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枢纽辐射驱动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设计_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枢纽论文,效应论文,评价论文,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15.05.004

      [中图分类号]F2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52X(2015)05-0012-03

      1 引言

      物流枢纽是由核心区域内各层级物流需求和作业节点、连通线路、物流设施设备以及运营管理主体构成的、以物流服务为核心功能的有机整体,以实现物资的有效价值流动。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已提出要“加强物流基础整合,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国务院于2014年9月12日颁布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也多次强调了区域物流枢纽和国际物流枢纽建设的重要性。物流枢纽作为区域物流系统的核心节点,是区域内部和对外主要的物流中转地,亦是各种物流设施设备以及物流信息资源的聚集地,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对辐射区域具有较强的带动效应。

      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评价是物流枢纽规划、建设以及后评价的重要内容,而目前的物流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详细规划乃至后评价研究,仅注重物流枢纽自身的经济效益评价,忽视了物流枢纽外部的辐射带动评价,往往是一笔带过的定性描述。然而,物流枢纽作为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在规划、建设及后评价过程中更应突显其外部效应。王华、邓明然[1]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构建了物流节点社会效益综合指标体系,并采用物流成本内部比例、物流外向度、物流依赖度等指标评价物流节点社会效益;陈远高[2]分别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数据包络法对城市物流节点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价;郭姗姗、高洁、帅斌[3]论述了物流园区后评价的必要性及评价的主要内容。虽然部分学者已经构建了科学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物流节点社会效益进行评价,但是物流节点社会效益评价并不能完全囊括其辐射带动效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2 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

      辐射是指辐射源通过一定的媒介互相传递能量的过程,带动是指外力推动或拉动的过程。物流枢纽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通过辐射源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体现的[4]。极化效应是物流枢纽作为区域社会经济的物资、信息等的集聚地,吸引和拉动辐射区域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聚集的过程;扩散效应是物流枢纽内部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向辐射区域扩散,带动辐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物流枢纽像磁场磁极一样能产生吸引和扩散作用,向外的扩散、辐射与自身的集聚提升相辅相成。没有物流产业的内向集聚和整体功能实力的提升,就没有强大的辐射扩散作用;没有向外的辐射扩散,自身的集聚、提升就失去了动力和功效[5]。物流枢纽的辐射带动效应是一种以点带面的互动过程,强化其辐射带动效应,无疑会促进和加快物流枢纽自身和辐射区域的发展[6]。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机理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机理示意图

      3 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物流枢纽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其对辐射区域的带动影响也是一个多元化的动态过程。既涉及物流枢纽自身的有形资产和无形信息等内容,也涉及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各要素本身不仅处于发展变化中,而且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多维度、多元素、多层次的动态综合体,这无疑给指标的设立带来了一定困难。为使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地评价物流枢纽的辐射带动效应,在选取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物流枢纽对辐射区域的带动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包含系统的所有因素,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揭示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客观性原则。物流枢纽的辐射效应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要能切实反映和监测物流枢纽的辐射带动效应。当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时,通过这一指标体系能确切地反映出其对物流枢纽可能产生的影响。辐射带动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忠于最终目标,保持与最终目标的一致性,反映客观情况的本质。

      (3)多角度原则。物流枢纽与辐射区域所组成的整个动态系统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辐射效应评价的多角度原则。只有遵循多角度的原则,才能准确全面地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既要看到宏观因素的影响,又要看到微观因素的作用;既要考虑区域内各个节点的情况,又要考虑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对其的影响。

      (4)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辐射带动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在构建过程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实践。既要有科学的基础理论支持,同时又要能反映评价客体的实际情况。指标的可行性原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要简单,指标体系中各种指标的设计必须简单,使数据的获得容易,模型的测算易于实施;二是要可行,即指标所要求提供的信息可以获得,并具备实际意义。

      4 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对物流枢纽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借鉴运输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中相关评价指标,构建了物流枢纽辐射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5 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评价是通过指标设计和模型构建,定量反映物流枢纽对辐射区域社会经济和物流产业发展的影响效应。物流枢纽的辐射带动效应是物流枢纽自身系统与辐射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多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在考虑多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将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3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总量效应、结构效应、社会效应,在一级指标下分解为11个二级指标对其进行支持和诠释。

      5.1 总量效应

      总量效应是指物流枢纽对于辐射区域经济总量的带动效应,该一级指标下设了6个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二级分指标,涉及GDP、进出口额、外来投资额、物流业增加值等方面。通过对6个二级指标的研究,可以获得物流枢纽区域经济辐射带动总量效应方面的情况。

      (1)物流枢纽对辐射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该指标反映物流枢纽在对区域辐射过程中对于区域经济的提升作用,是从物流枢纽经济规模角度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数据指标。通过物流枢纽生产总值占辐射区域生产总值的比重衡量这一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物流枢纽GDP贡献率=物流枢纽GDP/辐射区域GDP (1)

      (2)物流枢纽对辐射区域进出口额增长贡献率。该指标反映物流枢纽对于辐射区域内商品进出口值的提升作用,是从物流枢纽对外贸易规模角度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数据指标。通过物流枢纽进出口总额占辐射区域内进出口总额比重来衡量这一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物流枢纽进出口额贡献率=物流枢纽进出口额/辐射区域进出口总额 (2)

      (3)物流枢纽对辐射区域引进外来投资额增长贡献率。该指标反映物流枢纽对于辐射区域引进外来投资额的提升作用,是从物流枢纽引进外来投资角度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数据指标。通过物流枢纽引进外来投资额占辐射区域内引进外来投资额比重来衡量这一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物流枢纽引进外来投资额贡献率=物流枢纽引进外来投资额/辐射区域引进外来投资总额 (3)

      (4)物流枢纽对辐射区域物流产业增加值贡献率。该指标反映物流枢纽对于辐射区域物流产业的提升作用,是从物流枢纽物流产业规模角度反映其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数据指标。通过物流枢纽物流产业增加值占辐射区域物流产业增加值比重来衡量这一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物流枢纽物流产业增加值贡献率=物流枢纽物流产业增加值/辐射区域物流产业增加值 (4)

      (5)物流枢纽单位货运量节约的物流时间。该指标从微观层面反映了物流枢纽对于辐射区域物流业发展的带动效应,通过考察物流枢纽对辐射区域内单位货运量所节约的物流时间来体现其对于物流业发展的推动,实际操作中可选取辐射区域内一个统计周期内单位货运量所消耗的物流时间来衡量该指标。

      (6)物流枢纽单位货运量降低的物流成本。该指标从微观层面反映了物流枢纽对于辐射区域物流业发展的带动效应,通过考察物流枢纽对于辐射区域内单位货运量所降低的物流成本来体现其对于物流业发展的推动,实际操作中可选取辐射区域内一个统计周期内单位货运量所消耗的物流成本来衡量该指标。

      5.2 结构效应

      结构效应是指物流枢纽对于区域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改善的促进作用,该一级指标下设了影响区域经济、社会结构调整和改善的指标,涵盖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促进传统产业改造等方面。

      (1)物流枢纽对促进辐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该指标体现的是物流枢纽对于辐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改善的促进作用。服务业所占比重能体现出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改善即是提高区域服务业产值的比重,该指标可以较为客观反映物流枢纽对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2)物流枢纽对促进辐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该指标体现的是物流枢纽对促进辐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面的影响程度,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一种,主要服务对象是生产制造类企业,通过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提升制造业利润率。该指标反映物流枢纽对于区域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促进程度,以及对于制造业利润率改善的影响。

      5.3 社会效应

      社会效应是指物流枢纽对于辐射区域社会综合发展的带动效应,下设了3个二级指标,包括了就业、税收以及综合竞争力等方面。

      (1)物流枢纽对辐射区域税收贡献率。该指标是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角度评价社会经济效益的经济数据指标,通过物流枢纽内物流企业各项税收总额占财政收入比重来衡量这一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税收贡献率=物流枢纽内物流企业各项税收总额/财政收入 (5)

      (2)物流枢纽对辐射区域内就业诱发额。该指标是指物流枢纽及其辐射范围内带动的就业人数。通过该指标可以有效地衡量物流枢纽在建设和运营后带来的辐射区域就业诱发额,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辐射区域内就业诱发额=百万元固定资产原值使用劳动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百万元) (6)

      由于不同行业固定资产原值使用的劳动力人数不同,需要先获得不同行业的百万元固定资产原值使用的劳动力人数。因此该指标的细化公式如下:

      

      式(7)中:Y为辐射区域内就业诱发额,

为不同行业百万元固定资产原值平均使用劳动力人数,

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n=1,2,3分别指代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

      (3)物流枢纽对辐射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贡献。该指标反映物流枢纽对于辐射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的促进程度。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包括投资环境的改善、人口素质的提高、区域开放程度以及区域持续发展潜力等方面,该指标可以反映物流枢纽对于区域综合竞争力提升和改善的影响程度。具体评价指标见表2。

      

      6 结语

      物流枢纽的指标权重可以根据不同区域情况采用多种方法予以确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相关研究[7-9],在此不再赘述。本文在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总量效应、结构效应、社会效应3个层面构建了区域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对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进行评价。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通过实证研究确定物流枢纽辐射带动效应评价标准。此外,物流枢纽对辐射区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这也是评价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扩充的内容。

标签:;  ;  ;  ;  

物流枢纽辐射驱动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设计_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