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业产业结构与企业经营策略对获利能力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营策略论文,产业结构论文,能力论文,寿险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寿险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02年底目前我国市场上设立的寿险公司已达22家,随着市场的发展和WTO规则的实施,寿险公司设立的数目还会有较大增长。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大陆保险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寿险公司获利能力将成为各公司的关注要点。
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因素很多,寿险企业尤其复杂。就产业组织理论而言,产业结构(industry structure)是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产业结构的的改变,会使个别企业做出各种不同反应,经营策略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寿险公司会响应环境的变化改变其资产与负债的配置,而这种经营策略改变就会进一步影响公司的获利能力。
经济学家通常只考虑市场环境而不顾及企业管理及行为,而企业管理者通常对市场总体环境的把握不够全面清晰,因此为使寿险业稳步发展,管理部门了解市场结构与企业经营策略的关系,从而规范寿险公司经营行为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的目的即剖析中国寿险业市场结构对公司经营策略的影响,同时对寿险市场结构及与之相应的各公司经营策略两者对公司获利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为保险监管部门规范寿险公司的经营行为提供参考,并使寿险公司能够在监管法规前提下,应对市场结构的变化,合理调整经营策略。
一、产业结构、经营策略与获利能力关系的文献综述
产业组织理论是产业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以及不同产业结构对厂商经营行为及获利能力的影响,强调产业结构与获利能力间的关系。Church and Ware(2000)认为运用产业结构-行为-绩效理论模式来进行研究时,必须考虑产业结构、厂商行为及获利能力三者的关系,但多数学者往往是直接研究产业结构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其中以什么变量反映产业结构和获利能力也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其中市场力量理论(market power theories)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该理论认为市场结构可以用产业集中度或市场占有率两者之一来反映;获利能力是指厂商采取一定的经营策略所达到的结果,可以表现在产出、就业量、分配效率、公平等指标上,其结果包括经济效率、经济公平、技术进步,就业及厂商利润等项目。该理论还认为较高的产业集中度及市场占有率会使厂商的获利能力较强,Bain(195)与Martin(1993)用简单回归的方法对美国产业集中度与获利能力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产业集中度与获利能力确实存在正向关系。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对市场结构、企业策略及获利能力关系的研究目前有两类方法,一类是多元回归分析,第二类为联立方程组方法,用这两类方法研究市场结构、企业策略及获利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两者均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多元回归分析对于探讨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非常有效,但它无法衡量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间的关系,因此它只能以部分可观测变量代替,这样损失的信息就无法弥补和反映。联立方程组方法也存在同样问题,并且联立方程组方法在探讨变量间关系时没有考虑测量误差,即该方法将可观测变量的信度假定为1,这就造成模型的参数估计有所偏差。
本文认为,产业结构、经营略略与公司获利能力实际上是一些无法直接观测的变量,必须以适当的可观测变量加以反映,因此研究中必须通盘考虑这些无法直接观测的变量间的关系和各个可观测变量与各自所反映的不可直接观测变量间的关系。结构方程模型正是研究这一类问题的最佳工具,因此本文将以结构方程模型为工具来研究产业结构、经营策略与厂商获利能力间的关系。
(二)本研究的设定
(1)观测变量选择
本文目的是研究寿险业产业结构、经营策略与寿险企业获利能力间的关系,而这三者都有些不可观测的变量,必须以一定的可观测变量加以反映。
文献探讨与理论研究表明,寿险业的产业结构不能单纯以市场占有率反映,还必须考虑各个公司的规模及各公司间的业务关系,可以用各公司的资产总额来反映公司规模,以公司再保险比率反映公司业务关系。经营策略及获利能力也可以用相应几个可观测的变量加以反映,各具体变量的构成见表1(表略)。
(2)变量间关系设定
(三)数据特征与算法选择
由于国外寿险业经营历史较长,而且信息较为公开并有比较完善的数据库,获取数据比较方便,因此其研究范围内大多数样本数较多,两国内寿险业历史较短,统计数据口径也不一致,因此我们选择中国保监会成立以来编印的《中国保险年鉴》中记载的各公司历史数据。但由于年度有限,且公司数目也有限,为增加研究的样本量,以各公司历年数据为依据进行计算,忽略其中自相关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的参数求解有极大似然估计、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渐近分布自由估计、偏最小二乘估计等算法,前两者需要样本量足够大并且观测值服从多元正态分布,渐近分布自由估计理论上讲解决了观测值不服从多元正态分布的问题,但仍受样本量约束。偏最小二乘估计可以很好地解决样本量较小的问题,本研究受数据量所限(有效记录仅51条),因此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有很多指标,分为三个方面的检验,即总体拟合度检验指标(RMSEA、GFI、卡方检验)、增量拟合优度检验指标(NFI、RFI、IFI、NNFI即TLI等)、精简度检验指标(PNFI、PCFI、PGFI等)。这些指标中,卡方值、GFI、NFI、RFI等受样本量大小的影响较大,因而渐渐不被使用,IFI对偏差模型有误差,而且越复杂的模型其取值越优,与检验目的正相反,因此也弃之不用。因此本研究选择RMSEA、TLI和PNFI三个指标对模地进行拟合优度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由表2可见,原模型三个方面的拟合中,只有精简度检验能够通过,其他两方面检验都未能通过,因此不能接受图3(图略)所示的原始模型。逐步删除模型中不显著的变量,将寿险比率、责任准备金提存率和投资报酬率删除后重新估计修正模型,模型三方面的拟合优度检验全部通过。
(二)潜变量与观测变量间的关系
模型中潜变量与观测变量间的系数见表3(表略)。由该表可知,修正模型的所有观测变量与其对应潜变量间的的系数都达到了显著水平,能够分反应其对应潜变量情况。从产业结构看,平均资产余额与市场占有率对市场结构的反映能力相差无几,显示在大陆市场上企业规模与市场占有率间的高度相关。“再保险比率”的标准化系数为-0.06,一方面它对产业结构的反映能力较前两者为差,另一方面,它与产业结构间呈相反的关系,即再保险比率越高,表明公司市场能力越弱。
从经营策略看,“经营费用率”的标准化参数值比“资金运用率”为高,因此对经营策略的反映能力更强,而“资金运用率”的标准化系数极小,只有0.022,反映大陆市场上寿险企业经营策略中,“资金运用率”的作用并不很重要,这与大陆保险资金运用现状相吻合。
从获利能力看,“利润率”的标准化系数值为0.748,远较“资产报酬率”和“权益报酬率”的系数值大,表明目前考察大陆寿险企业获利能力,利润率还是首选指标。
(三)潜变量间的关系
由表4(表各)可见,潜变量间的关系均达显著水平,其中“产业结构”对“经营策略”的标准化参数估计值为0.135,“产业结构”对“获利能力”的标准化参数估计值为0.361,“经营策略”对“获利能力”的标准化参数估计值为-0.760。因此大陆寿险的产业结构对获利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力,同时产业结构的变化还会影响经营策略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但产业结构为对获利能力的直接影响大于通过经营策略的间接影响。
从结果看,产业结构对获利能力的影响是正向的,即垄断地位会带来获利能力的增加;经营策略对获利能力的影响是负向的,即保守的经营策略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产业结构对经营策略又具有正向影响,即垄断企业往往趋向保守的经营策略。
(四)主要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当产业结构比较集中,厂商较少时,厂商为维持现有的市场占有率,就会采取成本控制的策略,对组织调整、生产技术与管理的改进反应会较慢,对新产品的感性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关注相对减少,经营策略趋于保守从而影响公司的获利能力,因此产业结构会通过企业经营策略对企业的获利能力有负向影响。但是由于垄断所带来的市场力量又会弥补保守的经营策略对获利能力的不利影响,因此产业结构对获利能力呈正向影响。大陆寿险业的数据表明,寿险产业结构变化对企业获利能力的直接影响超过了因影响企业经营策略从而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这些结论符合产业组织理论。
但研究上发现一些重要变量对潜变量却没有反映能力或反映能力有限,比如寿险比率是反映企业经营策略的重要指标,但本研究表明,该变量不能反映我国寿险业的经营策略,另外,资产报酬率是反映公司的资产运用效率的更直接的指标,但我国寿险业中该指标的反映能力相当有限。这也是由我国寿险业经营环境决定的。目前我国寿险基本处于有限竞争阶段,经营主体增加,但几个老牌企业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这些老牌公司的经营策略基本反映了寿险业经营策略的概貌,以保守策略为主,因此寿险比率在不同公司间的差别不能得到明显反映。由于资金运用渠道受限,我国寿险资金的运用效率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