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与医疗实践论文_李怀东 陈媛媛

医患沟通与医疗实践论文_李怀东 陈媛媛

李怀东 陈媛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8 医院呼吸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现代医学发展至今,医患沟通已经成为医疗实践中重要的伴行职能,成为贯穿医疗活动始终并影响医疗实践能否成功实施的重要的因素。在医疗实践中,医患沟通存在沟通不能和沟通不良的局限性,不能解决医患关系中的所有纠纷。医患沟通需要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培训和完善。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6-0034-02

【关键词】医疗沟通;医疗实践;医患关系;局限性;培训

Physician-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Medical Practice

LI Huaidong CHEN Yuanyua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Disease, the 88th Hospital of Chinese PLA, Tai’an 271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edicin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ly accompanying functions of medical practice and penetrate curative activity all the time, which is importantly affect factors if successful implement to medical practic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has the limitations of unable communication and poor communication in medical practice, and can't solve all the medical disputes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needs training and strengthening in medical practice.

Key word Doctor - Patient Communication; Medical Practice; Doctor - Patient Relationship; Limitations; Training

医务人员和患者是医疗保健的两大主体,两者的关系是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发生并在医患沟通活动中体现的。在医疗行为的全程中,医疗实践和医患沟通是医疗服务中相辅相成、互相依赖的实践活动,是医务人员实施的两类职能。对医务人员而言, 不仅面对的是疾病,而且要面对患者心理、生理上的变化及需求, 及与疾病相互影响所构成的复杂的情境。作为首要职能的医疗实践,已远远不能解决基于社会人因疾病而产生并伴生于疾病的心理、生理等需求。医患沟通已经不是医学发展初期可有可无的手段,而是逐渐成为现代医疗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伴行职能,成为贯穿医疗活动始终并影响医疗实践能否成功实施的重要的因素。从医务人员从事的职能特点来看,重视医患沟通是关注社会人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延伸和体现,加强医患沟通职能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并可优化医疗实践。从这个层面上强调二者,或可将其称为“双职医学”。

1 医患沟通伴行于医疗实践,并贯穿其始终

医患沟通是指在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中,医患双方围绕伤病、诊疗、健康及相关因素等主题,以医方为主导,通过各具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科学指引患者诊疗伤病,使医患双方形成共识并建立信任合作关系,达到维护人类健康、促进医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目的[1]。医患沟通是对病人进行“答疑解惑”、心理疏导、增强治疗信心的有效途径;是增进医患双方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是体现人文精神理念的重要方式[2]。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有效的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3],是医生医疗手段之外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其基本技巧是掌握和应用有效的沟通技能,而上升为艺术性是针对形形色色的患者及家属,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和风格[4]。沟通活动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医患信任的建立、医疗实践的实施和患者对医疗效果的评价。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迁,传统医患关系(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依赖及顺从)已经转变[5],加之生物- 社会- 心理医学模式广泛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传统医学实践活动强调治疗疾病而忽视医患沟通的时代早已经结束。现代医疗实践活动强调整个医疗实践过程中,医患关系担当的“角色”及对医疗实践的影响。在临床实践中,仅仅实施“治病”为目的和终点的医疗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医患关系的协调与否不仅影响医疗实践的顺利实施,而且也会对疾病的预后发展产生影响。医患关系不是医生和患者简单的关系,包含了与医院及社会等利益主体的复杂社会关系,贯穿于道德、利益、法律、人文等多个层面, 其最直接、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医患沟通活动,直接体现医者人文理念和道德水平。任何医疗实践的临床步骤,既是医疗技术的运用过程,也是沟通过程,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在医学诊疗实践中,由于患者医学专业知识的缺乏、追求康复的渴望、规避风险追求疗效的理念,从就诊之初医患沟通即显出其重要性。如采集病史、解释病情及诊断、协商治疗方案、劝说不合作患者、知情同意谈话、传达病情、应对患者质疑、例行查房等都是沟通的过程。机体和疾病动态变化过程的不可预知性、医疗过程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医疗信息的特殊性等,沟通活动时时与医疗实践活动伴行且甚至超越其上,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逐渐熟练和完善的实践过程。当医生的研究目标、自我利益同患者利益冲突时,医患沟通的最佳目标是寻求使患者受益最大而受害最小、符合患者利益的最佳方案[6]。沟通活动首先要求医患双方相互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权力与义务。医方一方面行使解决患者健康问题、满足患者治疗要求、维护患者利益的义务,另一方面必须尊重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和价值观,尊重他们做出的适合他们利益的决定。医疗实践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医患沟通贯穿于这一过程的始终,也贯穿每一项医疗实践活动中,所有的治疗选择应和患者合作来讨论和决定。并定期评估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和治疗的理解。医患双方的关系不是固定在一个点上, 而是随着社会空间及时间的发展在不断更换着具体的内容。医患关系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医患主体之间在信息交流、行为互动不断深化的过程, 也是对疾病诊治不断调整和深化的过程[7]。沟通的最终目的是维护医疗实践各阶段医患双方的信任及承担各自的义务。尽管医疗水平提高,但是有爱心和同情心、善于沟通的医生仍然是最好的治疗“工具”,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医疗实践活动的结局[4]。因此,良好的沟通活动是杜绝出现医患纠纷的强有力手段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医患沟通在医疗实践中的局限性

医患医学专业信息不对等,医方在“专业性”和“技术性” 上占有绝对优势,掌握着医疗服务的主导权,但并不意味着在医疗实践中可全程导引患者的医疗选择及依从性,患者对自身疾病体会的“经验性”和一知半解的“普知性”, 对疾病认知、诊疗认知、风险认知等的不同,必然引起医疗实践过程中医患思维的碰撞- 交流- 再碰撞- 再交流。从根本上看,这是现代医学的疾病诊疗体系和普通人的疾病认知框架之间的巨大认知差异,必定会潜藏医患矛盾的危险甚至爆发[8]。

医疗实践活动中,医患沟通的终点有不同的结局。一是沟通不能:源于医患认知的巨大差距,主要是患者方面的原因。医学是专业性极强的专业,即使较通俗的医学常识,对于处于明显信息弱势的患者来说也是复杂的问题。医患认知的起点及

水平不在同一层次,必定影响沟通的广度和深度,或多或少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尤其是面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这类患者知识层面狭窄,对事物认识常不够准确,医患沟通常常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还可能导致误解,所以医方常常会减少或放弃与这类患者进行沟通[9]。二是沟通不良:对于医者,由于人文知识及素养欠缺,仅重视患者的生物属性而看不到其心理和社会因素,不主动采取有效措施与患者沟通;或由于缺乏沟通认知(如医生自我角色的认知)、沟通方式及技巧、交流表现而导致沟通不良 [10];或信奉“机器至上”的真理观,不相信病人的叙述,由此产生医患间的技术性失语[11]。对患者而言,有患者个性、文化因素、社会背景等不同的因素。尤其对于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患者来说,医患沟通比较棘手。如认知偏执者钻“牛角尖”不能沟通,性格内向者“封闭自我”不易沟通, 抑郁质患者“神游于外”难于沟通,胆汁质患者“脾气暴躁” 容易冲突等,这些性格特点的患者都是沟通的盲点及死角。因此, 即使全程、反复、积极地实施沟通活动,沟通效果亦出现“三分” 效果,即约1/3 的患者一点就通,1/3 的患者三点能通,1/3 的患者久点不通[12]。因此,医患沟通活动只是医疗实践活动伴行的必要的行为,为医疗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而不是解决医患关系中所有纠纷的“灵丹妙药”,一味强调沟通在医患纠纷处理中的优势作用反而是对沟通实践的片面理解。

3 医患沟通应在医疗实践中培训及完善

在共同应对疾病上医患双方是“战斗共同体”,在价值取向上没有根本冲突。从实施医疗实践的主体- 医者方面,重视并培养沟通实践能力是回归人文精神、培养职业道德、保障医疗实践顺利实施的重要途径。从接受医疗实践的主体- 患者方面,愉悦的医患关系、全面而舒畅的交流、热情的服务是促进医疗实践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医务人员职业训练的重要部分及改善医患沟通的捷径是定期进行沟通技能的培训。要求医务工作者掌握沟通的基本知识,进行沟通技能的实践教学,把沟通技能并入专业技能中一并进行考核[13]。从临床实践来看,做好医患沟通需要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向患者提供融合精神、文化、情感内容的人文关怀,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情感需求, 在医患之间建立起信赖关系[14]。建立在医疗实践基础上的沟通活动的培训及实施,其最终目标是建构医患之间的共同体文化(包括利益共同体、情感- 道德共同体、价值共同体等)[15], 才能共同应对疾病,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患者派生的心理、精神、社会问题。尤其在我国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的大环境中,加强沟通实践的培训、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更是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锦帆. 医患沟通学[M]. 第二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

[2] 朱宗明, 刘承志. 医患沟通必要性的伦理学思考[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2):44-45.

[3] 王锦帆. 关于我国医患沟通内涵与目的的思考[J]. 中国医院管理,2007,27(3):27-29.

[4] Warnecke E.The art of communication[J]. Aust Fam Physician,2014, 43(3):156-158.

[5] 常子奎, 管建. 社会学视角下的医患关系[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519-520.

[6] 蔺锡侯, 彭宁. 谋求医患价值取向的共同归宿[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10):601-602.

[7] 王明旭, 张文. 医患关系的双主体性及其社会学内涵[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3):1-3.

[8] 安然. 疾病认知:医患的“暗战”[EB/OL]. 中国新闻周刊. http://newsweek.inewsweek.cn/magazine.php?id=6231&pa ge=1,2012-12-17/2013-03-28.

[9] 王娟, 李莉, 庄红平, 等. 医患沟通不良的心理学分析[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3):16-17.

[10]Ali ST, Feldman SR. Patient satisfaction in dermatology: a qualitative assessment[J]. Dermatol Online J,2014, 20(2):3-4.

[11] 王一方. 医患沟通为何总是话不投机[EB/OL]. http:// www.cn-healthcare.com/pinglun/zhuanlan/2012-11-30- content414307.html, 2012-11-30/2013-03-28.

[12] 李妍妍. 沟通不是解决医患纠纷的“救命稻草”[EB/ OL].http://news.medlive.cn/all/info-news/show-44307_97.html, 2012-10-15/2013-03-29.

[13] 张宁莎.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1):69-70.

[14] 周亮,周瑞敏. 医患关系影响因素调查[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7,7(11):778-781.

[15] 王一方. 治本之策: 培育医患间的共同体文化[EB/OL]. http://www.cn-healthcare.com/pinglun/zhuanlan/2012-11-30/ content_414315-3.html,2012-11-30/2013-03-28.

作者简介:

李怀东(1970-),男,安徽萧县人,山东省泰安市第88 医院主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医患沟通技能培训。

论文作者:李怀东 陈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7

标签:;  ;  ;  ;  ;  ;  ;  ;  

医患沟通与医疗实践论文_李怀东 陈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