重庆“关爱女孩”活动

女孩雨中表演,领导撑伞观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爷爷为孙女之死悲痛欲绝

一小时敲不开急诊门,医生怠慢,8岁女童不治身亡。

我想此时任何话语都是多余的。但是我和同学们都看到,发言者趴在课桌上,肩膀在不住的抖动。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我的心在看完图片和所配的文字后复杂难言,此时更是不禁猛的一颤,是学生过于幼稚还是我过于成熟?是学生过于敏感还是我过于麻木?我对这类问题已经不再敏感,但对课堂上讨论这类问题却比较敏感。

怕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想一概而过。但是,看到有许多学生在举手,就直接把发言权还给了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最高的规范就是自由。”教师的任务不是约束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引导学生学会自由地思考和自觉地自我约束。

生1:图片中捡拾垃圾的老人真的很可怜,我们的各级政府在做什么?

师:我想我们更该问一问他的儿女在做什么。不要上纲上线,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社会而忽视了个人所应承担的义务和所应具备的良知。更确切地说,不是社会滋生了这样的人,而是这样的人多了才成为社会的问题。

生2:我不知道是我们的国家出了问题还是我们自己出了问题?

师: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党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如同一个人,他永远处于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中,要相信,“点”代替不了“面”,部分不是主流。

生3:子女无情,领导无心,医生无德,公民的道德建设真的是刻不容缓!

师:要庆幸的是我们当中没有这样的人,更欣慰自己不是这样的人!在生命与金钱,道义与利益发生冲突之时,我们无权要求别人舍利取义,但我们自己可以做到问心无愧。自己有没有对现实生活中的乞丐投去温柔的一瞥,有没有放下所谓的体面与尊严给他们一声轻轻的问候,有没有给过他们人性关怀。

你们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注他人的生命;爱自己,更爱国家。所以我给你们发言的自由。你们要知道社会需要热血后生,更需要理智青年!

结束后我看到学生凝重的脸上有了满意的笑容。对他们的尊重,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爱心,让我们的心走得更近,让我们师生关系也更加和谐真实。因此,教师的任务不是约束学生,而是要带着尊重和对人真实的爱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把尊重和爱的种子播散在学生的心田。

【教学反思】

1、重视问题

课堂是教师生命的舞台,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如果教师是雄鹰,那么课堂便是他们翱翔的天空。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情境等,教师不应视而不见,应付了事。而应暂时停下脚步,带着尊重听一听,看一看,讲一讲。

2、解决问题

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全员参与的课堂,成功的课堂不仅能事先预防频频出现的问题,更能对出现的问题做出有效的反应。任何一节课都可能有突发的意外,这是教师备课中不易预料的,对这些意外,教师应当带着爱心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待,从而让课堂变得五彩缤纷,生机勃勃。

3、认识学生

不要小视学生,他们不是没有思想的接收器,他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更有对我们这个国家和人事的大恨与大爱。也不要高估学生,愤世嫉俗时,他们比谁都振振有词,但认识难免片面和偏激,批评难免盲目和冲动,正确引导势在必行。

走进学生的心灵带着尊重理解和爱与学生一起成长。

论文作者:刘小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9

标签:;  ;  ;  ;  ;  ;  ;  ;  

走进学生的心灵与学生一起成长论文_刘小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