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加工“学习延伸”--以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例_思维品质论文

二度加工“学习延伸”——以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以人论文,教材论文,加工论文,教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2007年1月第3版)在每节课之后设计了“探究学习总结”栏目,其中一栏是“学习延伸”,针对教材内容提出思考问题或提出相关活动建议。这些问题和建议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有很好的作用。但设计者在编写过程中不可能照顾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差异,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研究这些活动设计,并根据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心理、学习现状、学习能力,对“学习延伸”进行二度加工,从而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并达到教材编撰者的本来意图。现举几例分析说明,如何对“学习延伸”进行二度加工,供专家和同仁参考。

一、面对材料信息不能足够支撑设问时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也是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在呈现史料不够,或缺乏史料支撑基础上的评论和认识就可能不全面甚至不正确,只能是“清谈”或“妄论”,既不利于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也不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思维。何成刚老师在《材料解析题中的“材料”与“问题”》中也谈到:“材料与问题,问题与材料,二者是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即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于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如果不依据材料也能回答问题,那就没有必要采取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如果材料与问题、问题与材料之间没有产生相互对应的逻辑关系,那要么是浪费了材料,要么是命题人不会设计问题。设计问题要充分了解考察对象的知识背景。”[1]而“学习延伸”的有些设计在这方面是相对欠缺的,需要教师在理解设计者意图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尤其是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一)当材料与问题脱节时

例1.阅读与思考:16世纪时,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同日本发展贸易。17世纪初,荷兰和英国也与日本建立了贸易联系。随着西方商人的到来,天主教也传入日本,并且很快传播,信徒一度达到几十万之众。一些地方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壮大了自己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德川幕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受到了威胁,在17世纪30年代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禁止天主教的传入,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从此,除荷兰外,所有西方国家同日本的贸易活动被一概禁止,日本进入锁国时期。

议一议,为什么德川幕府的锁国政策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选修一第八单元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

日本的锁国政策为何能实行两百多年?从外因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不是很强大,还无力打破日本的闭关锁国局面,而且拓展海外市场的要求也不是十分迫切。从内因看,是由日本自然经济的特点、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岛国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决定的。但从材料给出的信息中学生不可能找到这些原因,而教材中也没有任何内容涉及到17-19世纪德川幕府的状况,所以这段材料无法支撑“锁国政策为何能在日本实行两百多年”这一设问,材料与设问之间是脱节的。笔者认为该题可以作以下调整:一是增加日本17-19世纪经济状况、等级制度、锁国政策内容等材料;二是在设问上体现针对性和层次性:

(1)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德川幕府感到的威胁来自哪几个方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锁国政策延续两百多年的原因。

(3)日本的锁国政策有何利弊?

(4)锁国政策最终被打破,说明了什么?

(二)当主观色彩强,缺乏材料支撑时

例2.讨论一下,慈禧太后一直被认为是晚清封建顽固派的最高代表,可她为什么支持洋务运动?(必修三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教材中对“洋务运动”介绍甚少,而慈禧对洋务运动态度更是只字未提,史学界对慈禧支持洋务运动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况且慈禧之所以支持洋务运动、支持洋务派有其复杂的历史背景,更有其主观意图,如果不顾事实,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历史妄加猜测、主观臆断,就会与历史本真南辕北辙。[2]历史教学要重视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不是仅仅把教材中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事实上,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如何得来的,学生只能把它看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强化证据意识是必要的。[3]所以,这一设计想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得出结论是困难的,可以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在课后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去开展。

二、面对问题过于宏大时

专业术语多、历史概念多、概括性强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材的普遍现象,而这一现象反映到“学习引申”中就表现为有的问题过于宏大,学生难以回答,从而变成“学习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宏大问题”的不同表现进行确当的“改造”:

(一)当理论色彩强时

例3.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分组讨论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为什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这个问题的理论和思辨色彩很强,它涉及早期农民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个大的历史概念,更涉及领导阶级、指导思想、革命任务、奋斗目标、革命动力、斗争方式等抽象的历史概念,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后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才能理解这一观点。但显然,从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看是无法达到的,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安排给文科班在一轮复习中使用,如果要让高一学生初步掌握这个观点,不妨采用其他方式,如设计成选择题:

有人说:“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主要依据是:

A.建立了政权

B.采用武装斗争的方式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这样不仅让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一观点,还可以激发部分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和探讨埋下伏笔。

(二)当涉及范围广时

例4.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建立民主政治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等。通过这些探索,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认识。(必修一第六单元第20课“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本题不仅时间跨度大,而且涉及范围广,涉及政治民主化、民主政治、人民主权、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民主共和、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政治协商等专业性、术语性很强的历史概念,在此情况下,让学生谈认识是非常困难的。笔者认为此设计有两种处理办法,一是组成兴趣小组课后探讨,二是留给文科班级复习时使用。

三、面对思维含量偏低的问题时

历史思维能力是以历史知识为依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以及预见未来的智力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历史教科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重要的载体,所以用何种方式编写,选择什么内容,设计怎样的问题和活动方案显得尤为重要。“学习延伸”的设计者可能是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现状,使有些问题的设计思维含量偏低。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在原先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提高问题的思维含量,引导学生达到思维的高度和深度。

(一)当设计内容导致时

例5,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一课的内容,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活动按时间顺序列表。(选修四第五单元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这个设计的思维含量很低,学生只需从教材中按序摘抄就行了,如果在此基础上增设以下问题是否更好?

(1)概括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中,你能否归纳出创立科学理论除了客观条件外,主观上必须怎样努力?

(3)你从伟人身上可以学习到哪些可贵的品质?

(二)当设问偏差导致时

有些问题可能有一定的思维含量,但设问形式的偏差却导致了思维含量的降低。

例6.1939年5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的文章,文章说:“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现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请说说毛泽东这个论断的根据是什么?(必修一第四单元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这一问题是有一定的思维含量的,但问题是教材中对五四运动的结论很明确:“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从此,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学生对此问题很有可能不加深层次思考而照搬教材结论。这样就使本来还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却不能引导学生深刻思维。五四运动之所以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到新阶段,根本在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领导阶级,从而导致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指导思想、斗争目标、革命任务、革命动力、奋斗目标等方面的变化,并导致了革命形势的变化。如何让学生得到这些认识?笔者认为应引导学生进行深刻性思维。达到思维的深刻性是历史教学高层次要求,使学生思维达到深刻性,可以有许多途径,而其中之一就是来源于问题的层次性。所以该设计可通过层层深入的设问来提高思维含量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

(1)请从领导阶级、指导思想、斗争目标、革命任务、革命动力、奋斗目标等方面比较五四前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同点。

(2)新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根本的不同在哪儿?为什么?

(3)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最终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4)纵观中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你得到哪些认识?

(三)当设计形式导致时

笔者统计了人教版三本必修教材中“学习延伸”设计的学习活动,共74条,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从统计情况不难发现,“学习延伸”的设计形式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材料分析”这一形式上。确实,材料分析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炼、甄别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且与高考题型趋向一致。但历史思维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时序思维能力、历史理解能力、历史分析与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分析历史问题并做出决策的能力等。[5]每种能力又包含多方面要素,如“历史研究能力”就包含“获取历史资料”、“向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整理时空知识、建构故事、解释历史陈述”等;“分析历史问题并做出决策”则包含“分析事件所涉及的价值观”、“选择解决方法”、“评价某个决定的后果”等要素。而要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单凭“材料分析”这一形式是难以达到的,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思维渠道的狭隘和思维习惯的缺失,并导致思维能力的降低。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习延伸”的设计从内容到形式上进一步创新:(1)要注意形式的多样性和激趣性;(2)要展现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学生思考的心理过程;(3)要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并为之创造条件、指导方法;(4)要增加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类的活动设计。

“学习延伸”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载体。但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教材编撰者的意图,根据学生现状科学取舍、重新加工、灵活使用,这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才能贴近学生实际,才能使它成为教材的“亮点”,成为“点睛之笔”。

标签:;  ;  ;  ;  ;  

二次加工“学习延伸”--以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例_思维品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