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化疗依从性及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抽取4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24例)和研究组(24例),前者行宫颈癌常规护理,后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化疗依从性的比较上,研究组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P<0.05;在预后效果的比较上,研究组为8.11%优于对照组33.33%,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研究组的物质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97.26±6.15)分、(94.17±5.73)分、(95.56±4.73)分、(94.18±8.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8.57±5.31)分、(80.68±4.37)分、(71.38±3.17)分、(82.43±7.47)分,P<0.05。结论:综上,在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宫颈癌;化疗依从性;预后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1-0220-02
本次研究中,对我院肿瘤内科宫颈癌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其对患者的影响,具体见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肿瘤内科宫颈癌患者48例,收治时间在2015年1月3日—2018年1月3日期间,其中,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38.5±4.5)岁。经临床诊断,48例患者均为宫颈癌患者、均已知悉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智力异常、沟通障碍患者,随机分组,此次研究已通过伦理文员会的批准。
研究组(24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38.1±4.2)岁。
对照组(24例):年龄29~62岁,平均年龄(38.8±4.7)岁。
一般资料上,48例患者的数据无差异,可比较。
1.2 方法[1-3]
对照组给予宫颈癌化疗常规的护理干预,包含提供患者整洁干净的住房环境,保持室内通风,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清淡饮食,多食用维生素丰富的水果、蔬菜,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患者出现并发症时,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同时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体位休息,减少伤口疼痛感。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研究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见下。
a、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针对性地开导患者,解决患者的疑虑、困惑,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积极与患者交流,借助治愈病友交流会,让患者互相分享心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进行治疗,提高化疗配合度。
b、健康教育:对宫颈癌相关知识(治疗方式、并发症、预后情况、用药注意事项等)进行宣教,让患者对化疗有一定的了解,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化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呕吐、恶心等)情况,指导患者正确的处理方式,减轻患者在化疗中的不适情况,缓解不良情绪,提高依从性。
c、社会支持:建议患者家属、朋友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告知患者家属、朋友社会支持的重要性,让其多陪伴患者,提高患者的归属感。
d、回避负性刺激:化疗过程中,尽量让患者处于稳定和谐的环境中,避免负面事件的发生,密切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疏导,让患者了解化疗方案的实施情况,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减少患者自杀事件。
1.3 观察项目[4-5]
(1)评定患者的化疗依从性情况。(0级:患者自愿按照医嘱按时化疗;Ⅰ级:在家属、医护人员的叮嘱下,按照医嘱,按时化疗;Ⅱ级:在家属、医护人员的反复督促、说服下按时化疗;Ⅲ级:在家属、医护人员反复督促下进行化疗,但化疗次数<常规化疗次数;Ⅳ级:拒绝化疗。总依从率=(0级+Ⅰ级+Ⅱ级)/24×100%)。
(2)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
(1)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GQOLI-74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分数越高,质量越好。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分析数据,生活质量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化疗依从性、预后情况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对比有意义。
2.结果
2.1 化疗依从性
干预后,研究组化疗依从性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的患者人数分别为9例、7例、6例、1例、1例,对照组化疗依从性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的患者人数分别为4例、5例、7例、5例、3例,前者的总依从性率为91.67%(22/24),后者为66.67%(16/24),前者高于后者,P<0.05。
2.2 预后情况
干预后,研究组出现淋巴结转移、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的患者人数分别为1例、1例、0例,发生率为8.11%(2/24);对照组出现淋巴结转移、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的患者分别为3例、3例、2例,发生率为33.33%(8/24),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
2.3 生活质量
干预后,在生活质量(物质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及社会功能)的比较上,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讨论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在临床上,该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为手术切除,该方式有效,治疗效果好,但术后化疗副作用大,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均有巨大的影响,在化疗过程中,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差,这很大程度地影响了治疗效果。同时,由于失去女性特征性生殖器官,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疾病的折磨、心理的负担中,患者很容易处于自卑、压抑、焦虑的状态里,极其容易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这对预后、生活质量均有极大的影响。
结果显示,护理后,化疗依从性的比较上,研究组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66.67%,P<0.05;在预后效果的比较上,研究组为8.11%优于对照组33.33%,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上,研究组的物质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97.26±6.15)分、(94.17±5.73)分、(95.56±4.73)分、(94.18±8.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8.57±5.31)分、(80.68±4.37)分、(71.38±3.17)分、(82.43±7.47)分,P<0.05。
综上,在宫颈癌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化疗依从性、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芙蓉,李红.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3):504-506.
[2]周爱英,李青霞.舒适护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181-182.
[3]尹红梅,龙庆梅.舒适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和化疗方案依从性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9):1563-1565.
[4]石晓婷,强云凤,豆翠萍.微信随访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家庭阴道冲洗依从性及性生活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5):2750-2752.
[5]邹玉仙,王代梅,刘明蓉,等.早期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患者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临床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7, 44(2):371-373.
论文作者:王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患者论文; 宫颈癌论文; 对照组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分别为论文; 效果论文; 情况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7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