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在房屋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具有较好的施工效果,但是施工难度较大,对技术要求很高,而且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主要和施工准备工作没有做好、没有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设计方案不合理等有关。所以要求必须严格控制设计要点,在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开展施工,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才能有效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房建工程;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是指工程高度较高的情况下,进行支撑性模板搭设,是一种建筑工程的高空作业方法。其适应性与承载能力愈发凸显,为充分发挥高支模技术的应有效果,在实际技术应用中,就需要不断强化其施工质量,严格遵循相应技术标准与施工要求,严格按照相应施工流程与作业规范,保证高支模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化,通过高支模技术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况
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建筑技术和施工环境不断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模板结构技术。模板施工技术包括模板的设计,验证,生产,安装和拆卸,项目的施工通过浇筑到模板中完成。模板规格根据土木工程项目栏的长度和直径量身定制。保证具有强大的施工技术。作为关闭百叶窗技术的一部分,高支模施工技术必须具有高技术难度和高风险因素。因此,在进行大规模建设时,应加强监督,确保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同时,要加快施工期,加强大型施工安全防护,监督整个施工过程,保证施工质量。
2房建土建工程中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房建土建工程中施工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工程的逐步增多,使得建设标准越来越高,建设难度越来越大。为了满足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在科技的支撑下应运而生,实现了传统施工技术不能实现的建设标准和建设目标。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房建土建工程中的应用和普及,不仅使建筑物的承载能力显著提升,赋予了建筑物更加稳定、坚固的结构,而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实现对建筑物外形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从而满足人们对建筑施工多样化的需求,同时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建筑材料的消耗,降低了工程整体投入。但需注意的是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所以施工前应对建筑物的高度、建筑间的跨度及模板材料的荷载能力、整体质量展开全面分析和评估,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在施工过程当中,要严格遵循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基本流程及有关设计规范,进而让施工技术在严格标的准和规范的约束下安全高效的进行。
3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探析
3.1加强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高支模安装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施工单位的负责人要根据实际施工的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最后的技术指导,要求施工人员对安装技术有明确的把握,在施工附近设置警示牌,以减少施工人员安全事故的发生。高支模安装前的准备工作是整个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所以,在施工前,对建筑的高度,模板材料的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在保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同时,提高高支模在土建工程施工中的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高支模的检查
为了确保高支模技术在土建工程中能够有效的运用,施工单位应该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在高支模技术的检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严格按照高支模技术的规范进行全面检查,减少施工出现误差;其次,施工单位需要在原有的施工制度基础上对施工监管制度做进一步的完善,保证高支模施工行为在施工过程中更加规范,确保土建工程施工的质量。此外,高支模技术应用于土建工程的各个环节,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损失,也有利于提高土建工程对节能技术的管理。
3.3楼面安装技术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楼面安装运用时,重点是做好支撑设置,确保支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降低因高支模模板变形造成的体系失稳现象。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相关行业规定的施工流程来完成对楼面模板的安装。在安装楼面支顶时,需提前对楼面安装中涉及到的轴线和梁防线进行测量,以此确保楼面高度和水平度的精确性。然后沿着纵向横梁方向进行脚手架的安装和固定,要充分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水平程度。脚手架的安装方式根据脚手架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对于门式脚手架的安装,在将脚手架两端进行锁紧固定的基础上,确保脚手架足够稳定的前提下再在两侧方向上安装,同时要确保上层脚手架与下层脚手架处于同一垂线上,并且两侧的立柱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3.4柱模板施工
在柱模板施工中,首先安装第一片柱模板,在安装时合理设置临时支撑体系并做好固定。然后安装第二片模板以后,要对两片柱模板之间存在的缝隙进行严密处理。在安装时一般用连接螺栓连接并固定。之后按照同样的要求和是高贵方法开展其后几片柱模板施工安装。最后在安装完柱套箍固定后要全面检查柱模板,尤其要注意对模板的对角线、垂直差和横截面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到合理位置,避免和设计要求差距过大。
3.5高支模拆除
如果拆除大型建筑,施工将按照相关法规和要求进行。如果高横截面积大于8占而且混凝土的阻力超过95%,则可以进行致密的模具去除。如果高截面的横截面积小于8μm并且混凝土强度达到73%,则可以实现高密度模具分解。同时,在移除高支撑模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混凝土振动如果在施工中浇筑混凝土超过8天,应及时测试高强度混凝土的强度。如果混凝土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它将是平滑的。高模量变形结构:如果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规范,则不能正常使用。经过一段时间后,您可以重新测试混凝土的强度,直到需要标准去除。(2)对于固体模具拆除工作,严格按照以前的铸造柱进行拆卸和高密度模具的分类,以消除施工作业。同时,拆除所有梁模板和侧模板,然后拆下主模板。(3)高密度拆除工程施工中拆除平台的施工是一项重大挑战。通过堆叠骰子,松散板,松散的筏和支撑来移除筏和模具并堆叠元件。(4)拆除模板后,有必要分散模板并检查模板的质量。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修复模板,并及时清除拆除的模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工程质量,这就要求切实保证高支模施工技术充分发挥其应有效果,完成高支模工程搭建之后,还应做好高支模工程的严格验收,确保高支模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整体效果,强调工程的技术性,重视工程管理水平,强化工程施工作业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曾锋.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6(03):19.
[2]赵海涛.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简述[J].四川水泥,2017(10):231.
[3]李林宇.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01):186-187.
论文作者:贾存银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脚手架论文; 技术论文; 楼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