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论文_翁金腾

黄梅县人民医院 湖北黄冈 435500

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护理进行指导分析,总结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和护理体会以供参考。方法 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0例产妇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90例产妇进行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新生儿情况。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发病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实验组P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对比两组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与新生儿母乳喂养,对其进行全面护理能够使新生儿和产妇情况更佳,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母乳喂养;影响因素;新生儿;护理体会;临床分析

母乳是婴儿的第一天然食物,母乳喂养是指母亲使用乳汁喂养婴儿的方式,临床建议应在新生儿出生一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母乳提供了婴儿出生后所需的大部分营养,母乳不仅具有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优点,同时母乳中含有的免疫因子等能够提高婴儿的免疫力,与此同时母乳喂养能够降低母亲乳腺癌等的发病几率。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为了对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护理进行指导分析,总结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和护理体会,以180例产妇为对象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患者的一般资料如下。对照组90例: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为(30.65±2.64)岁;分娩胎龄37~40周,平均胎龄为(39.25±0.38)周;其中初产产妇82例,非初产产妇8例;男新生儿数50例,女新生儿数40例。实验组90例:年龄20~38岁,平均年龄为(30.88±2.73)岁;分娩胎龄37~40周,平均胎龄为(39.06±0.52)周;其中初产产妇83例,非初产产妇7例;男新生儿数51例,女新生儿数39例。两组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胎龄、分娩情况、新生儿性别等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组间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所有产妇身体健康奶水充足,具备母乳喂养的条件(2)无传染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等(3)产妇均知情并且为自愿入组,入组前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高血压等疾病(2)沟通困难,具有感知障碍、精神障碍等(3)患者不知情或拒绝入组等。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不限制产妇,使其按照自身意愿进行母乳喂养,根据其不同的喂养方式进行新生儿喂养指导,耐心的解答产妇母乳喂养中所遇到的问题。实验组产妇进行全面护理指导:1.日常宣教:开展宣教讲座,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及优点,同时讲解母乳喂养的注意事项,向其分发宣教手册,密切关注产妇及新生儿,讲解母乳喂养中出现的问题。2.技巧指导:根据产妇及新生儿情况选取合适的母乳喂养方式,对产妇进行指导,包括喂养姿势、喂养时间、乳房护理等知识。3.心理护理:密切关注产妇及新生儿情况,经常与产妇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4.其他护理:辅助产妇进行产后训练,对产妇饮食进行控制等。

1.4评价标准

两组在进行母乳喂养3个月以后对产妇和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程度。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00%。

1.5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新生儿情况,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例数(%)]

实验组新生儿发病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13.33%,实验组PD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对比两组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护理满意程度

实验组产妇非常满意56例,比较满意32例,不满意2例,总满意率为97.78%(88/90),对照组产妇非常满意30例,比较满意36例,不满意24例,总满意率为73.33%(66/90),经过对比两组差异明显,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母乳喂养是指采用母亲乳汁对新生儿进行喂养的方式,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能够供给婴儿生长发育[1],同时母乳中含有的免疫因子能够有效的提高婴儿的免疫力,降低新生儿疾病的发病率[2]。经过临床观察,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经济因素、科学因素、心理因素和身体因素都会对母乳喂养产生影响[3]。在全面护理过程中,对产妇进行宣教,使其了解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和优点,许多产妇认为母乳喂养会造成乳房变形等,在宣讲过程中告知患者此种情况发生率极低,避免产妇出现消极情绪[4]。护理过程中对产妇进行喂养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母乳喂养姿势、频率等的指导,避免呛奶等情况的出现[5]。

为了对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和相关护理进行指导分析,总结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和护理体会,以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应对产妇进行全面护理提高母乳喂养率。

综上所述:对与新生儿母乳喂养,对其进行全面护理能够使新生儿和产妇情况更佳,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邬云娜.早期母乳喂养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231.

[2]许书娴.早期母乳喂养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0):7957.

[3]陈红美.早期母乳喂养存在的问题与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5):129-130.

[4]史博.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1245.

[5]傅赛红,严雪群.母婴早期接触对新生儿体温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7):2722-2723.

论文作者:翁金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及护理体会论文_翁金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