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电力企业来说,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工作是主要的工作目标,而营销监控指挥系统的实现与应用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满足用户对于电能质量的需求,进一步促进电网的运行和管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我们也需要仅仅依靠信息技术来提升整体的经营服务水平。
关键词:营销监控指挥系统;实现;应用
0.引言
智能电网从概念提出直到最终确定,对于节能减排、能源利用、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都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作用。按照其电网建设的基本目标要求,需要展开营销监控指挥系统的研究与可行性分析。电力企业面对自身的经营发展道路与用户营销服务水平的双重要求,对服务指标的监控分析与应急事件的处理工作也成为了行业领域的研究重点。
1.营销监控指挥系统的整体分析
1.1 系统建设
从目前的实际工作现状来看,仅仅依靠传统的信息技术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现阶段的管理,无论是业务监控还是资源调度方面都面临了新的挑战。如果缺乏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营销管理与工作模式间的矛盾也会日益显著。面对这一问题,就需要精确地对营销数据进行管理与营销全过程监控,重点在系统应急能力与响应水平上展开分析,进一步保障电力供应工作的服务水平,也是当前迫切解决的实际问题。系统功能体系将以现有的综合信息平台结构为基础,通过技术职称与企业信息门户的监控指挥,实现业务快速响应与信息及时处理,充分理解指挥中心的也无需求,融合信息系统下的业务流程与业务数据。
1.2 系统要求
系统要求应该从组织结构、资源配备与软件应用三个角度来展开分析。
组织结构方面,营销监控指挥的咨询与规划工作是对组织业务进行设计的重点,按照最终结果来建立电力营销的业务规范模式[1]。而营销监控系统内部重视的是营销业务监管,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对业务进行重新设计,建立一套更加透明化的工作管理体系,全面部署和落实相关工作中的不规范情况,对于营销体制改革与业务流程的更新都具有显著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
资源配备方面,对于专业数据与流程的整合,应该立足于资源的系诶套配置,与营销管理、配网管理等系统工作一同进行数据交互共享。另外,还能够通过报表信息、视频内容与待办事务提醒等形式来注重质量监督,支持管理协调与综合分析工作。
软件应用方面,应该综合分析营销业务下的决策系统使用方案,主要建设内容也应该立足于如何应对更加复杂的决策环境,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帮助决策部门更好地针对营销事务进行决策。此外,针对于一些潜在事件,还应该建立应急指挥响应机制,在电力营销与相关生产业务出现突发紧急实践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反应能力,其下达的命令也应该更具有效性。
1.3 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应该具备开放性、实用性、灵活性、安全性、简洁性原则。
开放性是站在编程的角度进行的问题分析,即编程环节中需要编制具有通用性的接口,且企业所面临的变化环境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保障系统功能。尤其是在对系统进行调整与优化时,应该具备记录原始数据的能力,防止出现严重的数据丢失。
实用性即系统建设需要适应现阶段的信息化硬件和软件平台现状,结合先用的营销系统业务功能,建立相应的营销指挥系统。如果企业类型预缩差异,那么在电力营销监控指挥系统的功能需求上也会有所差异,在系统设计时应该避免盲目性,更加具体地去考虑实际的功能需求,能满足用户的需要[2]。如果系统无法为用户提供有效服务,其存在性也大打折扣。
灵活性即在系统开发设计的环节当中能够将相对复杂的程序简便化,使用模块化与层次化的设计方案来将业务活动进行分解。不同用户对于系统功能需求有所不同,实际设计环节也应该参考系统需求来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安全性顾名思义,即系统应该具备抵御攻击的能力,避免信息被无故泄露,防止系统因信息丢失导致崩溃,或是干扰到系统的正常使用。
简洁性是基于系统代码设计的角度进行的原则思考。系统代码设计环节要注重精简化,无用代码应该被代替,才能更好地优化程序结构,让程序语言能够执行其特有的功能。
2.电力营销监控指挥系统的建立
2.1 数据监控
数据监控的首要内容就是对电力负荷情况与电量监控,随时查阅不同区域的负荷情况,尤其是针对某些大用户的负荷,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此外,对于事故情况以及计划用电情况下的限电序位,应考虑到将其限制在全局负荷的安全范围之内,保障电网稳定运行的能力。
另一方面则是针对电费与售电情况的监控。例如,对于全部区域的电费回收率分析,应结合收费类型与渠道的差异进行实时监控,按照用户数量与类型,配合应收台账来形成实时欠费信息,对于某些用户的用电还应该进行全过程重点监控,掌握此类型用户的电费档案。针对于营销监控指挥系统的功能需求,为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系统中需求的负荷数据,采用小间隔和高频率的抽取方式来反映出数据变化情况[3]。系统当中,无论是供电量数据还是电费回收数据,都应该注意更新频率,一旦数据出现异常变化,在数据抽取的基础上进行策略调整。例如对于供电量的抽取,会因为采集时间的差异导致数据出现误差,在发现变化后应该及时保持系统数据监控更新,以提升供电量数据的准确性。
2.2 业务管控
营销监控指挥系统的建立依托于电力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层面可以通过专业的智能化开发商业工具与报表工具来实现。智能系统采用的是可扩展式架构,支持用户直接通过数据与可选插件来完成企业内部信息的整合和集成,并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灵活调整。换言之,用户进行业务操作与系统功能使用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允许范围内更加便捷地将信息进行发布,按照层次不同来进行划分,便于查找与整理。智能报表系统充分利用系统资源,系统中可以随时添加服务器来维持用户的响应速度,商业智能系统的分析内容也可以根据主题类型的差异来形成不同的门户组件,总体框架也有着其不同的作用。
2.3 系统技术亮点
从系统技术亮点的角度来看,以营销信息整合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来完成业务系统的数据处理、数据转换、数据整合,建立了专业数据库,从而解决了业务监控缺乏统一标准的缺陷。而信息整合的范围较大、区域深度深,系统的集成范围也涵盖了自动化系统的内部结构当中[4]。另外,系统营销数据库建立在数据仓库之上,实现了营销业务的监控管理和资源调度,系统建设功能可立足于全局性的数据平台之上,朝着专业领域的高端应用进行实际开发。值得一提的是系统的扩展性得到了有效保障,基础数据平台便于衍生出不同类型的主题数据库,便于开展全局性业务监控,不仅保障数据库本身的稳定性与访问效率,还能利用数据库的集群作用来节约系统硬件的消耗,解决了传统技术下的数据应用效率过低等问题。
3.结语
本次研究进行了营销监控指挥系统的技术分析,从建设与应用的角度,保障用户的优质服务。该系统也立足于技术角度,便于电力营销部门更好地对营销服务进行监督与控制,尤其是对于某些关键指标的管理与紧急事件的应对能力。而营销监控指挥系统的技术研发工作也能更好地提升电能质量,促进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为今后的运维管理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汪锐, 罗瑜. 营销监控指挥系统在供电企业的实现和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0):116-117.
[2]陈文超. 基于数据中心的营销服务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22):234-236.
[3]梁鹏. 浅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运维模式创新策略[J]. 现代国企研究, 2015(16):71-72.
[4]刘跃荣, 黄鑫磊, 薛建德. 基于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电力营销数据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提升[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27):29-30.
论文作者:杨铮宇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3
标签: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业务论文; 指挥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用户论文; 功能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