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管及腹腔冲洗在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应用论文_柯贤贵

柯贤贵

(湖北省阳新县洋港镇卫生院 435211)

【摘要】目的:探讨引流管及腹腔冲洗在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 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 例,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阑尾炎手术中采用生理盐水加甲硝唑冲洗腹腔,术后防止引流管;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阑尾炎手术,未进行腹腔冲洗以及放置引流管。记录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在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5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穿孔性阑尾炎手术中采用腹腔冲洗以及引流管技术,患者在术后恢复较快,且并发症发生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穿孔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引流管;应用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373-01

急性阑尾炎临床外科中的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外科急腹症疾病中占第一位[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部分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能得到良好治愈,但也有一部分患者由于发病急、进展快,以及患者自身的一些原因,耽误了最佳手术时机,引起穿孔性阑尾炎,严重患者甚至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穿孔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30 例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腹腔冲洗以及引流管技术,使患者在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现将详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 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为急性阑尾炎胃穿孔,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性伴有阵发性加剧有下腹疼痛,腹泻、腹胀,恶心、呕吐,有腹膜炎的患者疼痛持续加重,大部分患者包细胞与嗜中性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将上述60 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研究组30 例,其中男16 例,女14例,年龄19-64 岁,平均年龄(34.7±6.8)岁;对照组30 例,其中男15 例,女15 例,年龄21-66 岁,平均年龄(35.2±7.1)岁。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临床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可比性较好。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阑尾炎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部麻醉的方式,选取右侧下腹切口或麦氏切口。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阑尾炎手术中采用腹腔冲洗以及引流管技术:首先,纱布对切口进行保护,之后切开腹膜,置入吸引器排出腹腔内脓液,将切口扩大,上提腹膜并进行固定,对腹腔内脓液进行彻底清除,避免脓液造成切口感染。之后进行阑尾炎结扎,如果阑尾的根部完好,则可将阑尾根部进行结扎;如果阑尾根部出现坏死或穿孔,则直接进行阑尾切除;如果患处与阑尾周围器官有黏连,则将相连部位也进行切除。清除患处后,对腹腔进行冲洗,采用生理盐水加0.5%甲硝唑作为冲洗液,注意将整个腹腔全面冲洗。最后,关闭腹腔,安置引流管。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阑尾炎手术,未进行腹腔冲洗以及放置引流管。术后记录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 统计分析软件,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比较采用t 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1、0.05 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5 例,其中切口感染3 例,盆腔脓肿1 例,手术后肠梗阻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545,P<0.05)。

3 讨论

穿孔性阑尾炎指的是急性阑尾炎患者因某些原因而造成的炎性病变,病情比较严重时往往会形成穿孔[3]。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通畅会有炎症、窦道或畸形等病理变化,当阑尾穿孔形成后,可能会有大量的细菌经过腹膜与肠系膜进入血液循环而引发败血症,造成腹腔的中毒性感染,严重时可能导致肠坏死,危机患者生命。因此,对于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应当确保正确的手术时机,做到越早手术越好[4]。

本研究旨在探讨引流管与腹腔冲洗在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在30 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手术中使用了引流管与腹腔冲洗,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对照组少。可见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手术中使用引流管与腹腔冲洗,能够促进患者在术后的恢复,也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一直以来,医学界对于阑尾炎术后时候放置引流管存在很大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引流管的放置能够会引发新的感染,造成更多的不良反应[5]。这些不良反应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引流管材质刺激、引流管位置难以固定、引流故障或引流管频繁更换等原因造成[6]。我们在穿孔性阑尾炎手术引流管放置过程中特别注意到这些问题,应用抗过敏材质引流管、选择最佳的固定位置、时刻注意引流动向,这样避免了放置引流管带来的不良反应,而且患者在术后的并发症相比未放置引流管的并发症还少,这就证明阑尾炎手术中放置引流管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在穿孔性阑尾炎手术过程中对腹腔进行冲洗以及安置引流管,可以带来更好的临床效果,患者在术后的恢复较快,而且术后未出现并发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守华. 穿孔性阑尾炎手术疗效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8):4233-4334.

[2] 夏厚生. 双引流管持续冲洗腹腔在急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0,16(4):99-100.

[3] 王永鸿. 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效果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3):73-74.

[4] 邹俭财. 穿孔性阑尾炎应早期行手术治疗[J].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12):1817-1818.

[5] 杨继成. 急性阑尾炎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2013,6(7):98-99.

[6] 姜伟. 急性阑尾炎穿孔腹腔引流管的选择[J].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6):61-62.

论文作者:柯贤贵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5

标签:;  ;  ;  ;  ;  ;  ;  ;  

引流管及腹腔冲洗在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应用论文_柯贤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