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生因素分析及基本对策论文_王丹

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生因素分析及基本对策论文_王丹

山东省潍坊滨海中学 262737

中学物理学科特点是知识、能力螺旋式上升。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学习,不仅要掌握比初中更多知识,还要转变物理的思维方式、提高各种物理能力等。这些学科特点会使学生对“物理”进行“勿理”。

一、造成物理困难生的因素分析

1.物理学科特点:因素一:从知识内容上,高中物理知识同样是力、热、光、电和原子核,但要求大大提高,知识点多,常常要求学生定量分析,而且知识点难、不易理解。因素二:从思维方法上,要求学生从形象思维进入抽象思维,完成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初中研究力学问题,仅是力的初步概念,重力的常识,摩擦力只作为阻力的形式介绍而已,而进入高中后,一开始就要对较抽象的弹力、摩擦力, 进行全面的定量研究,继而要进行受力分析、分清施力物、受力物、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等容易混淆的概念,要选定研究对象、采取正确的研究方法等等,这些是横在高中生面前凸起的台阶,跨不过它,高中物理将很难过关。因素三:从能力要求上,高中物理教学中所应培养的能力是:观察和实验的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1)高中阶段观察能力比初中有所提高,除了要求学生“能有目的地观察,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进一步要求学生能认识观察对象所发生变化的过程以及变化的条件,对实验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相对于初中而言,是存在台阶的。(2)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如牛顿运动定律则要经过推理得出,而且在处理问题中要较多地运用推理和判断,因此推理和判断能力要求大大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提不高,就学不好高中物理。(3)初中阶段以常识性介绍、说明为主要学习内容,对数学工具有应用只是简单的触及;进入高一,在学习和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时,就体现了数学能力的培养和要求。

2.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发展过程,而且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情感,主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物理困难生”,往往不是由于智力低,而是存在情感障碍、意志力薄弱。

二、转变物理困难生的基本对策

1.教学内容的处理,降低教学难度。首先熟悉初、高中教材,明确衔接部分,并把握好高中在哪些方面更深更广了、哪些方面提法更严密了,从而适时地分散难点、突出重点,有意识地减缓初高中知识内容衔接的陡度。其次将抽象思维形象化,做好过渡工作。如刚一开始学习就遇到三种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分析它们,将会直接影响到许多问题的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它们的产生以及方向都是较抽象的,因而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做一些课堂演示实验,尽量讲演示实验变为学生分组实验,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

2.在教学思路上,应重视讲清思路,渗透方法。学生进入高中后较普遍地认为物理难学,表现为“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分析原因,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没有真正理解,因此,教和学都要在“理解”上下功夫。比如,在引入概念时,不只满足于简单地拿出来让学生记住就算了,而应该使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引入、是怎样进行抽象概括的;规律的导出应使学生了解推导的过程,并清楚其使用前提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即清楚概念的来龙去脉和规律的适用范围。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让学生初步地领会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在领会这些方法时,不是将其当作知识向学生灌输,而应注意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渗透。要使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应用自如,还必须通过反复的练习。在紧扣大纲的前提下选编一些学生容易失误的、活而精的习题,让他们练习,进一步打开思路,深化所学知识。能力的高低,一定意义上表现为掌握方法的多少和运用方法的灵活、熟练程度。而且,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3.在教师的教学艺术上,进行情感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准备,做好几个演示实验,上好高中物理的第一堂课——序论,抓住绝大多数同学都“更要努力”的向上心态这一物质基础,教师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而且还给学生以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起他们学物理的兴趣,并帮助他们树立好物理的信心。往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钻研教学,发挥创造性,注意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设置新情景,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又因困难生往往有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因物理成绩不理想而愧于见老师,更不会主动地向教师提问,长此以往,问题越聚越多,思想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就愈感到困难。因此教师要关心和理解困难生,平时要常找他们交心谈心,多给他们一点情感,通过自己的言行表情向困难生传递亲切,理解和信任的信息。

4.正确的评价,又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不会怕物理。对于“物理困难生”除了降低教学过程的起点,还应培养困难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课堂中应让全部学生都有思考、发言、练习、讨论、板演的机会,而不能为了课堂气氛、教学节奏、课堂密度把机会全包给优秀生,应当挑一些易回答、易解答、易操作的问题让困难生做。课外时间加强辅导。正确指导“物理困难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培养自学能力。特别是高中之初的物理练习应难度小、要求严,不搞超出课本要求的内容和习题;对于格式、步骤、单位应用、必要的分析语言等方面严加要求,以规范的步伐上好“引桥”;高中的各种类型的考试,试题一般不要太难,绝大部分题目应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使及格率适当大些。尽量做到一份考卷是及格容易、高分难,让学生在读物理时有点希望、在享受成功中读好物理。

论文作者:王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生因素分析及基本对策论文_王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