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323198911274611 250000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灌注桩注浆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工程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对提高灌注桩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可以缩短灌注桩的施工周期,对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引言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作为一种系统、科学的施工技术,不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且由于其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更有必要应用这一技术,在工作中采用更严格的质量管理计划,并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只有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才能更有效地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并进行充分的技术改进,从而实现建筑企业施工水平和效益水平的全面提高。
1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分析
1.1 基本概述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此外,我国目前的工程施工中也经常出现桩基沉渣、泥皮等问题,随着注桩注浆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更好地实现桩基整体能力的提高。在目前的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具有较强的可观观性,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满足施工要求和质量要求,它也将为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作用。
1.2 技术优势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实际操作性较强,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第一,应用范围广,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能够适应各种地质,传统工艺一般是在孔灌注桩、泥浆钻孔和冲孔操作中进行应用,近年来此项技术也应用在了灌注桩工程,而且效果明显。第二,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桩基沉渣、泥皮等情况的发生,提升了桩基承受能力。据相关数据显示,通过使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粗粒土承载力可提升50-140%,细粒土承载力可提升40-80%,可见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对于桩基承受能力提升效果显著。第三,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能够降低工程整体投入资金,经济效益明显,特别是对大直径的桩基经济效果更加明显。
2 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注浆管制作与安装施工工艺
我们在进行注浆管的制作时,制作材料一般选择镀锌管和无缝焊管,把它们的直径控制在25mm或者30mm上,应该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来进行制作,当桩长比50mm大时,在进行此桩的制作工程中必须要考虑的是注浆管内的摩擦力会给注浆施工带来压力。我们在制作注浆管时,要由以下三段来进行注浆管结构的制作,包括注浆管端部花管、注浆管中部直管、注浆管上部带丝扣的接头。我们在设计花管段的侧壁时,需要根据梅花形对出浆水口的特点来进行制作,孔径要控制在6-7mm之间,除此之外,在制作注浆管时,要使用塑料膜,使用胶带,使用橡胶膜把花管段来进行完好的保护,还要用铁丝把它包裹起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渗漏的情况,使得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2.2 压水试验施工操作
一般情况下,在灌注桩浇筑施工结束后的五天之内需要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压水试验,在进行压水试验的过程中,要检查注浆管路的畅通情况,要检查单向阀的通畅情况,在同时进行的过程中,要清理单向阀周边的混凝土的泥浆和沉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在压水试验的过程中,如果桩端和桩侧有塌孔、扩孔和充盈系数较大的现象出现时,要提前进行压水试验,要在建筑工程灌注桩浇筑施工之前,只有这样,才能冲开比较厚的混凝土覆盖层,在此压水试验的过程中,对于灌注桩管路的通畅情况和冲破压力值情况要有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准确的记录。
2.3 下放和安装注浆管
注浆管操作过程中必须要能够保证准确无误。在工作中为了能够进一步满足需要对于注浆管的焊接必须要使得焊缝能够在密封状态下进行,与此同时对于焊接接口也必须要能够保证连续饱满。这样才能够真正满足要求。对注浆管进行下放和安装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来进行,为了能够进一步保证注浆管的连续性,在工作中应该进一步提升注浆管安装环节质量。这样才能够真正满足实际要求,对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2.4 注浆工艺
注浆工艺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重要一环,也是整体工程的最后阶段。注浆工艺直接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因此,要加强对注浆工艺的重视程度,突出其重要性。在进行注浆施工前,要充分确保前面施工工程的安全性,保证施工材料质量,严格把控注浆配比。在注浆操作中,严格把控注浆压力和注浆的连续性,注浆工作要一次完成。加大对施工细节的重视度,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注浆工艺带来的效果。
2.5 注浆顺序与注浆时间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使用,在注浆顺序与注浆时间也要按照施工要求严格遵守。通常而言,灌注桩注浆要在成桩后3d才可进行注浆施工,最迟不易超过30d。在确保成桩稳固的同时,还要避免错过注浆时机,使得由于环境的变化影响整体施工质量。对于注浆顺序来说,首先要进行桩端注浆,之后是对桩侧注浆。如果注浆桩是多层断面桩,顺序则是从上往下。时刻注意注浆间隔,最少不能低于2h。
3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掉钻问题
在开展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中的钻孔也很容易发生掉钻或是卡钻的问题,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建筑工程的工作经验,确定当前建筑施工中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注浆施工中的钻杆接头的自身紧密性存在明显的不足,无法实现和其他材料的有效连接,所以也会造成自身结构的不稳定性,致使建筑工程的灌注桩施工出现了卡钻的问题。正是上述的出现使得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质量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要想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在施工环节中不断强化对钢丝线或是钻机等机械的检查,确保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能得到更稳定的应用,对于出现磨损的零件也需要及时进行替换,确保建筑工程开展中各项工具和设备都能积极发挥其作用。
3.2 钻孔偏斜的问题
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环节中,还有一个经常发生的问题就是钻孔偏斜,出现这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建筑施工中钻机自身具备较强的不稳定性和独立工作性,这一问题也使得建筑工程中零件的磨损现象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钻杆也不能保证自身的垂直性。并且在此过程中由于工程钻孔的程度比要求大,所以钻杆也不得不弯曲,从而更有效的对钻孔要求进行适应。在建筑工程中进行钻孔,会导致土层的不平衡性,起到了十分突出阻碍作用,甚至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升也造成不利影响。要想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和预防,在工作中就要不断提升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各个环节的工作过程中开展科学的监督工作。一旦出现了钻孔过大的问题,就要充分利用粘土,并在工作中及时对其进行填充,避免对后续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一项对工艺要求较强的技术,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将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运用到工程的各个环节,不但能够增加桩基的承载力,还能节省施工成本,最大限度控制工程造价,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艳萍.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4)
[2]何德洪.试论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1)
[3]谢兆威.略谈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7(08)
论文作者:许海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注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桩基论文; 钻孔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2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