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县第一人民医院内二科 湖南株洲 412100
【摘 要】目的:分析评价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5例,均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分别于治疗结束后12周对患者进行功能恢复、神经功能评估,以此评价治疗效果;病程中总结影响治疗效果的可能性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5例患者中,动脉溶栓治疗有效者59例,临床有效率达69.4%,死亡8例,死亡率9.4%;共有14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为16.5%,其中,颅内动脉闭塞患者最多,为4例。结论:采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效果较满意,有效率可达69.4%,临床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满意,安全性方面,并发症发生较少,且经积极处理后多可缓解,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临床效果;影响因素
急性脑梗塞是指大脑突然发生的血液供应障碍,进而导致脑部缺血、缺氧,从而引起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脑神经损害等症状[1]。急性脑梗塞临床发病率较高,且该病起病急,如不及时治疗,预后差,致残率高。动脉内溶栓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方法,但临床实践表明,同样治疗方法前提下,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溶栓效果和预后结局不一,笔者认为,可能是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身、溶栓方法等因素的差别导致的。故为分析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影响因素,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部分病例,进行如下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5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8例,患者年龄48-69岁,中位年龄62.7岁。所有患者均为发病12小时内入院治疗,平均入院时间为7.4小时。患者入院表现为头痛、眩晕、昏迷、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等症状。其中,深度昏迷者18例,浅昏迷者45例,清醒入院者22例。入院行头部CT检查示脑血管不同程度梗塞,确诊为急性脑梗塞患者。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对所有患者均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分别于治疗结束后12周对患者进行血管再通、神经功能评估,以此评价治疗效果;病程中总结影响治疗效果的可能性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方法
溶栓治疗:术前排除手术禁忌症,并给予所有患者尼莫地平等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药物,静脉滴注,维持脑部血供,减轻脑梗塞对脑神经的损伤。动脉内溶栓治疗行经皮的股动脉穿刺,导管沿导丝送人脑动脉,进行脑血管造影,确定病变部位,以了解梗塞部位及其周围的血液供应情况[2]。在微导引导丝的引导下,将塑形后的微导管送入栓塞处,并开始溶栓治疗。经导管局部注射溶栓剂尿激酶。首次剂量为30-50万U,溶于50ml09%氯化钠中,微量泵l小时内输人,观察50min进行造影。如果效果不显,可酌情追加尿激酶用量,2h尿激酶总量可至75万U。溶栓后给予全身适量肝素化。
1.3 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为治疗12周后进行评价,共分为恢复良好、轻度致残、重度致残、死亡4个等级,评价标准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 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经研究,结果显示:85例患者中,动脉溶栓治疗有效者59例,临床有效率达69.4%,死亡8例,死亡率9.4%,详见以下表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且患者往往年龄较大、发病突然,由于脑神经损害,治疗后多有程度不同的肢体运动、感觉障碍,严重者甚至终身致残、植物人、死亡[3]。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治疗是在有效的时间内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局部的血流,可有效减轻患者脑损害,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本次研究对急性脑梗塞85例患者进行了动脉内溶栓治疗,所有患者均为发病12小时内入院治疗的。确诊后,即行动脉内溶栓治疗。
结果显示,85例患者中,动脉溶栓治疗有效者59例,临床有效率达69.4%,死亡8例,死亡率9.4%,说明该方法治疗急性脑梗塞方面,临床效果是可靠的。在治疗安全性方面,本次共有14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为16.5%,其中,颅内动脉闭塞患者最多,为4例,4.7%。我们对这14例患者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显示,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开始溶栓时间、神经损害程度及血管栓塞部位有关。当患者发病6小时内进行动脉内溶栓,血管再通率很高;另外,若患者是前循环堵塞、入院神经缺损评分较高,则血管再通率好,预后佳[4-5]。
本次研究证实了早期及时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早期入院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可减轻脑神经损害。作为临床医师,要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及时利用头部CT、MRI等现代技术为患者确诊急性脑梗塞,为治疗争取时间,只有在时间窗之内行溶栓治疗,才能降低患者今后致残率,促进生活能力的提高[6-7]。
综上所述,采用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性较高,临床效果也较满意,能有效提高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笔者认为,影响溶栓结局的因素主要有溶栓时间、神经功能和阻塞部位有关,临床上,可以根据以上因素指导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蒋柳结,欧念飞,李绍东,等.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治疗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3(21):38-40.
[2]刘玲,刘琦,李红利.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治疗时间及梗塞部位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4,26(6):765-76.
[3]陈来明,李军荣,李慎茂,等.动脉内接触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3):335-336.
[4]林念童,潘速跃.脑卒中溶栓时间窗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10):17-21,44.
[5]袁向芳.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的护理配合[J].黑龙江医药,2014,27(4):984-985.
[6] T a b i t C E,C h u n g W B,H a m b u r g N M,e t a l. E n d o t h e l i a l d y s f u n c t i o n i n 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m o l e c u l a r m e c h a n i s m s a n d c l i n i c a l i m p l i c a t i o n s. R e v E n d o c r M e t a b D i s o r d,2 0 1 0,1 1(1):6 1 - 7 4.
[7]吕俊彬.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选择与疗效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969-970.
论文作者:王自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6
标签:患者论文; 溶栓论文; 动脉论文; 脑梗塞论文; 因素论文; 治疗效果论文; 疗效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