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医院内一科(神经内科) 陕西商洛 7262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依达拉奉+丁苯酞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医治的患者(86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43例。此次研究患者均常规治疗+口服丁苯酞,研究甲组加依达拉奉,总结BI评分、NIHSS评分、疗效。结果:甲组的BI评分(69.12±6.21)分大于乙组(51.32±9.42)分,有统计学意义(t=10.345,P=0.000)。甲组的NIHSS评分(4.25±1.22)分小于乙组(8.05±2.02)分,有统计学意义(t=10.559,P=0.000)。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3.02%)大于乙组(76.74%),有统计学意义(χ2=4.441,P=0.03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依达拉奉+丁苯酞的治疗有效率高,且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丁苯酞;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6-0045-01
临床中,急性脑梗死较为常见,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严重危害其健康[1]。常用溶栓疗法进行治疗,因该方法受到发病机制、时间窗等限制,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所以应给予无法溶栓的患者神经保护治疗[2]。为了探讨和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依达拉奉+丁苯酞的治疗效果,此次抽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医治的患者(86例)当分析的对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方法
1.1 资料
此次抽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医治的患者(86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43例。其中甲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在53~77岁之间,平均为(63.12±2.58)岁;乙组男性为23例,女性为20例;患者年龄在52~78岁之间,平均为(63.17±2.62)岁;比较两组详细资料的差异,结果P大于0.05,说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研究对比。
1.2 方法
此次研究患者均常规治疗+口服丁苯酞:改善微循环,维持电解质平衡,抗血小板聚集,每次口服0.2g的丁苯酞软胶囊(商品名:恩必普,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299,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0.1g),每天三次,持续两周。研究甲组加依达拉奉:每次静滴20ml的依达拉奉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353,河北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20ml:30mg)+100ml的生理盐水,每天两次,持续两周。
1.3 评价标准
此次研究通过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估神经功能,总分42分,分数越低情况越好[3]。
此次研究选择B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估活动能力,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情况越好。
无效:NIHSS评分降低不足17%;进步:NIHSS评分降低在18~45%之间;显著进步:NIHSS评分降低在46~90%之间;基本痊愈:NIHSS评分降低超过90%。
1.4 统计学分析
选SPSS21.0软件对数据做出分析,(x-±s)表示BI评分和NIHSS评分,实施t检验,(%)表示疗效,实施χ2检验,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检验P值小于0.05。
2.结果
2.1 总结BI评分和NIHSS评分
如表1,甲组的BI评分大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t=10.345,P=0.000)。甲组的NIHSS评分小于乙组,有统计学意义(t=10.559,P=0.000)。
3.讨论
对于急性脑梗死来说,主要是在血栓形成和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患者有局灶性脑供血不足出现,致使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与缺氧性坏死。该病的发生机制是因兴奋神经介质释放、能量代谢障碍以及氧自由基反应等因素参与到缺血性循环紊乱,致使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出现。在患者发病早期,其脑组织损伤是可逆的,治疗原则为药物溶栓与给予神经保护剂,确保缺血区域尽快恢复血流灌注,从而减轻对神经细胞产生的损伤[4]。丁苯酞对脑细胞线粒体可产生作用,从而改善患者脑细胞氧呼吸链的功能,使脑组织能量代谢得到提高,改善脑部缺血区域微循环,减轻脑水肿,降低神经细胞凋亡数量,同时也可发挥抗血栓以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5]。而依达拉奉属于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在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中广泛应用,药理作用为提高脑组织周围血流量,对脑组织坏死进程进行延缓,减轻机体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等造成的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降低脑细胞死亡数量[6-7]。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依达拉奉+丁苯酞的治疗有效率高,且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亚范.依达拉奉与丁苯酞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8,23(13):49-50.
[2]钟玉法.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8,33(12):5-6.
[3]杨旭东.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8,24(6):44.
[4]李英华.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19(5):723-725.
[5]陈庆友,张艳蕉,于熙莹.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25(16):1453-1455.
[6]李育英,陈英道,张岐平,等.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研究[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7,17(2):86-90.
[7]赵月霞,杨笑,庞耀斌.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36(3):326-328.
论文作者:淡琳,李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8
标签:达拉论文; 患者论文; 丁苯论文; 评分论文; 脑梗死论文; 统计学论文; 甲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