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江[1]2004年在《浙江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跨入新世纪以来,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明显加快,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加大,发达国家制造业加速向中国东南沿海和沿江开放地带转移。长江叁角洲由于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现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地区,浙江制造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的迅速崛起,技术创新已成为每个国家乃至企业发展经济、增强实力的必由之路。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使原本步履维艰的众多浙江制造业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技术创新体系的缺乏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如何使浙江制造业企业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重焕活力,积极接轨当今世界制造业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浙江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阐述了本文涉及的背景知识,系统研究了技术创新理论。 二、全面地分析了浙江制造业企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指出了技术创新是浙江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叁、分析于研究了浙江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技术创新的战略、决策管理、组织体系、企业家的重要作用以及内部环境等方面,对浙江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相应对策。 四、论述了应该从政府的角色定位、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政策体系、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等方面为浙江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俞鼎起, 应向伟[2]2017年在《基于浙江制造业特点的企业科技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浙江是制造业大省,但仍有大量中小型制造业企业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许多中小型企业尚未设立科研机构,研究力量不强,直接阻碍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本文通过广泛调研和归纳分析,研究提出适应不同类型制造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王福君[3]2009年在《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呈现出以跨国公司为转移主体、以高端产业为转移领域、以兼并和收购为转移形式、以价值链的分解和全球化配置为手段、以中国为主要接受国家五个新趋势。在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下,目前国际装备制造业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分工全球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和服务网络化等新特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为了迎接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和加快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我国先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2006年)和《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明确提出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目标、基本原则、具体部署以及依托的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叁大基地之一,其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在重大成套装备和重要装备产品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八十年代末,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一直承担着为我国大部分基础建设、大型项目等提供装备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装备的衰退,使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虽然成为了辽宁工业的第一支柱,但横向上的比较优势正在不断减弱。因此,从比较优势演化角度,以辽宁省为例来分析装备制造业升级,不仅可以为辽宁省构建装备制造业基地提供路径选择,有利于推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增强国际竞争力,而且可以在辽宁经济中形成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和增长极效应,同时为其它区域装备制造业升级提供借鉴。在实际的装备制造业研究中,国内学者多站在全国的角度为国家发展装备制造业提供理论参考,而较少从比较优势演化角度站在区域层次来研究装备制造业升级,这无疑使区域装备制造业升级选择路径及其对策受到极大的削弱。本文在理论体系层面和经验探讨层面的基础上,通过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历史沿革、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国际装备制造业转移和当前国内装备制造业市场潜力巨大的形势,提出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升级应该选择技术创新推动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外向带动发展模式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叁种模式下的具体对策以及制度对策。这不仅是现阶段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的理性选择,也是把辽宁建设成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一条现实途径。本论文的基本框架由绪论、正文和结论叁部分组成。绪论:主要分析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同时阐明了论文的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并概括地说明了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主要的贡献及创新点。正文分为五章。第一、二、叁章是本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第一章是对比较优势演化理论、产业内升级理论、产业比较优势分析理论以及装备制造业基础理论进行综合述评;第二章主要阐述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环境条件、动力机制和测度分析;第叁章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比较分析,主要从经验启示、国际、国内(区域)和行业四个角度,探讨出我国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的路径、模式、经验等,为后面的辽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分析奠定基础。这叁章的基础理论阐述将为本论文后两章的实证分析奠定良好的理论铺垫,起到理论支撑作用。第四、五章是实证分析,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从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时空特点出发,阐述了辽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空间特点和综合特点,并运用“七因素分析法”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进行定性分析。其次,引入主成分分析法(PCA法)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进行评价。最后,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减弱的表现及成因。第五章是在前面理论分析和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比较优势演化中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应采取技术创新推动模式、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和外向带动发展模式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了叁种模式下的对策选择和制度对策。结论:在总结正文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针对研究的实际情况,找到研究的不足,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展望,以便将来研究使之更加趋于合理、完善和系统。
范钧[4]2007年在《区域软环境与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持续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从外生到内生、再到内外整合的演进过程。目前学术界对企业竞争优势及其来源的主流观点已基本形成,即以企业内部资源、能力或知识为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外部环境则通过与上述要素间的互动作用,对企业竞争优势施加重要影响。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区域软环境作为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而我国区域软环境的现状特征,以及中小企业在规模、实力和市场范围等方面的局限性,使我国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和保持,与区域软环境更为休戚相关。在以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为主要企业形态的浙江省,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作用十分显着。因此,本论文以浙江制造业为例,所开展的关于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要素作用机制问题的研究工作,具有较大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文献综述、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叁个阶段。在文献综述阶段,本论文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学术界在企业竞争优势、区域软环境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以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并获取经验借鉴。在模型构建阶段,本论文先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提炼,从理论上构建起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和区域软环境要素体系,并对各具体要素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再通过归纳演绎和逻辑推理,就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可能存在的显着性要素作用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构建起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要素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在实证分析阶段,本论文先设计出各研究变量的测量量表和相应的调查问卷,并通过专家学者、企业家访谈和小样本预调查加以修改和完善;再通过大范围的问卷调查,获得浙江省内7个地市级行政区域170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横截面研究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对各要素体系及其测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运用方差分析对各要素的区域间差异进行判断,运用回归分析对要素间因果关系假设进行初步验证;运用结构方程分析对模型进行拟合检验并加以必要的修正,同时对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最后通过对实证分析结果的深入探讨,确立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要素作用模型。通过全面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①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要素体系由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关系资源、管理能力、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和企业家能力8个具体来源要素构成;②区域软环境要素体系由政府服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商业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教育科技环境和金融服务环境6个具体要素构成;③区域政府服务环境对中小企业财务资源和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④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对中小企业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⑤区域商业法制环境对中小企业关系资源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⑥区域市场环境对中小企业关系资源和管理能力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⑦区域教育科技环境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家能力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⑧区域金融服务环境对中小企业财务资源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本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①提出了研究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区域软环境新视角,这一研究视角的提出将外部环境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从竞争环境(或任务环境)拓展至区域软环境层面,并充分考虑了企业的规模特征,因而是对已有企业竞争优势和企业外部环境理论的有效补充;②构建了影响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的区域软环境要素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基于对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和分析提炼,并得到了实证分析的有效支持,同时充分考虑了区域软环境所特有的中国背景下的情景依赖性,因而为促进区域软环境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做出了较大贡献;③确立了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要素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这一理论模型就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要素影响作用的强弱程度、显着性和具体表现形式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描述,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实证分析的充分验证,因而对现有区域软环境与企业竞争优势关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为对研究工作进行系统论述,本论文共分六个章节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提出了本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并交待了相关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论文框架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对前人已有在企业竞争优势、区域软环境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第叁章为模型构建和假设提出部分,主要通过归纳演绎和逻辑推理,构建起区域软环境对中小企业竞争优势要素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第四章为问卷设计和研究数据获取部分,主要对问卷设计过程和基本结构、变量具体测量方法、研究样本选择、研究数据收集,以及研究样本基本情况和数据质量进行了说明和分析;第五章为模型实证分析部分,主要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方法,对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模型的拟合度,以及各研究假设进行检验,并通过分步修正确立最终理论模型;第六章为研究结论和展望部分,主要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并对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创新之处和实践意义,以及研究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展望进行了论述。
何永达[5]2010年在《制造业循环经济的测度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产业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产业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持续研究热点。国内外对于该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提升到理论的演进过程。目前学术界对于产业循环经济的主流观点已经形成,即以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园为基本模式促进产业循环经济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创新和环境经济政策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对产业循环经济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本论文选择浙江这样一个具有非常典型意义的制造业大省,开展制造业循环经济系统研究,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产业循环经济理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浙江是一个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在浙江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浙江制造业依靠粗放型增长方式取得经济规模的扩大,同时也带来了巨额资源消耗以及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的问题。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迫切要求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走循环经济之路。本论文通过分析循环经济机理,从总体思路和具体举措来进行路径设计,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和政策建议,将有助于促进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可以分为文献综述、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叁个阶段。在文献综述阶段,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学术界在制造业、循环经济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展,为本研究开展奠定理论基础,并获得经验借鉴。在模型构建阶段,通过全面梳理和分析提炼,建立经济发展与循环经济关系模型、制造业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模型、技术创新影响模型、委托——代理模型和地区循环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对制造业循环经济机理进行全面分析。在实证分析阶段,本论文通过调查研究和查找各种统计年鉴获得截面和时序研究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份分析法、计量经济模型法和投入产出法进行分析和检验,最后通过对实证分析结果的深入分析和探讨,确定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机理。通过全面深入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论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第一,过去二十年,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一直在不断的提高,八十年代末期的循环经济发展情况是“很差”;九十年代初有所好转,但还是“较差,,水平;九十年代末期和二十一世纪初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为“一般”,到2007年,循环经济进入“较好”水平。第二,浙江制造业增长方式表现为不稳定性和粗放型特征,技术进步的拉动作用较小。如果浙江制造业继续沿袭现行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难以维持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而循环经济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第叁,浙江制造业经济发展与循环经济之间存在一种双向的、互为因果的互动关系。短期内,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反而可能导致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但从长期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增强,会更多资金投入到循环经济领域,此时经济发展会对循环经济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第四,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即当前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依赖于前期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环境经济政策对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最大;而目前经济发展尚未显示出对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的正向促进作用。第五,科研经费投入、科研人员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利润率对浙江制造业技术创新都存在显着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科研人员投入对浙江制造业技术创新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产业利润率和外商直接投资。第六,综合考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素,建立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模型以及线性支付合同的激励函数,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通过对模型求解,分别得出最优的政府激励函数。第七,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行业为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五个产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工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纺织业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本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创新之处:第一,针对制造业,从产业层面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统计测度。第二,从定量分析角度,对浙江制造业经济发展与循环经济之间关系进行计量经济模型分析,解决了究竟是要发展工业经济还是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问题,完善和补充了产业循环经济理论。第叁,针对制造业,综合考虑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因素,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建立制造业循环经济激励机制模型,得出政府的最优支付合同和企业的最优努力水平值。第四,对传统投入产出表进行改进,增加资源恢复部门和污染物治理部门,扩展为地区循环经济投入产出表,并优化资源和废弃物的价格估算,从产业结构层面对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进行分析。为对研究工作进行系统论述,本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对全文的研究背景、技术路线等进行阐述。第二章为制造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并总结国内外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和经验。第叁章为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测度,并对循环经济各分项指标与综合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第四章为浙江制造业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分析,分析了浙江制造业发展现状,并采用“IPAT"方程证明循环经济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道路,最后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制造业发展与循环经济之间的关系。第五章为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发展机理研究,采用计量模型分析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结构升级对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的影响作用。第六章为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投入产出分析,分别指出循环经济发展比较好和比较差的行业。第七章为浙江制造业循环经济的路径研究,从路径设计、保障措施、政策建议和对策、个案研究来指出发展路径和方向。第八章为全文总结及研究展望。’
肖高[6]2007年在《先进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结构模型及与绩效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主创新是创新概念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衍生和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转型挑战的特定背景下提出的,它不仅是个概念,而且是对重要战略信息的传达。国内学者对自主创新的理论研究时间不长,自主创新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还不够成熟。因此,构建系统的自主创新理论体系以推进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工作,是理论界和实践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以往研究对内生经济增长、企业家创新、组织创新等方面的理论进行了较充分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显着的研究进展。本文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和最新研究成果,对以往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对微观层面的自主创新理论研究作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构思和结构模型,并对先进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绩效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研究,为后续基于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基础。研究一是关于先进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概念构思的研究。本部分是在浙江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背景下,对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访谈研究。首先,本文基于自主创新的研究思路,运用关键事件技术和行为事件访谈等方法,选取30家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制造企业,对其中的46位中高层经理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以识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特质和典型事例。其次,本文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对制造业企业在自主创新过程中的关键特征加以总结,初步提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维度和理论构思。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企业家自主创新能力包括企业家精神、创新战略、创新资源叁要素,组织自主创新能力包括自主研发制造、自主品牌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叁要素。在研究一基础上,研究二是先进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绩效关系的案例研究。本部分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企业,选择万向集团公司(大型民营企业)、杭州汽轮动力集团公司(大型国有企业)、杭州中亚机械有限公司(民营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绩效的关系作了具体的个案分析,进一步探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理论构思。通过研究访谈、资料分析、结构提炼等方法,从多特征多方法的思路对叁个案例公司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主研发制造、自主品牌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叁要素是组织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维度,对公司创新绩效有直接影响作用。同时,通过案例研究,为下一步构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征模型和验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绩效的关系提供理论准备。研究叁在研究一和研究二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研究和叁次问卷试测的结果编制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测量问卷,我们对建有国家级和省级技术中心的浙江境内全部318家制造企业取样,分别对其中的有效问卷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和验证自主创新能力特征的多维度结构特征,比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包含企业家精神、创新战略、创新资源的企业家自主创新能力叁维度模型最为稳定,包含自主研发、自主制造、自主品牌战略、创新组织结构的组织自主创新能力四维度模型最为稳定,并且两个模型都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和辨别效度。企业家自主创新能力在个体因素、所有制因素和行业因素上没有显着差异。在组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不同类型的行业在组织自主创新能力上并没有显着的差异,不同企业类型、不同经营规模的企业在个别维度上存在显着差异。研究四在研究叁验证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模型基础上,运用自主创新能力-绩效建模思路,对239份有效问卷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建模技术等方法,检验了先进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绩效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考察外部环境变量和企业规模等组织变量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绩效关系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企业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叁个维度里面,企业家精神和创新资源两个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两个维度都有显着的影响作用。组织自主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里面,自主研发对任务绩效有显着的影响作用,自主研发与自主品牌战略对周边绩效有显着的影响作用。研究还表明,创新环境在组织自主创新能力影响创新绩效过程中起缓冲作用,企业规模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之间有显着的缓冲效应。本研究还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考察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绩效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组织自主创新能力在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创新战略与创新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创新资源与创新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企业家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组织自主创新能力的完全中介模型优于部分中介模型。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探讨了本研究的理论进展和现实意义,提出了在宏观层面上提高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思路,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任亚磊[7]2012年在《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装备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装备制造业是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支撑和保证。目前,高新技术、软件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日趋普遍,作为技术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装备制造业,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刻不容缓。“十二五”阶段是推进浙江省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也是打造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时期,如何充分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率先实现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至为重要,而技术创新则是提高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和实现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首先对装备制造业相关理论、技术创新理论、产业创新理论进行概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成效,构建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9年浙江省装备制造业七个子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并借助浙江省40家装备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实际调研数据,分析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不足和制约因素,总结美、日、德等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经验,最后提出提升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及建议。并得出重要结论:全球化合作、信息化、绿色化、敏捷化代表着未来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定成效,金属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两个子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仍存在很多不足,多种内外部制约因素有待克服,有效的政策支持对于装备制造业创新升级至关重要。这些都为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产业强化其发展优势、改进其劣势提供了参考,也为政府相关决策部门制定和实施装备制造产业政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董丽丽[8]2013年在《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协调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协调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技术创新是竞争力增强的动力,而竞争力则是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实践中存在的“唯创新论”与“唯竞争力论”都是只关注了问题的一方面,未曾做到二者的协调发展。浙江制造业凭借机产业特色和块状经济等优势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但繁荣的背后却显现出数量扩张、资源配置效率低等问题。关于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单方面研究比较成熟,但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较少。文章从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相互作用角度,阐述了二者的作用机理。由于技术创新是包含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效率的二象系统,文章在构建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效率、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离差系数的协调性测度模型,从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协调性、技术创新效率与产业竞争力的协调性两方面测量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协调性。选取2011年统计年鉴数据,以浙江省制造业为例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投入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产出能力是次要影响因素。(2)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整体协调性较好,优质协调比例为51.9%;技术创新效率与产业竞争力整体是不协调的,优质协调比例仅为25.9%。(3)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协调性:机械电子制造业最好,资源加工业次之,轻纺制造业最弱;技术创新效率与产业竞争力协调性:资源加工业最弱,机械电子制造业居中,轻纺制造业稍好。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是协调的,而技术创新效率与产业竞争力不协调的,所以整体而言,浙江省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是不协调的,关键要注重技术创新效率的改善。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浙江轻纺制造业、机械电子制造业、资源加工业叁类行业改善其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协调性的方法。最后,文章提出了四点相关的对策建议。
刘圣香[9]2015年在《浙江省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正处于工业化关键阶段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至关重要,是核心竞争力的汇聚点,而当下如何做好制造业转型升级,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得更好的定位以及获利能力是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在全球化背景和趋势下,浙江省制造业作为中国先进省份制造业的一个典型缩影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如何,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进一步强化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从而在全球价值链中有效升级,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命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既有的国际分工理论、全球价值链理论和产业升级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基于VAR模型实证,深入探讨影响浙江省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阐述了浙江省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历程,并在对大量数据资料搜集整理的基础上,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分别从设计研发、加工制造和营销服务叁个环节对浙江省制造业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最后总体判断浙江省制造业目前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位徘徊状态。然后依据现状,总结分析了浙江省制造业升级的主要影响因素:技术能力、高级人力资本、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规模、产业集群和制度创新。最后采用1993-2012年的数据,基于VAR动态系统模型,联合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工具,实证分析了浙江省制造业升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企业规模和高级人力资本产生的影响作用不显着,技术创新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其显着性和持续性没有达到应有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和制度创新有良好的正向刺激作用,影响效果相对较稳定,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效应。基于对这些影响因素影响效应的研究分析结果,分别从提升技术创新及应用能力、加速高级人力资本积累、完善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企业自身实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及成效五个方面对浙江省制造业升级提出对策建议。期望本文的分析能给浙江省制造业产业升级带来些许帮助,也期望对其他省份及地区的制造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
杨静, 江青虎[10]2012年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直接模型与间接模型的比较》文中认为随着资源优势和低成本优势的消失,进行自主创新成为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获胜的决定性因素。以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活动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技术创新的过程或资源要素视角建立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创新投入、创新倾向、创新动力和创新产出4个方面。然后根据指标体系设定直接模型、间接模型两个研究框架,发现自主创新与竞争优势的演化路径。最后以浙江省制造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模型进行验证,提出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浙江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对策研究[D]. 李长江. 浙江工业大学. 2004
[2]. 基于浙江制造业特点的企业科技创新模式研究[J]. 俞鼎起, 应向伟. 今日科技. 2017
[3]. 比较优势演化与装备制造业升级研究[D]. 王福君.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 区域软环境与中小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 范钧. 浙江大学. 2007
[5]. 制造业循环经济的测度与路径研究[D]. 何永达. 浙江工商大学. 2010
[6]. 先进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结构模型及与绩效关系研究[D]. 肖高. 浙江大学. 2007
[7]. 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 任亚磊.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2012
[8]. 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的协调性研究[D]. 董丽丽. 浙江理工大学. 2013
[9]. 浙江省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D]. 刘圣香. 宁波大学. 2015
[10].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直接模型与间接模型的比较[J]. 杨静, 江青虎.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
标签:工业经济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实证分析论文; 软环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