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代八旗等某些表述问题的辨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清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建立了许多独特的典章制度,诸如八旗制,及其特有的官名与爵名等。这是人所共知之事。因为在清朝的《实录》、官书以及有关著作中,均已言及。近世以来学者论著之中亦多有论列(注:如清前三朝《实录》及《清通典》、《清文献通考》、《八旗通志》、《清朝国史》、《清史列传》,以及《清史稿》等书,对八旗制度及清朝特有的官名、爵名等的渊源与流变均有交待。而近人今人之著作,如孟森《八旗制度考实》,商鸿逵、刘景宪、季永海、徐凯《清史满语辞典》,郭松义、李新达、李尚英《清朝典制》等论著,论述精详,交待明确,问题基本廓清。然而,由于向来被学界重视的清历朝《实录》及大量官书,以及《清史稿》等书中,住往又有不规范、不准确的记述,而自乱体例,自造混乱,令人真伪难辨,贻误了后世,其不良影响至今末消。本文之撰即基于此。)。学者中对于这一共知了然明确并认真对待者虽不乏其人,但不甚了了,或不求甚解、称错用错者亦为数不少。对此本来于理不通、于史相悖之事,人云亦云,不以为谬,无形中形成了一个相沿成习而违背历史常识的认识误区,直至今日。笔者亦曾陷此认识误区,十数年来,由于诸前辈学者和高明师友严谨治学精神的启迪,渐有所悟,并愈加痛感治史理当严谨,谬误不应持续,这类问题不可不认真辨正。故不揣谫陋,谨将一得之见加以归纳,并特制若干表格,公诸同道。当否尚祈指教。
一、关于八旗的称谓
人们常见有称某某八旗人士为“隶满洲镶黄旗”(或“满洲镶黄旗人”)、或:“隶汉军正红旗”(或“汉军正红旗人”)、或“隶蒙古正蓝旗”(或“蒙古正蓝旗人”)等等说法,清官书如《八旗通志》、《清史列传》、《清国史》乃至《清史稿》,以及时人论著之中,多出现这类字样,以明旗属。对此人们习以为常,以为这就是正确的表述,事实原本如此。其实不然。八旗制度是清入关前满族特有的一种兵民一体、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政治制度。其基本原则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注:《清朝文献通考》卷一七九。)。即其所统辖下的所有军民,不论其种族、地域、贫富、贵贱,均统在八旗之下。凡是编入八旗之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注:《清太宗实录》卷七,天聪四年五月壬辰。)。“出则备战,入则务农”(注:《明清史料》丙编第一本,第15页。)。八旗创制初期,编入八旗中者只有诸申,即女真人,后改称为满洲。当战事发展,掳掠既多,蒙古、汉人归附日众,又组织单列,分别将其隶于八旗之下,于是八旗之中又有蒙古、汉军的成分。因而一旗之中由原来单一的满洲一支,而扩展为满、蒙、汉三支所组成。如此八旗的隶属关系极为明确。凡提某人在八旗中之位置时,只能先言旗别。后言分属。如“镶黄旗满洲”(或“隶镶黄旗满洲”、“属镶黄旗满洲”、“镶黄旗满洲人”等,下同)、“正红旗汉军”、“正蓝旗蒙古”等等称谓即是。这是准确、规范而明白无误地交待了八旗统属关系的称谓,而不能倒置。否则,就是不准确、不规范的提法,严格地说是不正确的。因为只能以旗别统领分属,非以分属统领旗别。既明此理,在表述旗属时,人们应该改变一下有关八旗隶属关系倒置的习惯谬误了(注:在这里应该着重一提的是,据笔者所知,在学术界最先指出这一惯用提法之不对,并坚决主张纠谬者,乃德高望重的清史满学泰斗王锤翰教授。事情的起因是1989年年末,孙文良教授主编的《满族大辞典》杀青,临付印前,特请教该书顾问王锺翰教授。王教授乃指出《大辞典》中之有关八旗隶属关系的通行说法不准确,应予订正。孙教授遂立即采纳,对全书做了认真修改。笔者当年从孙教授编此辞典,并参与统稿工作,故而详知此事,谨记于此,以明学问之所自。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满族大辞典》中有关八旗称谓的准确表述,似乎并未引起学界的注意,习惯谬误依旧。)。
二、关于八旗官名
人们知道,大体说来八旗为三级领导体制。八旗组织的基层单位是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又作札兰,五甲喇为一固山即旗。牛录的长官为佐领,甲喇之长官为参领,一旗之长官为都统,其副职为副都统。但这是清入关后即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定的汉称。而在此之前曾三定其称,即乙卯年(公元1615年)、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及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分别有不同的名称。凡治史者都清楚,考察历史问题必须严格注意和区分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历史名物,不可混淆,不能笼统,以后称代替前称或以前称代替后称,都是不妥、不正确的。这是治史的原则。治清史当然亦不例外。然而实际的情形却并非如此,在表述八旗官名称谓中,以后称代替前称,以及以前称代替后称或前后称谓交相混用的现象,在在多有。其中《清史列传》、《清史稿》在这方面都有问题,颇为混乱。影响所及,以致在现今的一些论著中包括一些重要论著中,这类问题也一再出现。如有的著作中说八旗将领巴山于天聪八年任参领(注:见《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四卷,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34页。),佟图赖于崇德七年(公元1642年)授正蓝旗汉军都统(注:见《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三卷,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0页。),罗绣锦亦于同年授镶蓝旗汉军佐领(注:见《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三卷,第192页。),又有“从努尔哈亦到旗主、参领以
至佐领”(注:见《清史》上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的提法,等等。这都是不准确的,因为都统、参领、佐领等名称当时尚未出现。以尚未出现的后来的名称超前使用,显然不当,而这类例证不胜枚举,这不能不说是严肃历史论著中的瑕疵。为了搞清在一定历史范围内发生的历史问题,明确八旗宫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谓,给事物以准确的历史定位,廓清混乱,现制表1如下以明究竟。
表1 八旗官名演变简表(注:据《清朝通典》卷三一;《清朝文献通考》卷一七九;《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二及卷三,北平故宫博物院1932年版,第9及10页;《满洲实录》,台湾省华文书局1969年影印本,第180-181、291页;《八旗通志初集》卷一;《清太宗实录》卷一八,天聪八年四月辛酉条;《清世祖实录》卷一三三,颐治十七年三月甲戌条及《清世宗实录》卷九,雍正元年七月壬辰条绘制。按:定旗制之年《清朝文献通考》卷一七九作甲寅(公元1614年)。)
乙卯年
固山额真
梅勒额真甲喇额真 牛录颉真
(公元1615年)
天命五年六备御五备御
总兵官 副将 参将 游击 备御
(公元1620年)总兵官总兵官 (分三等) (分三等)(分二等)
按班章京
天聪八年 超品公一等公 (固山额真)梅勒章京
甲喇章京 三等甲牛录章京
(公元1634年) (分三等) (分三等) (分二等) 喇章京
顺治十七年都统 副都统 参领佐领
(公元1660年)(总管)
改满名固
雍正元年山额真为
(公元1723年)固山昂邦
昂邦或作按班、梅勒或作美凌、甲喇或作札兰、额真或作厄真。
三、关于清朝世职名称
世职又称世爵,即世代承袭之爵位。清朝有一套世职制度,它主要包括同姓封爵和异姓封爵两种。其目的是加强巩固皇室的绝对权威,同时酬报为其效命的功臣。所谓“亲亲而外次及勋臣,所以隆报功之典,广世禄之恩也”(注:《清朝文献通号》卷二五○。)。其中同姓封爵,又称宗室封爵,即对皇子的封爵共分十二等,异姓封爵共九级二十七等。清朝的世职制度同八旗制度一样,有个形成发展到最后确定的过程,也就是说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其中宗室封爵之名称前后变化不大,易于理解和辨识。异姓封爵前后名称纷繁,变化颇多,较难掌握,如不严加注意区分,势必造成历史认识的模糊与混乱。而实际上这种混乱现象在现今著作中竞一再出现,且相当普遍。如谓天命时期的一等大臣额亦都,累授爵至一等子(注:见《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5期,第111页。);崇德初年八旗将领达尔汉晋爵一等总兵官(注见《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四卷,第67页。);顺治时期的大学土范文程复晋世职为一等子(注:见《中国通史》第18册《清时期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6页。);顺治年间多尔衮摄政时期的权臣冷僧机,曾因罪降爵为一等男(注:见《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5页。);图海与明珠皆被授骑都尉世职(注:见《中国通史》第18册《清时期下册》,第333、357页。);佟代保留所得的三等轻车都尉(注:见《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四卷,第120页。);康熙帝即位之初致仕的大学士洪承畴,被叙功授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注:见《洪承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4页。),等等,这些提法都是错误的。错就错在混淆了历史时期,如额亦都的爵称是一百多年以后才出现,而达尔汉的爵名在授前二年就已停止使用。上述所列举的爵位名称正确的提法是:额亦都的子爵应为总兵官、达尔汉的总兵言爵与范文程的子爵均应为精奇尼哈番、冷僧机的男爵应为阿思哈尼哈番、图海与明珠的骑都尉均应为拜他喇布勒哈番、佟代与洪承畴的轻车都尉均应为阿达哈哈番。其令今人之所以出错之根源在于轻信《清史列传》、《清史稿》等书听致。而这些书,以及《清国史》、《满汉名臣传》、《国朝先正事略》等书均为乾隆以后定稿,于是对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钦定的世职名称,多笼统地生硬加以贯彻,因而普遍出现不顾历史年代的问题,今人不察,遂以讹传讹。为对世职名称之历史演变情况一目了然,易于辨识,特制表2如下,以明原委。
表2 清世职名称演变简表(注:据《清朝文献通考》卷七八;《清太宗实录》卷一八,天聪八年四月辛酉条;《清世祖实录》卷三五,顺治四年十二月甲申条;《清高宗实录》卷二三,乾隆元年七月戊申条;《清高宗实录》卷三四三,乾隆十四年六月戊戌条绘制。)
太祖、太宗时即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爵名与官名相混难分,凡晋爵时多注明世职字样,以与官职相区别。
四、关于八旗护军营、前锋营与骁骑营
八旗护军营又称精兵营,即巴雅喇营,前锋营又称先锋营,即噶布什贤营,骁骑营又称随固山额真行营,即阿里哈超哈。其各级官兵名称同八旗宫名、世爵名称一样,也有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同样不可混淆。而《清史稿》乃至《清实录》等书同样记载混乱,即以后称代替前称,或后前称谓混杂使用,误导了史学界,致使现今一些论著中时有这类错误出现。如谓鳌拜于天聪八年任护军参领(注:见《中国通史》第18册(清时期下册),第286页。),图赖与苏克萨哈于顺治十年前即已官护军统领(注:见《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五卷,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5页;《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三卷,第98页。)等等,皆为以后称代前称之错。此亦不可不引起注意加以辨识者,谨分列表3至表5各表,以清源流。
表3 八旗护军营(巴雅喇营)官兵名称演变表(注:据《清朝通典》卷三一、《清朝文献通考》卷一七九绘制。下两表(“前锋营表”与“骁骑营表”)同此。按,护军营、前锋营、骁骑营及其官兵的汉字名称,为顺治十七年所定,上述清朝钦定之书已言之凿凿。然而在此之前现通行本清朝《实录》中已出现过这类名称,如《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载称,努尔哈赤统兵挺进辽沈,攻打沈阳时,右翼四旗红甲护军奋勇先登(见该书卷七,天命六年三月壬子条);随后,攻打辽阳时,有红旗红甲护军二百人及白甲精锐护军皆奋射而入(见该书卷七,天命六年三月壬戌条),以后不断有这类记载。又《清太宗实录》载称,天聪三年十二月,皇太极亲自指挥正黄、正红、镶红三旗护军攻蓟州域西面,当两红旗护军规避退缩时,额驸杨古利率正黄旗护军攻入退避之处(见该书卷五)。而世祖即顺治帝福临即位之初,即“遣护军统领阿济格尼堪、敦拜、前锋统领努山等率将士驻防锦州”(见《清世祖实录》卷一,崇德八年八月丙子条)。据此,似乎早已有了护军及护军绽领以及前锋统领等名称。然而这些虽出《实录》之中,但却绝非实录。也就是说《实录》所记的这些并不可靠。因为这只不过是后世修《实录》之馆臣缺乏时间概念,拘泥于顺治十七年的汉字定称,不该汉译而汉译的误笔而已。这从太宗皇太极时期成书并汉译的《满洲实录》及《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可以得到印证。如《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所记的天命六年三月壬子、壬戌两条中的“护军”,《满洲实录》均作“拜雅喇”(见台湾省华文书局1969年影印本第308、320页),而《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则作“把牙喇”或“摆押拉”(见该书卷三,北平故宫博物院1932年版,第12、13页)。此二书均为当时人记当时事,是满文直译,并无汉字之名,堪称实录,其足可征信当无疑义。而《八旗通志》卷一二九《代善传》、卷一三二《阿巴泰传》、卷一四六《杨吉利传》,皆记有天聪三年十二月后金诸将率摆牙喇兵而非护军往攻蓟州之事。同时,不论《八旗通志》卷一五四《阿济格尼堪传》、卷一四八《敦拜传》、《劳山传》,还是《清史稿》卷二三五《阿济洛尼堪传》、卷二四二《敦拜传》、卷二三五《努山传》,则称崇德八年八月,阿济格尼堪与敦拜的官职皆为章京或巴牙喇章京,努山的官职为噶布什贤噶喇额真或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而并非护军统领或前锋统领这后来才有的汉字名称。可见通行本《实录》有关上述记载失实。因此这些记载动摇不了八旗护军营等汉字名称确定年代的基本事实。此事再一次提醒人们,现通行的清前三朝《实录》,即《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清大宗实录》及《清世祖实录》均为康熙年间成书,乾隆四年定稿,已被一再修改,其可信度大打折扣。因此人们不仅在使用清官书时要多加小心,在使用《实录》时亦仍应斟酌留意,不可轻易相信。)
天命五年(公元1620年) 巴雅喇额真
巴雅喇甲喇额真巴雅喇壮达 巴雅喇
天聪八年(公元1634年)
章京巴雅喇甲喇章京
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
护军统领 护军参领 护军校 护军
巴雅喇又作巴牙喇、把牙喇、摆牙喇、摆押拉、拜雅喇;巴雅喇额真又作巴雅喇堆额真、巴雅喇章京、章京又作额真、厄真、堆章京;壮达又作专达。
表4 八旗前锋营(噶布什贤营)官兵名称演变表
┌────────┬───────┬────────┬─────────┬────────┐
│天聪八年│噶布什贤噶│噶布什贤章京│噶布什贤壮达 │噶布什贤超哈│
│ (公元1634年)│喇依按班 ││ ││
├────────┼───────┼────────┼─────────┼────────┤
│顺治十七年 │前锋统领 │前锋参领│ 前锋校、前锋侍卫│前锋兵 │
│ (公元1660年)│ ││ ││
└────────┴───────┴────────┴─────────┴────────┘
噶布什贤又作噶卜什先、噶布世先,噶不什先、噶把喜贤、噶把什;噶布什贤噶喇按班又作噶布什贤噶拉依昂邦、噶布什贤噶喇额真、噶布什贤噶喇昂邦、噶喇依章京、噶喇额真、噶喇昂邦、噶喇按班;噶布什贤壮达又作噶布什贤专达;前锋参领或作前锋章京。
表5 八旗骁骑营(阿里哈超哈)官兵名称演变表
天聪八年 阿里哈超哈甲喇章京分得拨什库阿里哈超哈
(公元1634年)
顺治十七年 骁骑参领骁骑校骁骑兵
(公元1660年)
阿里哈超哈又作阿礼哈超哈、阿力哈超哈;阿里哈超哈甲喇章京又作阿里哈超哈章京;分得拨什库又作风得拨什库、封得拔什库;阿里哈超哈即固山行营马兵,又作行营兵。
标签:清朝历史论文; 清朝论文; 清朝文献通考论文; 中国古代史论文; 八旗论文; 八旗通志论文; 中国通史论文; 满洲实录论文; 顺治帝论文; 清史列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